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外国语学校2025届高三模拟测试:莫让科技的浪潮淹没观察与记录的目光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还有必要花时间观察和记录一只蜘蛛的行为吗?
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
题目通过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引导我们思考在人工智能高度发展的背景下,人类是否还需要关注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自然现象(如观察和记录蜘蛛的行为)。这里的“蜘蛛行为”可以理解为一种对自然、细节的观察与研究,而“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今天”则暗示了科技对人类生活和思维方式的巨大冲击。题目要求我们表达感悟与思考,这意味着文章需要从现象出发,深入探讨背后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对科技与自然、人类认知与行为的辩证思考。
【立意】
1.
科技与自然的平衡:强调即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人类仍需关注自然。可以从“自然的启示”角度立意,比如蜘蛛的织网行为可以启发人类在建筑、材料科学等领域的新发现,体现自然与科技的互补关系。
2.
细节的价值:从“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性入手,阐述在快节奏的科技时代,人们容易忽视细节,而对蜘蛛行为的观察可以培养人类的耐心、细致和对生命的敬畏,体现“细节决定成败”或“从细微处发现大智慧”的观点。
3.
人类认知的局限与拓展:探讨人工智能虽然强大,但仍有局限性,人类对自然的观察和研究可以弥补科技的不足,帮助人类更全面地认识世界,体现“科技是工具,人类的智慧和探索精神才是核心”的观点。
4.
人文精神的坚守:从文化、哲学角度立意,认为观察自然是一种人文情怀的体现,是对生命、对世界的热爱和尊重,即使在科技时代,也不能丢失这种对自然的亲近和感悟,体现“科技发展不能取代人文精神”的主题。
【标题示例】
《在科技浪潮中,重拾自然的智慧》
《细节的力量:从蜘蛛行为到人类认知》
《科技时代,人文精神的坚守》
《自然与科技:互补而非替代》
【例文】
莫让科技的浪潮淹没观察与记录的目光
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其深刻影响。算法推荐精准推送信息,智能设备高效处理事务。于是,有人不禁发出疑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还有必要花时间观察和记录一只蜘蛛的行为吗?
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观察蜘蛛的行为似乎毫无“用处”。它既不能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也无法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在追求效率和利益最大化的现代社会,这种看似“无用”的行为很容易被忽视。毕竟,人工智能能够在短时间内处理海量的数据,完成复杂的任务,相比之下,观察蜘蛛显得既耗时又费力。
然而,这种观点恰恰忽略了人类作为独特个体的精神需求。观察和记录一只蜘蛛的行为,代表的是人类对自然的好奇,对世界本质的探索精神。蜘蛛,这一微小却充满智慧的生物,它编织复杂而精美的网,巧妙地捕食猎物,其生存策略和行为模式蕴含着大自然的奥秘。当我们静下心来观察蜘蛛时,我们是在亲近自然,感受生命的奇妙。这种体验是人工智能无法给予的,它能让我们从忙碌的科技生活中暂时解脱出来,重新找回内心的宁静与对世界的热爱。
观察和记录蜘蛛行为的过程,也是培养专注力、提升观察力和思考能力的过程。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注意力被各种碎片化的信息所分散,很难静下心来深入思考。而观察蜘蛛需要我们长时间的专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注意到蜘蛛的每一个细微动作,思考其背后的原因,从而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我们理解和应对复杂的世界具有重要意义,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
人类的进步,从来都不是单纯依赖科技的发展,而是在对世界的不断观察、思考和探索中实现的。从古老的天文学家仰望星空,记录天体的运行轨迹,到生物学家深入自然,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这些看似平凡的观察和记录,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我们因为有了人工智能,就放弃了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和思考,那么我们将失去创新的源泉,科技的发展也将陷入停滞。
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珍视观察和记录蜘蛛行为这类看似“无用”的行为。它是我们与自然连接的纽带,是我们培养思维能力的方式,更是我们创新和进步的动力源泉。莫让科技的浪潮淹没了我们观察与记录的目光,在科技与人文之间找到平衡,我们才能在时代的发展中保持清醒,不断前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