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生活:我每周必做的7件事
(2025-08-03 11:22:12)
标签:
杂谈情感 |
分类: 家教 |
自律生活:我每周必做的7件事
我发现那些厉害的角色,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严格的自律。
美国富兰克林,从小家境贫寒,他却在诸多领域成就卓著:起草《独立宣言》、发明《避雷针》、同时他还是美国第一位幽默作家。他成功的根本原因:自律。
如何保持自律:把每天要做的是按照时间清单一律照做,并变成自己身体的本能,即习惯。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当我们试着把我们每天要做的事情养成习惯,生活也就自然走向了正确的方向。
01.读一本书
我的计划是每周至少读一本书,一个月四本书,一年下来也就是48本书。读书让我内心澄澈,打开思维,我喜欢出声朗读,尤其是情感类文章,有时候,我会情不自禁潸然泪下,我的卧室、客厅、厨房,到处都有我读书的身影,我会在睡觉前看一会,也会在陪孩子写作业时手不释卷,慢慢的,两个孩子也受我的影响,默不作声也在一个角落里看书。
02.写作输出
写作是思维的刷子,能把我们的内心的想法梳理干净。
我很早就有写日记的习惯,写日记就是自己与自己对话。它让我洞见自己的内心,在写作中,我自我疗愈着,也成长着。
如果说读书是给一株花浇水,而写作就是那株花不易察觉的长出了嫩芽,
或者露出了一点花苞的微红。
03.运动健身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天生的爱运动,但我相信,坚持刻意练习一定能重塑自己的习惯。记得上大学那会儿,我每晚都会在学校的广场上跳的全身大汗淋漓才回宿舍,即使,我的肢体并不是那么协调,动作并没有那么到位,那又怎样?生活是过给自己的,而不是别人。
现在,我每周都会选择有两到三天练瑜伽。放暑假了,我更是带着孩子,每天早上六点半,雷打不动骑行一个半小时,最近又学起了游泳,我在尝试不同的运动领域,运动使我快乐!
04.做家务,整理房间
以前,我是一个不太会做家务的人。慢慢的,我发现,当房间整洁有序了,你的内心也会清澈明亮。每周,我都会和孩子们一起进行家务分配,大家相互合作,各自分工,最后把这个家整理的一尘不染,干净整洁。平时,我会想尽办法让孩子参与一项家务劳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而我,也会固定一个做家务时间,每天十分钟,就能轻松把家整理干净。
05.陪伴家人
每到周末,我们都会全家一起去孩子的姥姥家、奶奶家,父母已经年迈,作为儿女,只有尽可能多的常回家看看,才能守护内心的安宁。父母从来不要求我们做什么,他们总是怕我们辛苦,让我们利用周末,好好休息。其实,他们是多么盼望我们能经常回家啊!
所以,时刻提醒自己,世界上任何事都可以等,唯有孝心不能等。
那条风雨无阻的路,便是回家的路。
06.学习一道美食
周末是放松的好时机,我会从网上搜一些好吃的美食。和孩子一起购买食材,我们一起兴致勃勃的在厨房忙碌着。包个饺子、做蛋挞、炸薯条、做蛋糕......虽然有时候,做出来的成品不一定很漂亮,但在一起忙碌、兴奋的过程却是无比开心和快乐的!
我一直是一个爱让孩子参与做饭的妈妈,他们把鸡蛋打碎了,蛋液流的满桌子都是、盛米的时候把桌子弄得一片狼藉。我从来不吵。孩子犯错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我始终信奉,独立生活能力是孩子最重要的能力。
07.带孩子出游
周末,我们会带孩子一起到公园,或者去附近的采摘园,有时候,哪怕到公园的椅子上坐一坐,看一看公园里的的老人、玩耍嬉戏的小孩,他们脸上的笑容会滋养你,也会感染到你。生命就是一场自然的轮回,或许多年以后,我也会像这里的老人一样。所以,珍惜好你每一个当下,当下就是最好的!
写在最后,
这七件小事,平平常常,也没什么特别的,但,它们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定力和秩序感。我会用越来越多的仪式感搭建我和孩子的幸福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