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一亩三分地

(2010-08-18 19:04:39)
标签:

休闲

我的一亩三分地

秋点兵

http://s15/middle/5ccd1a39t8e172d7be69e&690

我家三口人,只有一个人的责任田,正好是一亩三分地,就是这一亩三分地保障着我家三口人的饭桌所需,多少年来,多少个星转斗移,深情的一亩三分地,演绎着生活的美丽故事。

那是80年代的一年里,我们三口之家开始了独立的生活,我们和父母分开另起炉灶了。可是就是这年,天有不测风云,麦收后七七四十九天没有下雨,我家的这一亩三分地也和其他人家的地一样,成了不毛之地,莫说是夏播玉米,就是寸草也难生长。眼看着这一亩三分地就这样荒芜过去了,俗话说庄家耽误是一季,等到快要立秋的时候终于下来一场透雨,但是正如人们所说的,到了秋后黄瓜菜都凉了一样,那就只好等着种麦子吧。

地荒人嘴懒,吃饭就成了一个问题。那个时候不如现在,那个时候还是算是生活比较艰苦的,生活的主食就是饼子----玉米饼子,条件好的点的,就参上一些豆面,我们家就是纯玉米饼子,做的时候放进去起子,饼子熟了比较发软,喜欢吃;参了豆面的就不同了,熟了后又软又酥很可口。

生活里缺少了什么元素都是一道坎,缺少烧的比缺少吃的难度也不小,缺少吃的可以到亲戚朋友家去借,缺少烧的就更难了,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烧气,做饭就是成了一个大问题。没有办法,我们家就开始用麦秸做饭。麦秸这个东西很难烧的,光冒烟不起火,做一顿饭要很长的时间,并且整个屋子里都是烟。做好饭后好长时间不能吃饭,还得等烟散尽了才吃饭的。这一年,天公不作美,我的一亩三分地真是有点愧对我们了,越是我们生活困难的时候他越是闹起来脾气,一年基本没有收入。

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春耕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们这里种地一般是一年二茬,小麦玉米轮作。每年的秋后是收了玉米就种冬小麦,过去种麦子很复杂,先是浇地等到适度正好适合的时候撒上肥料再耕地平整,播种后在打畦就算完工。

种麦子自己最怕的活就是浇麦子了,因为自己没有工具,虽然水就在地头上,但是还是非常的上愁,但是还的要浇地呀,不然就没有收成,就不能保证吃饭了。只好和邻居家搭伙,借用人家的工具。每到浇地的时候,应为借用人家的工具,一般都是挨到晚上,晚上浇地太难了,看看不到水流到哪里,也有的时候浇不完全。可是有的时候是又冷又风,又困又乏,就裹着大衣席地而睡,直到水流到了身下或者腿下才醒过来。

收完麦子就赶紧的抢种玉米,因为玉米的生长是数天的,早一天就要早收几天。要是赶上天气好,也是很快的,一场雨过后,几天就完活的。那个时候我家喂了一头小毛驴,就是这头小毛驴也是种田的好手。毛驴拉着镬子荔出沟来,把种子点种的沟里,然后整平压实。

玉米地里的活,最累的就是除草了。玉米种上一周后小苗就出来了,可是草也出来了。等到间苗后,主要的活就是除草了。除草也是个力气活,开始就是用锄一锄一锄的耪地。越是天热越是耪地,不然草不灭的。一个人一天下来最多也就是耪地半亩,几天后,人也黑了,全身泡皮,简直就是换了一个人。人勤地不懒,耪地多、细,地软苗壮。在过去,要是看到谁整天在家树荫下纳凉,就说谁不过日子,因为他没有去地里耪地。

渐渐的我也购买了所有种地所需的农具,浇地的,种地的;毛驴也退休了,三马车成了主要的拉载工具,快捷方便。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弹指间20年过去了。现在的我的一亩三分地和那个时候却是不可同日而语了。机械化成了田野里的风景,浇地有了管道,灭草有了农药,种收管一条龙。原来种地的农具耧犁镬子耙都渐渐退出了田地。更多的人,离开了土地,成了城市市民一族。

我的一亩三分地,养着我一家三口人,多少年来它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调剂着我一家人的生活和水准。过去,我家的这一亩三分地是一个人的责任田,每年要上缴玉米和小麦各一百多斤,可是现在已经不缴了,一粒一仔都是纯收入了。过去人们不愿意种地,以地少为荣,现在是地多为富。种地不纳粮,已经写在了中国的历史上,成了一个里程碑。

同样还是我的一亩三分地,还是玉米小麦轮作,但是方式和生活的模式已经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了,现在我们的餐桌已经回归了绿色和自然,饼子和野菜又成为了餐桌的时尚和追求。

我的一亩三分地就是我的一片天地,就是一薄生活的画册,一部生活的历史。我的深情的一亩三分地,我向往的一亩三分地,永远的一亩三分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