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5湖南省中考作文的快速解题法

(2025-06-20 08:41:44)
标签:

作文

文化

分类: 初中语文
2025湖南省中考作文的快速解题法
 谭嘉慧


2025年的湖南省统考作文题,只有一句很有深意的话,面对这类“意味深长的作文题”,很多人会觉得不知所云,或者觉得简单但拿不到高分,那是因为没有掌握这类题的“破题法”,今天我会重点分享给大家一个解题方法,让大家轻松学会拿高分。



原题重现

作文:以“并非站在山顶,才能被看见”为题,写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考生回忆版)




解题方法


这个题目,不像“我不后悔”(2025长沙市中考作文题)这类题直白简单,它不能一眼就看出其深意,需要停留一下,仔细揣摩,区别其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我把这类题统一称作“意味深长式的作文题”。



这类“意味深长式的作文题”在中考场上比比皆是,比如2025江苏泰州作文《风帆》、2025江苏南通作文《继续走,迈向远方》、2025重庆中考作文“天空”、2025年山东中考作文《挺起胸膛》以及早期的《暖阳》《向着阳光奔跑》等。“风帆”,我们总不能在考场上真的写一个“帆”是什么样子;“天空”,我们也不是只在作文里描摹一片天空……



所以,总的来说,这都属于一类需要寻找标题深意的“意味深长式的作文题”。



那么,遇到这样的作文题,最关键的解题办法是什么呢?那就是——



把它当作记叙文阅读“标题含义/意蕴题”来答题。用“分点答题思维”来立意构思,用整篇作文来聚焦阐述这个立意。



“标题含义/意蕴题”怎么答题?难度就是在挖掘深层含义上。深层含义,其实就是把每一个关键词用浅白的方式“翻译”出来。



现在,我们就把这个方法运用在2025湖南省中考作文题《并非站在山顶,才能被看见》,看看怎么用这个方法拿到高分。



方法实践


假设这是一道记叙文阅读题:请写出标题《并非站在山顶,才能被看见》的含义。



表层含义,简单。我们具体思考深层含义,在我看来,重点思考以下几个角度的问题就可以解决:



01  “山顶”究竟有什么寓意?


山顶可以是某个方面能够达到的最高点:最高的职位、最大的财富、最响的名声、最聪明的大脑、最成功的方法等等。



山顶也可以是一种地位:掌握大量的资源,拥有最大影响力,能得到最多的关注。



山顶也可以是指的是一条路的终点,也就是做一件事的目的:这件事可以是学习,可以是成长。



不过总而言之,我们必须要明确一点:山顶一定是被广泛地认可的地方,我们要颠覆的并非是“山顶”本身的含义,而应该是对于“站在山顶才能被看见”的观点。



02  “被看见”意味着什么?



“被看见”难道真的就是被肉眼看到吗?“被看见”背后,其实在诉说一些需求。



这可能是在表达一种被关注、被注意的需求;



这可能是在表达一种被认可、被肯定的需求,即希望价值、努力、贡献得到理解和赞赏;



这可能是在表达一种被理解、被懂得的更深层次的需求,希望被发现自己的内心、价值观、思想等有一定精神高度的需求;



还可能在表达一种被尊重、被重视的需求;



更有可能希望获得机会:得到其他人物质或精神上的支持。或者是个体或群体需要在社会图景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确认自身存在的意义。



因而“被看见”其实意味着——某种需求没有能被发现于察觉。我们在立意时,应当让“看见”穿透表象,抵达内核。



03 关注“并非……才能……”句式



“并非……才能……”这个句式本身就蕴含着对于常见的世俗看法的强烈反驳,甚至是批判。这也说明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应该要做到对于“站在山顶”代表的世俗常规的彻底颠覆。即我们需要打破——“山顶”就是唯一的正确,我们需要打破——只有在“山顶”才配得到自己所求的观点。



只有把这些常见的思维彻底打破,才能够达成我们标题中明确表现出的批判性思考的要求。



04 这句话的主语可以是谁?一定非得是“我”吗?

标题并未给我们主语,因而给了我们很多可以另辟蹊径的机会。我们可以考虑用上不同的主语,来拓展我们的素材与立意。



“我”:这是方便我们讲述自己真实故事,也是最容易想到的视角,我们的素材可以集中在个人经历及感悟上。



“TA”(她、他、它):我们可以去关注默默无闻但依然散发光芒、做出贡献的人或事物,如一个不同的平凡而伟大的人,一门冷门且不受认可的专业,一项被忽视的职业等等。



“我们、他们、它们”(群体):我们可以代表一个群体发声,并关注其背后的更深层次的抽象的主体。如某个被忽视的少数群体,某些事物以及其背后蕴藏的某种逐渐消亡的传统文化,某类被我们淡忘的生活方式,又或者是某种品质。



按照以上方法进行关键词的解读之后,深层含义我们就可以把这句话用浅白的方式“翻译”出来,直接变成我们的作文中心句,比如:



并不是获得第一名,我们才能被尊重;

并不是只有伟人,才能被认可;

并不是只有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才能被关注肯定;

并不是拥有最多的财富,才能被关注;

并不是必须抵达到最终的目的地,才能被理解;

……



这道题旨在引导我们跳出“只有功成名就才能被关注”的刻板印象,发掘在平凡位置、日常场景、多元领域、内心世界中被“看见”的价值,并具体、生动、有深度地呈现这种“看见”的过程和意义。



根据这一中心,我们开始思考自己的选材。



高分选材


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选材呢?我将以我的著作《中考作文母题12讲》的目录来展开:



PART.01
配角也有光芒被关注


写作聚焦点:



【凡人小事篇+奋斗成长篇】那些“不是学霸、校队主力、舞台焦点”,但同样在发光的人物。



默默耕耘的“幕后英雄”:课代表牺牲午休整理作业、图书管理员细心修补破损书籍、宣传委员熬夜画板报却从不署名。



舞台上默默辅助主角表演的“配角”:虽然在角落,甚至没有上台,只是在幕后协助,都是值得被关注的重要角色。



“笨拙”却感人的“坚持者”:跑步总在最后咬牙完成训练、不擅表达却在辩论赛前反复练习到深夜、字迹不工整但作文情感真挚。





写作抵达点:



对个体:他们的付出、热爱、坚持被认可,因此获得归属感与价值感(“原来我的小努力也有人在意”)。



对集体:认识到集体的荣耀正是由这些“非C位”的光芒共同构成,进而学会欣赏多元价值。



写作着力点:



抓取一个具体、微小但动人的瞬间或细节。如:舞台上的配角为了展现最好的表演在后台苦练;合唱排练时,角落里的同学虽然跑调,但唱得满脸通红,无比投入。



描写“看见者”(可以是“我”)的内心触动与思考变化。“那一刻,我觉得他认真为集体付出的样子,比考第一还闪耀。”“原来,不是只有领唱的声音才值得掌声。”





PART.02
平凡默默付出也不被“忽视”


写作聚焦点:



【真挚亲情篇+凡人小事篇】发现身边亲人和普通平凡人那些习以为常却饱含深情的付出。




父母的默默无闻的付出:爸爸默默修好你坏掉的自行车链、妈妈在你生病时整夜不合眼的守候、他们面对工作压力却在你面前保持的笑容。



长辈的“老派”智慧与坚守:爷爷精心打理的小菜园、奶奶几十年不变的拿手菜、邻居阿婆风雨无阻的社区巡逻。



社会底层人的善意小举动:司机在小巷默默为你打开灯、门卫默默开关门、陌生人的帮助等。




写作抵达点:



情感联结:更深切体会到真情的珍贵与平凡中的伟大。



价值重塑:理解爱与责任就蕴藏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付出中,这种价值不亚于任何“山顶”的成就。



写作着力点:



选取一个日常被忽略的场景,进行“慢镜头”特写。如:亲人为自己付出的背影(此处请学习《中考作文母题12讲》中的“背影”篇);放学路上,看门大爷笑着帮每一个孩子推开沉重的铁门。



对比“习以为常”与“突然看见”的心理落差。 “那天我才注意到,爷爷的手上布满了和老树皮一样的皱纹,那都是为我成长付出留下的。”





PART.03
冷门也能被“认可”


写作聚焦点:



【传统文化篇+奋斗成长篇】书写在自己或他人冷门的爱好、特长中找到价值并被认可的经历,获得即使没有获得第一名,依然坚守的热爱。



“无用”爱好的独特魅力:喜欢收集石头、树叶、邮票,并在班级分享会上展示其故事;痴迷研究昆虫、星座,能讲出别人不知道的知识;坚持写无人阅读的日记或小说。



“冷门”才艺的闪光时刻:书法写得好的同学为班级写春联、会剪纸的同学布置教室、擅长讲笑话的同学在沉闷时活跃气氛、游戏打得好但更乐于助人通关。



“失败”尝试中的成长光芒:科技小制作虽然没获奖,但过程中展现的创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竞选班委落选,但真诚的演讲打动了同学。



写作抵达点:



自我认同:在主流评价体系外,找到自信和快乐的源泉(“我的小世界也很精彩”)。



拓宽视野:让周围人看到世界的多样性和不同形式的美好。



写作着力点:



重点刻画沉浸于热爱时的状态以及“被看见”(哪怕只是一个人)时的喜悦。 “当我滔滔不绝讲起这块化石的形成时,大家的眼睛亮了,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像个真正的探险家。”“班会上,我鼓起勇气读了日记里的一段,全体同学给我以雷鸣般的掌声!”



强调过程的价值而非结果的光环。 “虽然比赛只拿了参与奖,但奋斗的点点滴滴,是我最珍贵的奖杯。”



写作亮点


1. 选材要点: “小人物,小事情,小细节,大触动”。写你真的观察过、感动过的人和事。



2. 刻画细节:不写“平凡人都很伟大”,只写对方劳作付出的细节,用细腻画面代空洞议论。


3. 你的眼睛是镜头,你的心是感受器。重点写“我”是怎么看到的?当时场景如何?“我”心里想了什么?后来有什么改变?


同学们,你学会了吗?这道题,不仅是在考试,更是用这种方式引导我们去观察、去体会身边那些“非山顶”的美好,用笔记录下来,这本身也是在培养我们发现美、欣赏多元价值的宝贵能力。



2025湖南省这道作文题,就是在借试卷题目来“育人”,是出题人给同学们初中阶段最后一份“人生礼物”,这本身就是一篇最动人的文章。











2025长沙中考作文解析: 我不后悔

长沙市作文题目:我不后悔!


材料:做对的每个题是为了在未来遇见更好的TA,做错的每一道题是为了在人生辗转的路上,成就更好的自己!这一道审题难度小的题目,是老师在考前讲过的“过程类”作文。
过程类作文,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落脚点小,立意要高。选择一个好的切入点,才有话可讲。一个具体的切入点,学生可以更好地走进文章,写得更具体。难点在于选择什么样的素材。二、注重过程,要做到“言之有物”。在写作的过程中有“我”——我的态度、我的思考、我的情绪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描写我的眼睛所看到的世界,才能打动别人。三、注重心理活动。对少年来说,什么不是成长呢?关键在于能够反思。那么怎么让老师知道我们在反思呢?写出我们的心理活动。写出心理活动也能够做到点题。
这个题目的难点,在于素材。一个好的素材,就是一篇好作文。
成长就是不断地做出选择,在做出选择之后,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选择?患得患失,就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我们可以写——在初中选择坚持自己的爱好,哪怕时间冲突,依然坚持下去。在担任班委的过程中,受了一些委屈,但还是有很多收获。在生活中经历了如生病、意外等一些不好的事情,你和自己释然了。你愿意展示自己,不管有没有好的结果,你都给自己点赞。......
在叙述的过程中,要把这件事详细地叙述出来,因为你要告诉读者——你为什么会后悔?又为什么不后悔?这是一件什么事。把事情叙述出来,就可以获得C以上。需要详细而具体地讲述这件事。
那么,后悔是一种心理活动,在文章中需要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写出来。详细的心理活动,才是文章得高分的关键。心理活动是文章的关键,是你的成长,也是文章的主题。
希望同学们可以在生活中勇于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