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东北三省三校一模作文导写及学生佳作(低头与抬头)
(2025-03-27 08:58:54)
标签:
作文 |
分类: 作文 |
2025年东北三省三校一模作文导写及学生佳作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在匆匆忙忙地低着头赶路,却离生命的本真越来越远。是时候该抬起头了,头顶之上,是天空;生命之上,是庄严。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作文导写】
将材料提炼为观点句,需要注意正面的“是什么”“要怎样做”和反面的“不是什么”“不要怎样做”。我们可以在未进行材料解读前将观点提炼出来,观点为:不要只顾匆匆忙忙低头赶路,要关注生命的本真,要抬头看看天空。
接下来分析材料,进行概念界定或转化。材料第一句指向现实存在的问题,第二句指向解决问题的办法。只不过问题和办法都是比较抽象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表述。
“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在匆匆忙忙地低着头赶路,却离生命的本真越来越远。”当今时代,每个人都很忙碌,每个人都在匆忙低头赶路,忙忙碌碌奔着目标努力,这目标可以是工作、是成绩、是金钱,是权力,是一切我们自以为重要的东西,但与生命的本真相比,这些东西并不重要。
我们离生命的本真越来越远,“生命的本真”的内涵很丰富,外延很宽泛。“本真”一词较为抽象,学生容易理解为“本质”等其他概念。通常理解,生命的本真可以包括对心灵、情感、健康、自然的关注,其实,学生只需要从“匆忙低头赶路”的反面来理解“生命的本真”就可以了,不用过于纠结什么是生命本真的真正含义。
抬起头,正是匆忙低头赶路的反面,抬头去看什么呢?看看天空,看看更崇高、更值得追求的目标,天空和庄严。这里的“天空”和“庄严”过于抽象,学生不易把握,容易偏题或者漫无边际,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也确实出现了这种情况,从学生的作文来看,凡事写到生命庄严的都或多或少偏离的材料的第一句话。
个人认为,如果材料只保留第一句话,相对来说比较恰当且比较好写,学生只需要否定“匆忙低头赶路”呼吁缓慢生活关注生命本真即可。
此外,有的学生将“抬头”误解为“更好地寻找方向更好地努力”,有点“低头拉扯更要抬头看路”的意思。抬头是要寻找生命的本真,感受生命的庄严。仰望不是进取的姿态,反而是休息是回归。
【学生佳作】
观万物得时,寻生命本真
2025届11班 孙知韵
头顶之上,是天空;生命之上,是庄严。日升月落,天宽地阔,而无数渺小的人低着头,匆匆忙忙地赶路,却离生命之本身越发遥远。以效率便捷为追求,被快餐新闻和一篇篇危言耸听的大数据分析步步紧逼,相伴而生的是无人问津的积劳成疾和压力,以及一个又一个夜晚在几平米小公寓里流下的泪滴。
时代施于我们太多压力,我们咬牙接下,不断加重身上的负荷,低下头,在高速跑步机上手忙脚乱,却忽视了最本真的东西。这时,不妨暂时歇下,给自己一个休息的权力,去慢慢生活,感悟生命,敬畏自然,寻觅真我。
王菲在歌里唱出世界赠予我们的很多东西,那不妨闭上眼睛,沉入那个静谧的夏夜。去聆听虫鸣,去为雷霆所惊,将弯弯白月盘于发髻,将点点晚星尽收眼底。也不妨随陶渊明归潜田园,辞别形役,放得心归,乘一叶扁舟飏飏而行,着一方布衣翩翩而立。累便歇歇脚,仰卧草地,眺望蓝天,观云卷云舒,鸟归鸟去。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这是一种超脱物欲的快乐。放慢脚步,去聆听自然中最悠扬的音乐,与那些灵动的原住民对话。
纺车悠悠,溪水叮咚,以斧劈柴,削木为枝。篝火冉冉,炊烟袅袅,猎鱼为食,酿泉为酒。听,在大自然的深处,是李子柒手执最朴素的快乐。美人如斯,纤纤玉手,披执素服,烹饪野味。我们打开手机,快速浏览着短视频,却是在欣赏和羡慕别人慢节奏的生活。其实,返璞归真又有何难?一切皆可取之于自然,只要用心去看,用手去做,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静谧。无所谓高雅粗鄙,无所谓条理结构,随心所欲,放宽心,放轻松。也许不如古人辞藻那般唯美,却也是我们生命里不可多得的桃花源。
无需去抱怨,无需喟叹疲倦,无需不知所措,无需自艾自怜,因为生命本身就是造物主最好的礼物。愿我们拥有对自然的敬畏,回敬痛苦的勇气,以及去拥抱自己凹凸不平的,斑驳的生命年轮的坦荡,在自然万物中觅得自己。
仰观天宇生趣,静守本心自然
2025届11班 满佳琪
清晨匆匆赶路,是否感受到浸沐春风中阳光的温暖?夜晚疲倦归家,是否抬头仰望点点星光的活泼?时代洪流卷携着每个人,匆忙低头赶路,却离生命的本真越来越远。我们应适时驻足,抬头仰望天空以窥生命之庄严。
人生与自然,身处于自然之中,如水溶于水,难舍难分。自然孕育生命,是万物之本。现代世界飞速发展,城市环境由钢筋水泥堆叠而成,高压的快节奏生活环境使人们机械麻木,模糊了生命的意义,淡化了生命的色彩。重返自然,适时放松,才能促进人健康发展。
重返自然,要脱离追名逐利的纷乱,秉持着“不问花开几许,只向浅笑安然”的心境。是对生活的超脱与淡然。杨绛先生在岁月的长河中历经风雨,却依旧内心宁静,笔耕不辍,用文字编织出人生的平和画卷;丰子恺洞察人间千姿百态,却依旧保持着一颗童真的心,以画笔抒发情感,传递着美好。他们不问繁华能盛几时,只在浅笑中静享岁月安然,遵循生命的自然规律,体味着生活的自然之景,把握住了生命本源。
时代洪流如梭,飞速前进,要有勇于按下暂停键的决心与勇气。定立静观,听蝉鸣几声,看花落几许。前进是主流而非常态,不辍前行必然会导致身心俱疲。自缘身处世间纷乱,不觉自身早已满身泥泞,负重前行。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适时休息调整,重返自然之境,跟随云彩一同悠然飘在蔚蓝的无垠天空,才能真正的品味到生命甘之如饴。
自然之美,大到日月更替,小到如米般的苔花盛开。自然包容万物,生命之美无处不在,用心体会,细心观察,才能收获重拾生命之美的喜悦。生命的庄严之处在于它尊重世间万物,慢下来,看日光跳跃在水面,听风声轻抚耳畔。
头顶之上,是天空,生命之上,是庄严。唯使人情开涤,亦觉日月清朗。仰望天空的同时也是在仰望生命,而生命的庄严之处在于放下外界的诱惑与纷扰,在生命本真的社会趋向中与自然风雨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