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孙孙呀 奶奶好想抱抱你
(2010-11-03 17:37:23)
标签:
休闲 |
小孙孙呀
秋点兵
隔代亲是一个很平常,很正常的话题;然而在现实的生活里,特别是城乡有别的隔代亲的家庭里却演绎着一个个不和谐的故事。是什么在作祟,让隔代亲这样的难呢。
故事一:大力是农村出名的好孩子,小学、中学、大学一直就是好学生,大学毕业后在一个大城市里安家落户。好日子就是过的飞快,大力和小梅结婚一年刚过,小宝宝就来报到了。这个消息乐坏了当奶奶爷爷的,两位老人商量着一起来看看还未见面的小孙子,在家里买了好多的奶粉、鸡蛋,大篮子、小书包的提着来到了儿子家,那个高兴劲就不用说了,两眼都挂满了激动的泪花,孩子的姥姥更是忙前忙后不亦乐乎,一切都不烦劳亲家动手,几天过去了,等爷爷奶奶离开后,姥姥顺手把他们带来的奶粉扔进了垃圾桶。
故事二:大斌是考的本地的 一所大学,毕业后就分在了县城,迎娶了一个局长的千金做媳妇,娶妻生子是很值得庆幸的事情,当一个小生命来到时,爷爷奶奶的高兴劲比当爸爸妈妈的有过之而无不及,就在孩子还没有见面时,当奶奶的就做好了小棉袄、虎头鞋、小褥子等,早就做好伺候儿媳和孙子的准备,等听到消息后,奶奶乐颠颠的背着准备好的东西去了县城的儿子家,可是到了后亲家母------孩子的姥姥早已恭候多时了,那个热情劲真是难以用词语表达。当奶奶刚想伸手换湿巾,姥姥早一步做好了,当刚刚到点,姥姥早把饭做好了,总而言之就是奶奶想做的事情,好像姥姥心有灵犀早已做好了。奶奶在这里成了多余的人,做什么也不成,什么也不让做,儿媳、孩子的一切照顾都不需动手。奶奶真的感到非常的不自然,不过几天就会老家了,临走时姥姥说:奶奶的做的孩子的小衣裳儿,太粗糙不能用,又给捎了回来。
故事三:大林小伙子英俊帅气,考的军校,娶了将军的女儿。奶奶第一次来看看孙女时,保姆坚决不允许,因为奶奶在农村,怕孩子感染了病菌;三年后,爷爷想来看看孙女时,儿子来电话告诉父亲要注意形象要洗洗澡买件好衣服再来,一气之下,索性爷爷也不去看孙女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步子的加快,农村和城市的差别越来越小,但是这个距离是永远也不会完全没有消除的。农村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子,随着升学、打工一种全新生活的开始,他们更多的选择在城市里安家和生活,他们现在是80后甚至是90后,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和规律和空间。但是他们肩上也更加承担着越来越重的责任和担子。无论如何一种城乡的固有差别,必然会带进他们的家庭和生活的细节里。隔代亲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交叉点,也是家庭是否能够和谐的前沿地带。
一个家庭,父母最在乎的必定是儿女,在农村由于历史的原因,儿子在儿女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所以在农村一些值得父母骄傲的“好”孩子-----他们勤奋成绩突出,最终榜上有名跳出了农门,这在农村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但是到了年岁大了之后,“隔代难亲”也成为他们的烦恼和失落。儿子融入了城市,父母还在农村,现在的农村父母也很开明,他们在农村过惯了热炕头热被窝的生活不愿意到城市和儿子生活在前一起,可是他们对于隔代人却是有着更加特别的感情,他们没有和儿子儿媳生活在一起的准备,但是他们却在心里永远有照看孙女孙子的想法,现实里就是这个本来朴素简单的想法,实现起来却很难很难,甚至有的会导致一系列的矛盾产生。在这个问题里边,关键不是儿子儿媳如何,而是横亘在奶奶爷爷和孙子孙女之间的姥姥姥姥爷。爷爷、奶奶以及姥姥姥爷都在疼爱着孙子孙女,可就是因为奶奶爷爷在农村,就硬是把孙子和奶奶、爷爷的距离拉远了。
那么,同样疼爱着孙子孙女的姥姥姥爷和奶奶爷爷有哪些不同和区别呢?
一、世俗观念差别
二、生活习惯不同
三、门第意识作祟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现在一个孩子上边最少有四位以上的长辈在关心、关爱和呵护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是这些人里出了父母之外的最亲最近的人,无论孩子在城里还是在农村他们的角色是一定的,距离和环境割不断他们之间的亲情和血脉,尽管呵护和爱护的方式不尽然,但是那种无尽的涌动的情愫是永恒的。为了孩子,姥姥姥爷与奶奶和爷爷之间也要多一份接纳,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包容,多一份换位思考,有时候爱也是一种伤害,伤害的不仅仅是爷爷奶奶,更是对一种亲情的伤害。不要让世俗,割断了城乡隔代亲呀,无论距离有多远,爷爷奶奶想抱抱小孙孙的想法是永远不会失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