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生大士“如我一般”塑像及生平略转

标签:
佛法藏传佛教莲花生大士本尊上师慈悲加持杂谈 |
分类: 佛菩萨 |
这尊塑像造于第八世纪,据说莲花生大士在西藏桑耶寺看到这尊像时,曾说:“如我一般。”并给以加持,并称“现在它与我完全相同。”
许多人对于莲花生大士塑像(称为「如我一般」)的照片特别有感应。这尊塑像造于第八世纪的西藏,也经过他的加持。莲花生大士借着他的神通力,把佛法引进西藏。西藏人把他当作「第二佛」,恭敬地尊称他「根本仁波切」
(Guru Rinpoche
),意思是「珍贵的上师」。顶果钦哲仁波切说:「在圣地印度和雪乡西藏,出现过许多不可思议和无以伦比的大师。在他们当中,对现在这个艰苦时代的众生,最有慈悲心和最多加持的是莲花生大士,他拥有一切诸佛的慈悲和智能。他有一项德性就是任何人祈求他,他就能够立刻给予加持;而且不论向他祈求什幺,他都有能力当下就满足我们的愿望。」因此,你可以把这尊塑像的照片放在你的眼前,轻轻地把你的注意力放在莲花生大士的脸上,特别是他的眼神。他的眼神非常深邃宁静,几乎就要从照片迸出来,把你带进毫无执着的觉醒境界、禅定境界。
——《西藏生死书》索甲仁波切 著
**********************************************************************************
在讲述莲花生大士的生平前,我想先讨论一些我们在理解象莲师这样具有威力、秘密、神奇和证悟的生平事迹时可能遇到的问题。
大成就者为何能够显现神变以及证得虹光身呢?极喜金刚、文殊友、熙日森哈、嘉纳思扎、布玛拉莫扎、莲花生大士及其佛母与诸弟子,都是佛陀或具高度证悟有情的化现。他们的身与寿不象凡夫那样受到限制。诸佛化身的大成就者在世界历史上偶尔会出现,但非常稀有。极喜金刚、文殊友、熙日森哈和嘉纳思扎在此生的尽头将他们的化身融入法界,身后没有留下任何肉身遗骨。因为他们证得了寿命自在,他们活了长达数世纪。由于他学术造诣非凡和精进修持宁提法门,布玛拉莫扎证得了大迁转虹身,并且现在还住于此虹光身并将继续住世成千上万年。莲花生大士虽然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但他示现为一个具有威力的有情,以寻求修习密法来实现利益众生之果。据信莲师仍住于大迁转虹身中。
这些大成就者们所获得的悉地不仅在于他们肉身的寿命很长或得到了更高级的色身,而在于他们获得了本觉佛性自生光明的觉悟之身。虽然对我们凡夫来说是不可能如实见到虹光身的;当有可能得到利益时,我们会见到适合于我们特性的身相形色。
当我们听到大成就者们寿长数世纪或显现神变时,我们中大多数人充其量也就是狐疑不信。也有人阅读大成就者传并喜欢他们长寿和神通莫测的故事,但他们无法相信接受他们因为他们与读者现在的经历不相吻合。然而大多数古代文明和宗教都曾记录有诸如长寿、显现神奇力量等超人的生命和超自然的成就,这些都是内在精神的力量和静修的能力,而不是因为物质的能力。
今天我们目睹了物质文明的奇迹,在古代时这些都是不会被人们相信的;但我们已经失去了或正在失去与我们内在能量的接触联系。我们已经变成仅仅是外在物质世界的奴隶。因此问题不在于密宗能力是否虚幻不实,而是我们正在将自己变得对自己内在的真谛越来越陌生,就好似有人将珍宝财富藏在家里却到街上乞讨为生。
为什么佛的化身也需要学习?如果想莲花生大士这样的大师是诸佛的化现,那为什么他们也必须经受严格的修学,并且为什么他们也会遇到障碍?这里有两点。首先,诸佛的化身会严格依照他们所化现的身形和角色来显现和开展他们的事业。虽然他们是佛陀化身,如果他们示现为社会公仆,那他们会成为提供饮食、居所、医药的人或者致力于加强道德和家庭观念等,以此方式来实现相应角色。因此,如果大成就者化现为密宗上师,他们所扮的角色则是先作为弟子学习、中间作为修士实修、最终获得悉地成为大成就者。这就好比是你用金子打造了一把勺子,那它就起勺子的功能;如果你用金子打造了一个饰物,那它就起饰物的功能;这与金子是一种可以用作部分国库储备的贵重金属没有关系。
其次,不同的化身不是从佛的视角而是从凡夫众生的视角显现的,佛是为了众生而现化身并为众生服务的。通常而言,凡夫人等并不具有最佳的业力与根器可以来看见、觉知和经受最善的化身。根据他们的业力和烦恼的特性,化身的角色也将会有所限制。甚至象莲花生大士这样伟大的大成就者在大多数人眼里还是现普通凡夫的身形或与凡夫相差无几的身形,而不是大迁转虹身。当莲师在西藏时,法王赤松德赞费了一番功夫才相信他是住于虹光身。在莲师的坚持下,法王用拳打莲师三次,每次法王都无法触及他的身体而是打到他的座椅。
诸如极喜金刚和莲花生大士这样的大成就者不仅是诸佛的化身,而且是具有大成就者的功德与天赋的化身。他们具有超凡的能力和觉悟的智慧。象他们这样的大成就者,可以根据所化弟子的业缘和根境意乐,有能力同时显现许多化身,将许多身形合而为一,让相克的要素(例如水与火)示现兼容。由于彼时彼处有许多业缘成熟的人,因此那些神奇的化现是可能的。
为什么许多大成就者的生平有不同的版本?尤其是莲花生大士的传记,它是精神世界的任何历史上可能出现的最神奇的生平事迹之一,因此也具有很大数量的变体。有不同的版本并不意味着一种叙述为真而其他为假。大成就们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对不同的人显现了不同的生平事迹,目的是为了他们以最恰当合适的方式得到度化。在很多时候,对同一个瞬间的同一个化身,不同的人所见不同。这是由于大成就者们证悟的妙力,他们对诸相虚幻的身形、时间、空间获得了究竟自在。正是这点使得圆满成就的大师具有非凡的能力,并成为有智慧、心胸开阔和虔诚的人们的加持和利益的大源泉。而且,佛陀在我等凡夫面前化现的全部理由是因为我等各形各色众生的特性和需求,而不是因为化身们的概念、情绪和行为的业力与串习。
在莲师的法嗣们──诸大智者和大掘藏师所写所开启的为数众多的莲花生大士传记中,有许多是象我这样的普通凡夫可以理解的;依靠这些资料来源,以下是莲师生平的简要叙述。
在释迦佛陀涅槃后八年(一说十二年),在诸多神奇的征相中,一位身具吉祥相好的阿弥陀佛化身,不是从女人胎生,而是在邬迪亚那国西北隅的达那郭夏海(乳汁海)上一朵莲花中化生。
彼时在邬迪亚那有位慷慨乐施的因扎菩提国王。他经年累月为贫苦大众布施财物资具,直到他的国库空空如也。这时他已无物可施,并且眼睛也失明了。他没有子女可以继承王位照顾他的臣民。然而他布施民众所需的勇气和热情不减,并不顾众多大臣的反对,他亲自和忠实的大臣克瑞师那达和一大群水手越洋航海寻找如意宝。得到如意宝后返回时,由于如意宝的力量国王的眼睛复明了,国王和大臣看见一个异常漂亮的八岁大小的孩子坐在达那郭夏海中一朵盛开的莲花上。感到很震惊,国王问孩子:“你的父母是谁?你的传承是什么?你的名字叫什么?你吃的食物是什么?你在这里干什么?”孩子以悦耳的声音唱了以下偈子作答复:
“我的父亲是本觉普贤王如来,
当他们听到这些语句,每个人从心底顿时生起信心和喜悦。国王收养了这个孩子,并将他带回宫殿并加冕其为王子。这时的咕噜仁波切被称为贝玛桑巴哇(或贝玛噶)──莲花生。
国王及其臣民又一次享有大繁荣兴盛。国王给他国家里的贫苦者慷慨洒布礼物,国中充满了欢乐与祥和。年轻的王子学习了很多科目并在文学武技上都独占鳌头。其后他娶空行母持光女为妃,并依佛法治理国家。这时他被称为顶髻王。
莲花生大士知道作为国王治理国家他无法完成利他解脱的真正事业。他向父王请求让自己退位但未获允准。于是他找到一个出离之方便。他以神通力预知邪恶大臣嘎玛达之子由于前世造的业此生寿命将尽,因此当他们在一起玩耍时,莲花生大士让他手中的三尖天杖落下砸死了大臣之子。老国王伤心地依照严厉的王法将他流放到尸林。临别前,莲师向他的父王母后唱道:
“虽然父母的慈爱很稀有,
但您们父母照顾我加冕于我。
因为他过去的业债,大臣之子被我杀死。
虽然我被放逐,我也无惧,因为我对任何人都没有贪心。
哪怕我被处死,我也无惧,因为生死对我平等无异。
父母大人,请您们好好活着。
因为我们的业缘,我们将后会有期。”
莲花生大士被流放到施达瓦那尸林,在那里他修习密宗禁行并见到了诸寂静本尊。之后他去了欢喜坟尸林并从魔罗吉达(降服魔军)空行母得到密宗灌顶。他去了索萨洲尸林并得到香达西达(寂护)空行母的加持。统领着诸多空行母,他在各处尸林享受密行。这时他被称为香达西达(寂护)。
他去了达那郭夏洲,用空行母之表示语言与她们说话,并降伏众空行母。在巴茹夏嘎瓦那尸林修密宗禁行时,他在净相中亲见了金刚亥母并得到加持。他以觉者之神通调伏了海里的龙和天空中的星曜辰宿。诸多智慧勇士和智慧空行赐予了他悉地。这时他被称为多杰扎波嚓(金刚威猛力)。
他前往金刚座(今之菩提伽耶),在那里示现了种种神通,承认他是自然证悟的佛陀。心里怀着各种目的,他去了萨河尔国,由扎巴哈德大师剃度出家为僧。这时他被称为释迦森哈(释迦狮子)。
他接受了瑜伽续部法门共十八遍,在净相中亲见了瑜伽部的所有本尊。他从外现比丘尼相实为智慧空行母的阿难陀接受灌顶,她将莲师变为一个“吽”字吞入腹内。在她身内莲师得到外、内、密的全部灌顶,之后她将他从密轮生出。
在德切泽巴佛塔,他从文殊友、龙树、吽嘎、布玛拉莫扎、扎巴哈德、达那桑智达、绒布咕嘿雅和寂藏等八大持明得到八部坛城的灌顶和窍诀。他从佛密处得到了《秘密藏续》,从文殊友得到了大圆满特别是其中的宁提法门。在楚举嚓尸林,他遇到熙日森哈并随学了窍诀部密续和《空行宁提》共二十五年。甚至不经相关的观修他就能亲见诸多本尊。他证得了异熟持明果位。这时他被称为洛登却瑟(爱慧)。
在佛教显宗里面,证悟的阶次被分为五道与十地,这些是直至成佛为止的阶梯。密宗传承中这些阶次以不同的方式划分。大多数宁玛续部经函是讲四种持明的成就果位。
异熟持明是四种持明中的第一种。异熟持明者有三个特征。他的意已经圆满成熟为本尊,但粗大肉身的异熟果报尚未放弃,从这个肉身分离(死亡)后,他将立即证得大手印持明──第三种持明果位(后文将对此作讨论)。
他去了萨河尔国,遇到了国王的女儿曼达哇公主;她已出家为尼正在离群索居地修习佛法。由于莲师和公主之间关系的密意被误解,国王下令将他架到巨大的柴堆活活烧死;他把烈火变成了湖,把木柴变成了莲花。第二天,人们见到莲花生大士端坐在湖中莲花之上。这个湖据信就是现在北印度喜马察普德希省曼底地区的热瓦萨湖。为了赎罪,萨河尔国王将自己的王冠、王袍、靴子以及整个王国供养给莲师,并把曼达哇公主供养莲师作佛母。莲花生大士给国王和臣民传了法,许多人获得了悉地。(很多莲师像穿戴着萨河尔国王供养他的莲花帽、锦缎大氅、和靴子,以象征其精神证悟的力量。)
之后他和曼达哇去了尼泊尔的魔罗底嘎山洞,他们在三个月内修持长寿仪轨。无量寿佛现身在他们面前给予他们长寿灌顶,由此他们与无量寿佛无二无别。他们证得了寿命自在持明。获得这第二种持明果位后,不仅行者的意圆满为本尊,乃至其粗大色身亦已圆满。此成就具有断除四漏(Zag
Pa)的功德。这四漏是邪见烦恼、没有自在或选择地失去身命(死亡)、对色身诸要素(健康)无法自在协调以及无法自在选择而是随业力牵引受生转世。第一和第二种持明果位相当于显宗五道里的第三道“见道”和十地中的“初地”,获此成就的行者断除了烦恼障──二障中的第一种障(另一种是所知障)。
随后和曼达哇一起他返回邬迪亚那国。当他们沿路化缘时,他被认出是杀死大臣之子的凶手。由于他公然违抗流放的判决,人们将莲师与佛母投入熊熊大火中。但和以前一样,第二天人们发现他们安然端坐于湖中莲花上,颈上挂着骨鬘以作庄严。这时他被称为贝玛陀准嚓(莲花颅鬘力)。
和佛母一起,莲师在邬迪亚那担任国师十三年,并传了《佛语总汇法海》的灌顶和窍诀。国王和许多幸运的臣民获得了殊胜悉地并证得虹身。这时他被称为贝玛迦(莲花王)。
莲花生大士化现为具证比丘因扎瑟那,与他的一个沙弥弟子一起,将阿育王引入佛法之门。这位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将佛陀的法门弘传至天竺以外。
有些反佛之辈给莲花生大士下毒,但他没有受到伤害。有人把他扔入恒河,但他逆流而上而不是顺水而下。这时他被称为祁宇喀登(年轻具力大鹏金翅鸟)。
在包括咕拉佐在内的诸多尸林,他给空行母们传授密续法门;他迫使大力鬼神献上命咒并敕封他们为护法神。这时他被称为苏日雅师米(日光)。
在菩提伽耶他在辩论中击败了五百邪见外道。当外道们企图用咒术来制服他时,他依靠魔罗吉达空行母(即狮面空行母)咒的威力遮止了外道咒术。由于外道导师被镇压,他使得外道追随者们屈服并转入佛门。这时他被称为森哈那达(狮子吼)。
其后在扬垒穴(今尼泊尔之帕坪),与尼泊尔国王善持的女儿──释迦德维佛母一起,他修持了扬达(吉祥嘿汝嘎、真实意)本尊的仪轨。彼时由于大力鬼神来作障碍,当地三年没有下雨。疾病流行和饥荒遍野。莲师让人从天竺取来金刚橛的经函法本。当两驮经函抵达后,折磨该地的灾荒被平息。因此有这么一种说法:“扬达(真实意)富含悉地,犹如商主。但金刚橛是必要的护驾,犹如保镖。”莲师和佛母都获得了大手印持明果位。这样的成就者,其身体就是本尊之身形;为了利益有情,它会显现不同的化现形色。预知能力等诸神通力比寿命自在持明者更清晰、纯净和稳固,与受用身的功德相类似(但不等同)。这等同于共同乘佛教显宗所说的十地中直至第九地以及五道里的“修道”的证悟。
在索萨洲尸林,已经是具有高度证悟的密宗大师的莲花生大士,从熙日森哈得到三部大圆满密续以及《空行宁提》的传承和讲授。他依之修习了三年,证得了大迁转虹身。
具最高证量的大圆满禅师将诸现有消融于真如自性,并将他们的意与本来清净的究竟觉性融为一体。如果他们愿意,他们可以将色身消融于或转变为本来清净。有两大类成就:虹身和大迁转虹身。圆满了“彻却(立断)”禅修的行者在圆寂时(圆寂后数天里),他们的色身会消融不见。他们不会留下粗大色身的肉、骨、皮肤等,而只有二十个指(趾)甲和毛发。虽然这时色身的分解而不是将色身转变为光蕴身,但这被称为虹身,因为在分解过程中在法体和住处周围总是有如彩虹般色彩斑斓的光幕、光环、光圈。圆满了“脱噶(顿超)”禅修的行者,他们将色身转变为微妙的光蕴身,并且在利益凡夫众生的应化因缘未尽之前一直住于其中。对这样的人而言,不仅其色身而且所有诸相都已经转变为微妙光明的形色与自性。然而,凡夫众生不会如实地见到其光蕴身,而是什么都看不见或者只见到凡夫身相,就如前面毗玛拉米扎一章所述。还有许多伟大的大圆满大成就者在身后留下舍利、佛像、咒字等等,留给弟子们作为祈祷供养的对境。
莲花生大士的足迹遍布天竺以及其他许多国家、刹土,以他的神通力和觉悟之法门利益众生。他甚至还曾到过象雄,化现为达比舍扎('Od
Kyi Khyeu沃吉秋),传授了《大圆满耳传》──如今苯教大圆满主要法门之一,引导很多有情证得了密意和虹光身。
莲花生大士西藏之行
公元九世纪,西藏秋嘉王朝第三十七位赞普(国王)法王赤松德赞从天竺邀请堪布寂护入藏以树立圣教法幢。
依说一切有部戒律出家的寂护是大乘佛法中观自续派赫赫有名的学者和拥护者之一。他的著作包括著名的关于中观哲理的《中观庄严论》和关于因明的《摄真实论》。在他抵达西藏后,在六个月里他传讲十善法和十二缘起,并为桑耶寺奠基。这些惹恼了担任苯教护法的西藏当地的鬼神,苯教是西藏土生土长的类似萨满教的一种以杀牲祭祀鬼神的宗教。结果出现了洪水冲走庞塘宫、雷殛红山宫(布达拉宫的前身)事件,以及瘟疫、饥荒、干旱和冰雹等灾害。修建桑耶寺白天做的工当天晚上就被敌对的鬼神势力拆毁。反佛的大臣们开始反对法王赤松德赞,要求他将寂护驱逐出西藏。于是寂护对法王说:“你必须迎请莲花生大士。他是世上最威猛的大成就者。请他来藏将不会有困难,因为我们前世曾共同发过愿。”之后他暂时离开西藏去了尼泊尔。
法王派遣了七名使者,由那南多杰杜炯带队去迎请莲花生大士。莲师以神通预知到使者们要来,并来到芒域贡塘见他们。他接受了他们的邀请,但让他们自己先返回,他自己随后就来。莲师将法王供养他的金块散落一地,说道:“如果我需要金子的话,那所有的对境对我来说都是金子。”他抓了一把沙子给使者们,沙子都变成了金子。
金虎年(810)莲花生大士来到西藏。这时他已经有一千多岁了。他以精神证悟的神通力,遍游了西藏三大区域:上部(西部)的阿里、中部的卫藏和下部(东部)的多康。在西藏很多地方显现神变,他命令西藏的大力非人鬼神起誓保护佛法及其追随者。这些鬼神包括了十二地母、十二护母、二十一优婆塞等。
法王赤松德赞在扎玛嗡布苑迎接莲花生大士。当莲师开光加持扎玛均桑寺时,诸佛像走出走近并享用供养的饮食,就仿佛是活生生的人。其后他来到嘿波日山顶,在虚空中跳起威猛的金刚舞,将西藏所有的鬼神招致麾下听命,对他们唱了首《折服所有傲慢众生之歌》:
“喂!天人和鬼神,来修建寺院!
怀着谦逊和遵从,聚到一起来干活!
快来实现赤松德赞的愿望!”
以后在鬼神的协助下,桑耶寺(不可思议寺)无有障碍地建成了。以天竺欧丹达布尔日寺(飞行寺)为蓝本,桑耶寺根据天竺传统的宇宙观设计修建。在中央的主寺有三层,象征着须弥山。代表化身刹土的底层是天竺建筑风格;代表报身刹土的中层是汉地建筑风格;代表法身刹土的顶层是西藏建筑风格。在主寺的东南西北四方建有四座较大的寺院,代表四大部洲;八座较小的寺院建在这四座寺院中间,代表八小部洲。东西有两座寺院代表日和月。四角建有四座大佛塔。沐浴更衣等居室也另有安排。所有这些建筑都被一座高大的围墙和一○八座小佛塔所围绕。围墙外是由三位王妃所建的三座较大寺院。在五年内桑耶寺群所有建筑圆满竣工。莲花生大士和堪布寂护举行了开光加持典礼,出现了许多吉祥和神奇的征相。佛殿中的佛菩萨像象活人一般走出来又走进去;万里晴空降下花雨;可以听到悦耳的天乐(以后还时常可闻);虹光和虹幕遍布十方。震惊的人们心生稀有和信心。所有人都享受着饮食和欢娱。莲师和寂护──假为人身的真实佛陀,就在各行各业人们众目睽睽之前。圣教之光在西藏树立,源远流长。一切都充满喜悦和祥和。
桑耶寺成为禅修、礼拜、传法、研习、著作和翻译的重要场所。桑耶寺是一所大图书馆、大博物馆和宝库,收藏了西藏和来自天竺、汉地、尼泊尔和中亚的各种佛教经函、圣物和无价宝藏。正是在桑耶寺的法座上,伟大的上师们宣演佛法,幸运的弟子们成为大智者和大成就者,天竺和藏地的智者们把佛经翻译成藏文。
由于法王赤松德赞、堪布寂护、莲花生大士、毗玛拉米扎大师以及其他天竺和西藏智者的恩德,佛法在西藏牢固地植根于西藏。智者们同时教授经部和续部,藏人中涌现出许多大智者和大成就者。西藏的许多大译师,例如贝若扎那、嘎哇·华泽、却若鲁伊嘉参、尚益西德等,在伟大的天竺智者例如毗玛拉米扎、寂护、莲师和莲花戒等的指导下,把很多经、续翻译成藏文。
堪布寂护依照说一切有部传承把七位年轻的藏人剃度成为比丘,来观察决定西藏人能否过出家生活。他们被称为“预试七人”。鉴于他们能够持守出家戒律,成百上千的其他藏人追随他们,逐渐形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出家僧团之一。除了宁玛巴以外,许多格鲁巴比丘也是依照由堪布寂护传入西藏的说一切有部传承受近圆戒的。
莲师给王臣传了诸多法门、灌顶和密续的付嘱,特别是他从天竺八大持明处得到的八大法行仪轨。在众多接受灌顶的弟子中,有八位分别成为这八个仪轨著名的成就主。
这期间形成了两种僧团:穿绛红色袈裟的出家比丘们,他们独身禁欲,住在寺院里;穿白色袈裟蓄长发的在家密咒师们,他们住在庙里或者村庄里。白衣僧团的引入把佛法的利益带进每家每户、男女老少,因此佛法在最基层得以弘扬和维系。相比之下,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其他宗派更着重于寺院里诸出家人的修学,以此来保持圣教的纯洁。
莲花生大士及其佛母益西措嘉以神通力遍游西藏,为未来的藏人等的安乐和智慧不知疲厌地忙碌。他们修持仪轨,赐予加持,并留下身、手和足的印痕。他们埋藏了许多伏藏。他们到过并加持过的最著名的圣地有阿里地区的二十座雪岩山(Gangs
Brag)、卫藏的二十一个修处(sGrub gNas)、多康的二十五个朝圣地(gNas
Ch’en),以及三个(一说四个)主要的隐秘之洲(sBas Yul rGyal Mo)、五个沟壑(Lung
lNga)与三个山谷(lJongs gSum)。
在十三个名为达仓(虎穴)的不同地方,诸如门喀乃仁和森格宗(在今日之不丹),莲师化现忿怒相将所有或高或低的非人众生制服听命。这时他被称为多杰卓洛(怖畏金刚)。
莲花生大士在他的西藏之行中实现了三大目标。首先,如前所讨论的,通过显现精神证悟的威力,他降伏了反对在西藏树立佛教法幢的人与非人势力。其次他将总的佛法尤其是密宗法门的传承和加持传给了他的许多西藏弟子以及他们的追随者。第三,为了防止甚深法门和圣物产生混淆、耗减和失传,以及为了保持它们对未来的弟子们具有新鲜的加持力,莲花生大士和益西措嘉将它们埋成伏藏。因为有莲师的伏藏传承,他的追随者们至今仍可得到他具有新鲜加持力的适时的法门和授记。由于通灵的力量、精灵的力量、净相以及精神力量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许多神秘的发现,但莲师的伏藏传统在起过程和实质上是完全独一无二的。摘引第三世多智钦的解释,我想在此略述一二。
莲花生大士在给他诸具证弟子传授密宗法门的同时,也将许多法门埋成伏藏。它是通过莲师证悟的妙力把法门和密宗悉地埋藏于具证弟子清净自性本觉的心相续中,并发愿祈祷这个伏藏将在适当的时候为了利益众生而开启。通过这种被称为心意付嘱传承(gTad
rGya)的方式,该法门的开启便成为了可能。
此后当某特定法门利益众生的时候到来时,莲师的具证弟子们之转世化身将发掘出这个伏藏──在他们过去的某一世中莲师曾给他们传授此法门并将其埋藏于他们的相续中。
伏藏法有六种传承方式:(1)如来密意传、(2)持明表示传、(3)补特迦罗耳传、(4)发愿灌顶传或心意付嘱传、(5)教授授记传和(6)空行付嘱传。
根据发掘的方式不同,伏藏有两大类。第一类是地伏藏(Sa
gTer)。地伏藏在发掘时会包含有一些世间之物,例如写在被称为“黄卷”(Shog Ser)的纸上的伏藏标题(brDa
Yig)。然而伏藏标题仅仅是开启伏藏的钥匙;它既不是真正的伏藏法也不是悉地的传承──这只会来自于掘藏师的意。当掘藏师开启了伏藏标题,他专注于此伏藏标题或以自己的赤裸明智与之融合,由此唤醒伏藏在自己相续中的莲师金刚语明智力传承。专注于伏藏标题使他能够解码伏藏文字,而解码则反过来唤醒被伏藏的法门和悉地的传承自身。除了伏藏标题外,还有从岩石、湖、地里、或虚空中发掘出来的成千上万的完整经函、药物、佛像、法器等伏藏物(gTer
rDzas)。
第二类是意伏藏(dGongs
gTer)。意伏藏的埋藏、传承和发掘方式与地伏藏相类似,但意伏藏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或世间的所依(例如黄卷)作为开启的钥匙。在很多意伏藏的公案中,在境相中看到听到表示词句或声音导致了伏藏的开启,但通常开启意伏藏不需依靠外缘,也无须世间之物作为开启伏藏的方便。当因缘时机成熟时,掘藏师通过自然从自己明智界中唤醒心意付嘱传承而开启意伏藏。
还有第三种神秘发掘出法门的重要方式被称为“净相”(Dag
sNang)。净相法门不是伏藏。它们仅仅是在境相中由佛菩萨、本尊和上师传授的法门。然而也存在这样的公案,即伏藏法门在净相中被开启并被标明为净相法;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它们事实上是伏藏法门,而不是一般的净相发现。
就宁提法门而言,莲师在止贡山谷卓朵地方的底卓寺将十七续和包括《空行宁提》在内的大圆满窍诀部《龙萨续》秘密传予益西措嘉。后来在桑耶附近的青普,当法王赤松德赞的女儿八岁大的贝玛萨公主去世时,莲师以神通将她的心识钩回她的身体。当她复活时,莲师把《空行宁提》的传承和窍诀付嘱给她,并授命她为法嗣,随后她去世了。莲师对益西措嘉指示道:“现在是《毗玛宁提》利益宁提学人的时候。但当《毗玛宁提》衰落时,《空行宁提》将利益众生。因此请把《空行宁提》埋成伏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