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之选必下第三单元文言文习题2
(2025-05-18 20:30:43)
标签:
试题 |
分类: 高三 |
文言习题||高三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之选必下第三单元文言文习题2(已校对,带答案)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B.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C.悟言一室之内 D.虽趣舍万殊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舟遥遥以轻飏/农人告余以春及
B.门虽设而常关/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C.感吾生之行休/深愧平生之志
D.既自以心为形役/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3.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译文:(臣)既没有伯伯叔叔,也没有哥哥弟弟,家门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B.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译文:我们这些小百姓停止吃早、晚饭去慰劳那些小吏,将要不得空暇,又怎能使我们繁衍生息,使我们民心安定呢?
C.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译文:郭橐驼以种树为业,凡是长安城里修建观赏游览场所和种树卖果的的豪富人,都争着迎接雇佣他。
D.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译文:(我)明白过往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我确实迷了路,大概走得还不太远,(如今)觉悟到今日(归田)是正确的,以往(出仕)是错误的。
4.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的不是这“六经”,而是指六种技能。
B.河东,古地区名。指黄河流经山西、陕西两省,自北而南的一段之东部,即今之山西省。
C.登第,即登科。第,指科举考试录取列榜的甲乙等次。隋唐时用于考中进士,明清殿试之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
D.委质,古代卑幼见尊长,不行宾主接受之礼,把礼物放在地上,而后退出,称为“委质”。也指向君主献礼,表示献身。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臣之辛苦(辛酸悲苦) 形影相吊(安慰)
B.躬亲抚养(亲自)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期望)
C.寻蒙国恩(不久) 听臣微志(准许)
D.夙婴疾病(早时) 拜臣郎中(授官)
6.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C.南声函胡,北音清越D.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7.下列句子中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之铿然有声者
B.得双石于潭上
而大声发于水上
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有大石当中流
D.此世所以不传也 余是以记之
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尘泥渗漉,雨泽下注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9.下列对《石钟山记》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苏轼堪称全才,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B.本文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写的。“元丰七年六月”是皇帝年号纪年法,“元丰”即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共计8年。
C.十二律,又简称“律吕”。“无射”为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因钟声合乎无射的意律,故用无射作为钟名。周景王造无射钟,耗费大量民力物力,因而失败。
D.郦道元,北魏时期官员、地理学家,青州刺史郦范之子。他以毕生心血撰写地理著作《水经注》,成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10.下列各句中与“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B.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C.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妪,先大母婢也
1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茂林修竹(高,长)
所以游目骋怀(用来)
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繁盛)
不知老之将至(到来)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相交往)
或取诸怀抱(从……中取得)
D.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
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
12.下列加点词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雨泽下注 东犬西吠
垣墙周庭
执此以朝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则刘病日笃
A./B./
C./D./
13.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形影相吊 吊:安慰
室仅方丈 方丈:一丈见方
B.逮奉圣朝 逮:及、至
往往而是 往往:到处
C.听臣微志 听:听从
余久卧病无聊
无聊:精神空虚
D.刘病日笃 笃:病重
大类女郎也
大类:很像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不知其深浅,微波入焉
B.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来而记之者已少
而言之不详
D.火尚足以明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15.请选出下列句中划线字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比去,以手阖门( )
A.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
B.天涯若比邻
C.朋比为奸
D.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16.下列对课文中有关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
B.修禊: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C.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漂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
D.契:符契,古代符信的一种,以金玉竹木等制成,上刻文字,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悦亲戚之情话 B.将有事于西畴
C.曷不委心任去留 D.善万物之得时
18.下列句子中,“一”都作数词的一组是(
)
A.可容一人居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悟言一室之内
C.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奚惆怅而独悲
B.实迷途其未远
C.僮仆欢迎 D.悦亲戚之情话
20.选出与“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的“微”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B.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
C.微斯人,吾谁与归D.微言大义
2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既然已,勿动勿虑 B.他植者虽窥伺效慕
C.不抑耗其实而已 D.他植者则不然
2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聊乘化以归尽 乘:利用、凭借
B.甚善,名我固当
固:确实
C.逮奉圣朝
逮:及、至
D.大母过余曰
过:探望
23.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至于成立 B.则告诉不许
C.举臣秀才D.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2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分组正确的一项是(
)
驼业种树
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
齐彭殇为妄作
园日涉以成趣 乐琴书以消忧 或棹孤舟
A.////B.////
C.///D.//
2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B.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C.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D.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2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前辟四窗,垣(砌上墙)墙周庭,以当南日 是说也(这、这种)
吾从板外相(互相)为应答
余自束发(把头发扎在一起)读书轩中
一日,大母过(责备)余
吾妻来归(即归来)
其制(形式、式样)稍异于前
A.B.C.D.
27.下面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寿:长寿,活得长
B.不抑耗其实而已
实:果实
C.根拳而土易
拳:拳曲、伸展不开
D.则又爱之太恩
恩:恩情
28.成语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古诗文中的语句,因而成语中的语素含义可以和文言文互相印证理解。下列成语中加点的词与所给文言文语句中的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是( )
A.如丧考妣——先妣抚之甚厚
B.触目皆是——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C.向隅而泣——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
D.啼饥号寒——令人长号不自禁
29.下列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复驾言兮焉求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乐夫天命复奚疑 D.农人告余以春及
30.下列对加横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以:臣以险衅(因为)
猥以微贱(凭着)
B.亲:躬亲抚养(亲自)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亲戚)
C.日:日薄西山(太阳)
报养刘之日短也(日子)
D.薄:门衰祚薄(微薄,少)
日薄西山(落入)
【参考答案】
1-10 ABBAB DBBCD
11-20 DBCAD ADADA
21-30 BADAA ADDDD
4.A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的是《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六种经书。
六艺,指中国周朝贵族教育体系中的六种技能,即:礼(礼仪规范)、乐(音乐、舞蹈及诗歌)、射(射箭)、御(驾驭马车的技能)、书(读写与书法)、数(算术与历法计算)。
9.C.“因而失败”错误,周景王造无射钟,虽然耗费大量民力物力,但是最终成功。
16.A.“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错误,此为书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
28.D A项,“如丧考妣”的“妣”与“先妣抚之甚厚”同译为对已逝母亲的敬称。意义相同。
B项,“触目皆是”中的“是”与“往往而是”的“是”同为代词,这样。意义相同。
C项,“向隅而泣”中的“泣”与“呱呱而泣”中“泣”同为动词,哭泣。意义相同。
D项,“啼饥号寒”的中“号”有“叫喊”的意思。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长号不自禁”的“号”是“大哭”的意思。两者有细微差别。意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