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吉东局长高度评价“三标课堂”

标签:
程新民孟国泰三标高快课堂潍外教育集团新教育工程 |
http://s2/mw690/5ccdf46fxb5afd7b8d601&690
韩吉东局长高度评价潍外三标
教育界盛传:中国教育看山东,山东教育看潍坊,潍坊教育看潍城,潍城教育看潍外!
今天,作为分管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教育局局长韩吉东高度评价了潍外教育集团的三标课堂:“眼前一亮,为之一振,大吃一惊!”
(韩吉东:中国名校—潍坊五中传奇的缔造者,中国教育学会初中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合作教学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中国名师名校联谊会理事长。)
迟开的花也香
——观九年级八班语文课《小说之情节》有感
潍坊外国语学校
给平行班的学生上课,老师们似乎都有些同感:习惯差、秩序乱、能力弱,如嚼鸡肋,每天重复着灰心、沮丧、鼓足勇气再开始的矛盾心情。
今天,我观摩了由孟教授指导,孙瑞华老师执教的一节语文课,学习《小说之情节》,让学生借助“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在分析中感受情节的作用。
在第一个环节中,通过小组交流反馈,就出现了平行班普遍存在的问题,老师之前布置的任务(自主学习的内容)不能全员落实,一半同学导案做得较好,另一半同学做中有的只蜻蜓点水式的做了一点点,有的一个字也没做,有一个同学的导案不翼而飞。如此良莠不齐的现象的确很难开展下面的内容,孙老师试图硬着头皮往下进行,但被孟教授打断,调整了课堂目标:先让组长认真检查统计小组内任务完成情况和原因,汇总后提交给老师。这一举动的目的在于:1、树立小组长的威信,强化其责任感,掌握工作方法;2、严查任务落实,结合评价提高学生认识、端正学习态度,指导行动;3、老师在获得各组具体信息后就会调整内容,改进方法和要求。孟教授还指出,组长要将作业的检查作为一种常态、习惯,坚持下去。我想,有了学习的态度,养成做作业的习惯,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不就是良性循环的开始吗?
接下来,课堂学习目标只放在了《我的叔叔于勒》这一篇课文的情节理解上。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给自然段标序号最基础的学习方法入手,速读课文理清层次,根据关键词归纳情节,学习目标顺利完成。虽然这节课学生只完成了《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的情节学习,但绝大多数的学生学会了小说情节分析的基本方法。作为平行班的学生,这种“小步子”的学习节奏,使他们开始进入学习变得可能、可行。在整节课中,孟教授一直提醒老师、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内容,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关注习惯的养成,要给学生转化的时间和空间。
“迟开的花也香”,教授的这句话让我感触良多,我们要转变学生的态度,培养他们的习惯,教会他们方法,而我们教师自己又何尝不需要转变态度、养成习惯、钻研育人之法呢?清晰地记得,孟教授在暑期培训中强调,高分是“三标高快课堂”的副产物,而学生会学、快乐地学才是我们要实现的教育理想。我的心情不再平静,我想:今天我做了老师,我别无选择。我愿用我的真心,矢志教改;我愿用我的耐心,静待花开。
教研会议上的特殊嘉宾
10月13日下午我执教了一节不使用导案的语文三标高快课堂公开课。孟教授亲临课堂,并在课后参加了全校的教研会议。
会前,孟教授递给我一张纸条,告诉我要叫上我们班的8名小组长,还特别嘱咐我还要叫上毛有志、刘新煊和张佳怡三位同学,让他们三个带上语文书,我心里充满了困惑:会是什么事情让这三个同学参加呢?除了毛有志回答问题特别积极外,另两个并没有被我特别关注啊?
教研会上,孟教授把小组长领到了最前排就坐,向全体老师们郑重介绍了这三位特殊的嘉宾——
首先被请上台的是我们班的毛有志同学,孟教授双手扶住有志的肩,微笑着问:“知道今天为什么把你请来吗?”平时嗓门很大的毛有志,在孟教授面前,竟有些羞涩起来,他摇了摇头。孟教授又问了他学完语文课后的收获,令我吃惊的是平时表现欠佳的毛有志今天居然说出了很多,不仅说出了鲸的形体特点、生活习性,还说出了几种常用的说明方法。掌声雷动,孟教授也不住地点头、微笑,向我们揭开了把毛有志请来的原因:整节课毛有志的眼睛瞪得溜圆,时刻看着老师,课堂上抓住每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生怕任何一个回答问题的机会自己抓不住,于是他的嗓门越来越大,这样一个优秀的孩子,我们就要发现他,鼓励他,组长的位置为什么不让他来做?!
接下来被请上台的是张佳怡同学,这是一个优秀的孩子,小组长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平时还特别注意帮扶同学,我心想莫非一节课孟教授就发现了她的领导才能,让她给小组长们介绍介绍经验?孟教授却让她拿上语文书走上讲台,把佳怡的语文书翻开给大家看,不同颜色的勾画、批注清晰明了。说实话,这样优秀的学生老师很放心,平时关注得也少了些,没想到被孟教授一下子就发现了,孟教授还给予了孩子这样的评价:如果将来张佳怡成为了伟人,她的语文书是会像毛泽东的书一样被珍藏在博物馆里的!说得佳怡真是小脸通红、小眼通亮!
最后被邀请上台的是刘新煊。孟教授拿起了刘新煊的语文书给大家看,细心的孩子用五颜六色的小粘贴把每一单元都区分开来,想翻开第几单元根据小粘贴的指示一翻便是。孟教授又让新煊说了《松鼠》这一篇课文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松鼠的?没想到在新煊预习时写的答案“行为特征”比我上课用的“活动”表达更准确,她还总结出了我上课忽略的松鼠的性格特征,这个孩子已经大大超越我这个老师了!我此刻更深刻地认识到了自主歌里唱到的“自己就是好老师”的含义了!
教研会上的特殊嘉宾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启迪,而发现特殊嘉宾的伯乐——孟教授,则带给我们更多的智慧,更多的感动!“真正的老师要发现学生的个性、亮点,赏识学生的性格特点,激励学生的不断进取!”孟教授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赏识优点、肯定进步,就能极大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让我们为这些天使插上美丽的翅膀,让他们飞向更高远的地方!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大世界
王燕凌
被忽略的八卦图——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大世界
创造“一半”——为了更加清晰地认识 “一半”,我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用自己喜欢的数字、符号或者图形表示出它的一半……大约2分钟过后,孩子们的作品在小组成员的推选中“隆重登场”:有把一个心形平均分成2份的,有写出汉字“双”并从中间分开的,还有把数字“0”从中间一分为二的……各种不同的“一半”让听课的老师都啧啧赞叹,我也为孩子们的创意而暗暗自豪。
评课时,孟教授没有提到我自认为精彩的“创造”,却请了一个我意想不到的孩子——顾峻硕同学,当他将作品展示给所有的老师和孩子们看时,在场的人无一例外地发出了“哇塞”的赞叹!我,也惊呆了!原来,他居然画了一个八卦图!
可能听课的老师和孩子们是诧异于小顾同学的创意,而我,则是佩服孟教授拥有的那双慧眼。顾峻硕位于教室中间的小组,而且属于平时被我“忽略”的孩子之一。而孟教授仅仅一节课就发现了他的与众不同,真真让我钦佩!而我也分明看到了小顾同学那双因为被欣赏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孟教授与我打赌——每一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
“我和王老师打了个赌,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孟教授询问孩子们。
听了解释,我明白了。孩子们活动时,孟教授指着课本问我:“这一节课的时间应该学到什么地方?”由于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最后一个单元的新知识,所以我不敢高估孩子们,便说:“能把新课进行完,再做完一个练习题就很不容易了!”孟教授没有再说什么,我也继续着孩子们和我的精彩。
确实没想到,孩子们的能力如此之强,不光把分数的意义能说得非常流利,而且还比预期多完成了3道题!更让我惊奇的是,在那个三等分圆形中孩子们找到了 和 两个分数,并且会计算 + = 这种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了呢!孩子们已远远走出了我的预案,孟教授与我打赌,我输了!
“透视眼”看分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
达成目标环节,用分数表示图形中的阴影部分,赵洪涛等一些同学不仅看出了阴影部分表示的分数,还“透过”阴影看到了不涂色部分的分数,这更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最后,孩子们用 “不光看到了五分之四,还看到了五分之一”这样准确的语言“看”到了一幅图中的2个分数,孩子的独特视角让我惊叹。
以上仅仅是我这节数学课中的几个小小瞬间,在三标课堂上,我们只要充分信任学生,注重赏识激励,发现和捕捉机会,发自内心地去赞美学生,学生一定会还我们一个精彩的课堂!
任何一项工作都是全人格参与的过程
程新民校长曾用这样一句话评价我们的孟国泰教授,“任何一项工作都是全人格参与的过程”。这也是我们最想说的一句话,送给孟教授,同时也送给我们的每一个老师和孩子。
10月13日下午,按照“潍外教育集团品牌建设第六期日程”安排,孟国泰教授到小学部指导无导案三标课堂,听取了一节五年级语文课和一节三年级数学课,并用一节课时间进行了研讨活动。历时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我们感动着,收获着,快乐着。
我们的教授
站着听、站着讲已成为孟氏工作法的标志性动作,用孟教授自己的话说:“站着能看到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状态,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产生一个又一个奇迹,能走进每一个孩子的身边,关注他的需求,聆听他的思考;还能锻炼身体,更能得到孩子的尊重。让我们带着一种欣赏、发现、激励、赏识,把孩子高高托举。”课堂上的孟教授站着、走着,时而驻足观看,时而俯身聆听,时而与老师沟通,时而与学生交流,就这样,孟教授发现了被老师忽视的创作太极图的学生——顾峻硕,发现了多次举手跃跃欲试没被老师发现的学生——毛有志,发现了超越文本超越教师的学生——刘新煊,发现了会阅读善积累的学生——张佳怡,更发现了三年级七班一群“小脸通红、眼睛通亮,头脑通明”的快乐学习的孩子。
我们的教师
大胆整合教材的朱晓琳老师:让学生高快阅读,提高阅读效率是朱老师本节课的设计初衷,朱老师将《鲸》《松鼠》两篇课文放在一节课上让学生对比学习,在新授课堂上,朱老师没有冗长的过度描述,没有设计眼花缭乱的课件,而是直接出示课堂目标,让学生围绕主题,在老师激励性语言的指引下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在朗读中了解了两种动物的相关知识,学习了两篇说明文不同的表达方法。
敢放手、会卖傻的王燕凌老师:上课伊始,王老师就用微视频卖起了傻——“一个月饼两个人分,一人分多少呢?”很快,乐于助人的孩子们就想出了自己的主意,“一半”“平均分”“二分之一”,一步一步孩子们掉进了老师设计的甜蜜陷阱,自主思考、对子交流、小组合作,人人不甘落后,组组竞争赶超,不知不觉,孩子们走出了文本,走出了老师的第一预案,走向了分数的神奇王国。
我们的课堂
课前自主歌,提振了学生精神;书写在黑板上的课堂目标,让孩子树立起目标意识。课堂上使用三标导案,老师用疏导、引导和诱导的方式导学,用激励、赏识和夸奖的语言导学,遵循“个体—甲乙—小组—全班”的学习流程,孩子们踊跃参加到课堂互动中来,思考和交流中注意力集中,对子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监督,组长带头共同学习进步,学习积极性饱满高涨。
示标,读标,释标,标标在心;围标,达标,回标,步步为营;激励,赏识,夸奖,人人自信;方向,方式,方法,个个能行;定时,定量,定要求,科学分工;或幽默,或夸张,或内敛,个性分明。课堂逐步转变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天堂。
“先打枪,后瞄准”,这是我们三标课堂的理念之一,行动,向前,全人格参与,让我们携手行走在外国语教育集团品牌建设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