吴冠中的法国老师


标签:
上海十六届艺博会吴冠中法国老师洛特 |
分类: 浅浅漫步 |
在今年上海第十六届艺博会展览中,一幅巨大的吴冠中法国老师在教学的图片吸引了我,画面中老师正在画架前剪一块色片,学生们聚精会神地看着老师示范。展馆内既有吴冠中的绘画,也有法国老师的绘画。参展商杰奎琳画廊推出了“大师的大师”这一主题,更吸引了参观者的眼球。
吴冠中在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校进修油画,留学三年期间深受安德烈·洛特的影响,对绘画老师非常崇拜,他赞美道:“洛特就像一个色彩魔法师,几块色彩贴上去,画面效果完全改变了,他用色彩的节奏改变画面的意境和品位,有时,他用一块看起来很脏很邋遢的纸片,盖在画面鲜艳的色彩上,加深学生对色彩的理解,他巧妙地结合画面指导学生,我从中受益匪浅。”
展厅里面一间展示着安德烈·洛特的几幅作品,作为国际艺术品市场炙手可热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经常在苏富比和佳士得等一流拍卖行中出现,他已经逐步成为与马奈、毕加索、雷诺阿、德加等相提并论的艺术家。
一些学生在练习画人体。
安德烈·洛特的作品,这是从他家露台往外看到的景色。
洛特1946年8月于密尔芒德描述他所看到的景象:“房子正对着罗纳河谷,还有一个带顶檐的露台,这就形成一个理想的画室。就是在那儿,我每天上午会把前一天下午在乡野里画的草图来进行约减,约减成一些简单的、但错落得十分清楚的抽象图形。”
安德烈·洛特作品 《露台上的洛特夫人》
《南部小树林》
安德烈·洛特将塞尚视为现代绘画之神。在欣赏到这位普罗旺斯绘画大师的一幅风景杰作之后,洛特绘成了这幅作品,其中已依稀可见立体主义的风格。通过有限的冷暖色调运用,以及细节上的调和,风景呈现出庄重感,画面结构则由关键的几条主线凸显出来。这是一件真正的早期立体主义杰作。整幅木板油画被嵌置在1650年代的西班牙画框中。
1947年,安德烈·洛特在户外写生。
安德烈·洛特 《模特》
《穿吊带裙的年轻女人》
这两幅素描仅以简练的几笔线条勾勒出人物的真实形象,人物形态由此便有了些许灵性。
洛特画院中的一个上楼通道,画院坐落在巴黎蒙帕纳斯高地的奥德萨街。
1945年左右,洛特在台阶拐角处挂置了一幅自己的作品。
右边这幅是很典型的吴冠中笔触,他擅长表现初春的新意。
这几幅都是吴冠中作品,提供收藏的,人们都在驻足欣赏。
《云南人家》
《寂寞沙洲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