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反思

(2010-10-09 12:53:13)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案例与反思

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及教学反思  

     计算数学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我们的计算教学不再是简单的计算方法的概括与总结,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经历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把“授之以渔”的精神实质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获取知识技能的同时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基于以上的理解以及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采用数形结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分析题意、弄清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理解算理、探究算法。实际上就是先让学生画线段图,用图形语言揭示分数除法计算过程的几何意义,然后,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将“图”和“式”对照起来,进行分析和说理。帮助学生理解除以一个分数怎么就可以转化为乘它的倒数了呢?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算理、算法的教学,教学目标我是这样定位的:  

1.     通过独立探索、讨论交流,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概括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高迁移类推、分析比较的综合能力。  

3.     获得成功的体验,认同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接下来我就简单说说这堂课的大致过程和自己当初设计的教学意图。  

在新课之前,我先做了个复习铺垫,让学生比比客货车的速度,引出数量关系式,路程÷时间=速度。然后呈现了书本上的主题图,把抽象的计算置于具体的情意中,通过解决“谁走得更快些”,列出分数除法的算式,接下来,让学生根据学习经验初步猜想“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从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里我本来预设的时候有三种情况,2÷2/3=2÷2×3, 2÷2/3=2÷2/1÷3 , 2÷2/3=2×3/2,今天只出现了一种,这可能是因为上一节课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已经有了思维定势,认为分数也肯定是乘以他的倒数进行计算的。)有了猜想以后,我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来解决小明速度的问题,感受算理,推导算法,从而来验证当初的猜想。这部分的数学内容我主要渗透了数形结合、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把除法转化成乘法计算,对学生来说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不断引导学生发现将2÷2/3转化为2÷2×3表示的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进而转化为2×3/2的依据又是什么”,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把新知纳入已有的认识结构的过程中,自然感受到每一步的转化都是新、旧知识,方法的转化。得出2÷2/3的方法以后,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这种方法只适合2÷2/3呢?对于两个数都是分数的除法算式适合吗?再次组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验证“前面总结出的方法是不是对其他除数是分数的除法也同样适用?”深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这样的设计,我意图让学生真实地经历知识的探索、发现过程,从而起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作用。  

    总结出算法之后,我首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先来概括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又出示了一个数除以整数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一个数除以整数的计算,用比较简练的语言概括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将上节课与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进一步理解算理,统一了算法。  

     对于这堂课,我就简单说这些。整堂课下来,我自己感觉存在一些不少不足和遗憾。  

    算法和算理究竟怎么样结合,用什么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轻松的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