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惊艳的标题,擦亮作文的“眼睛”
“题好文一半”,好的标题如同文章的眼睛,能瞬间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其阅读兴趣。但是,现实中不少人或者懒于动脑,或者不屑为之,随随便便写一个标题,导致文章失于庸常。那么,如何拟出一个让人惊艳的标题吗?
首先,我们要注意这些细节——六宜。
宜生动有趣。使用生动的词汇和形象的表达,可以让标题更加吸引人,使标题富有文学色彩。如《知识像灯塔,照亮人生航程》,把知识比作灯塔,直观展现知识对人生方向的指引作用,吸引读者阅读。《月亮悄悄爬上了树梢》,“悄悄爬上”
赋予月亮人的动作,营造出静谧美好的氛围,引发读者遐想。《他的鼾声震得整栋楼都在颤抖》,夸张地描述鼾声之大,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激发阅读兴趣。
宜简洁明了。标题应避免过于冗长复杂,要以简洁的语言传达核心信息。一般来说,标题的字数不宜过多,控制在
10 字左右较为合适,最长也不要超过 20 字。比如
“诚信是做人之本”,简洁地表明了文章要论述的是诚信与做人的关系。如果标题过长,会显得拖沓,难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诗词,带我遨游》:这个标题直接表明了文章的主题是关于诗词对
“我” 的影响。正文可以讲述自己与诗词相伴的经历,如幼时母亲的吟诵、长大后自己对诗词的喜爱和感悟,以及诗词如何带领 “我”
穿梭时空,领略中华五千年的文化魅力。
宜准确恰当。标题要准确反映文章的内容和主旨,不能过于宽泛或过于狭窄。例如,写一篇关于某种特定植物的观察日记,标题若为 “植物的世界”
就过于宽泛,无法准确体现文章重点;而 “我家窗前的那株绿萝” 则能准确地让读者知道文章是围绕窗前的绿萝展开的。
宜新颖独特。在准确传达文章主旨的基础上,尽量使标题新颖独特,这样能在众多文章中脱颖而出。可以运用一些独特的视角、创新的表达方式或当下流行的元素来吸引读者。比如,同样是写校园生活,“校园‘变形记’”
这个标题就比 “我的校园生活” 更具吸引力,它能引发读者的好奇心,想要知道校园里发生了怎样的 “变形”。
宜避免歧义。标题的表述要清晰明确,不能有歧义,以免让读者产生误解。例如,“他的故事讲不完”
这个标题,就可能让人疑惑是他有很多故事讲不完,还是他讲故事的能力很强,一直讲不停。所以在拟定标题时,要仔细斟酌词语的含义和搭配,确保标题的意思单一、明确。
宜契合主题。标题要与文章的主题和风格相契合。如果是一篇严肃的议论文,标题应庄重、严谨;如果是一篇轻松幽默的记叙文,标题可以活泼一些。例如,议论文
“论责任与担当”,标题简洁庄重,符合议论文的风格;记叙文
“我和小伙伴的‘疯狂’周末”,标题则充满了轻松活泼的氛围,与文章所描述的内容和风格一致。《远行如诗》:文章以 “远行” 为纲,串联起
“遇见” 和 “播种”,又以 “诗” 为心,先写在 “远行” 中 “遇见” 诗人们的安宁、忠义、忧民,然后写在 “远行” 中 “播种”
属于自己的志向、坚忍、信仰,诠释了 “远行如诗” 的主题。
其次,我们要掌握这些方法——七星大法
一、直接入题法:用简洁语言直接呈现文章核心观点或主题。如写关于坚持对成功重要性的议论文,标题可为《坚持是成功的基石》;写母爱主题记叙文,《母爱如山》直接表明主旨,让读者一眼明晰文章大致方向。
二、含蓄表达法:不直白表述,以委婉方式暗示文章主旨。像以环保为主题作文,标题《大地的叹息》,借 “大地叹息”
暗示环境遭破坏,引发读者对环保问题思考。
三、巧用修辞法
比喻:将所写事物比作另一形象事物,使标题生动形象。如写老师,《老师,我心中的灯塔》把老师比作灯塔,突出老师引领作用。《诚信,交往的桥梁》:将
“诚信” 比作 “桥梁”,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连接作用,让读者一下就明白诚信对于人与人沟通交流的不可或缺性
。《生命如涛》:把 “生命” 比喻成波涛,寓意生命像涛水一样有起有伏、波澜壮阔,充满力量与变化,引发读者对生命丰富内涵的联想
。
拟人:赋予非人类事物人的行为、情感等。如写保护野生动物,《野生动物在哭泣》,“哭泣”
赋予动物人类情感,呼吁保护它们。《粉笔的自述》:赋予粉笔以人的 “自述”
能力,以粉笔的视角来讲述在教学过程中的经历、奉献等,使读者能从独特角度体会到教师默默付出的精神
。《星期天的面孔》:把星期天当作人,“面孔” 一词让人好奇星期天会呈现出怎样如同人表情一般丰富多样的状态,吸引读者去探寻
。
夸张:对事物特征进行夸大或缩小,增强标题感染力。如写时间宝贵,《一秒值千金》,用夸张强调时间珍贵。《花瓶能装下春天》:运用夸张手法,打破常规认知,一个小小的花瓶不可能装下整个春天,却勾起读者好奇心,想知道作者如何诠释这种看似不可能的情境,增添了标题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
对偶:使标题形式整齐、音韵和谐,增强节奏感与表现力。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读书与写作关系出发,对仗工整。《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从立志和修身两个方面,强调了言语和行动的重要性,对仗工整,富有节奏感,让读者感受到文章论述的严谨性和文化韵味
。
借代:《倾听自己的心跳》:“心跳” 代指自身最真实的感受、想法和内心的声音,标题简洁而富有深意,促使读者去思考如何倾听自我内心
。
设问:《谁丢了玉坠?》:通过提问的方式,制造悬念,引发读者的好奇心,让读者迫切想在文中找到答案,探寻关于玉坠丢失背后的故事
。
对比:在标题中呈现矛盾对立元素。如《“小人物” 与 “大道理”》:将 “小人物” 和 “大道理”
进行对比,突出小人物身上可能蕴含着深刻大道理这一反差,引发读者对平凡人不平凡之处的思考 。《柔弱的力量》:“柔弱”
通常给人以弱小、无力的印象,而 “力量” 代表强大,两者的矛盾组合,让读者好奇柔弱为何会有力量,这种力量又体现在何处,激发阅读兴趣
。《失败的胜利者》:“失败” 和 “胜利”
是相反的概念,将它们放在一起,引发读者对这种看似矛盾身份的探究欲,想了解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样的人物状态 。
呼告:《妈妈,再爱我一次》:直接向 “妈妈”
发出深情呼告,饱含情感,极易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尤其是对亲情有深刻感受的人,会忍不住去阅读文章了解背后的情感故事 。
通感:《“成长” 有谁听》:“成长” 本是一个过程,属于视觉、经历范畴,“听”
是听觉,这里将二者打通,形象地表达出成长过程中的感悟、心声等无人倾听的落寞,使标题新颖且富有感染力 。
四、引用化用法
引用名言警句:借助名言的知名度与权威性增添文采。如写勤奋,《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引用名言强调勤奋重要。《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直接引用名言,强调积累和勤奋对于成为天才、拥有聪明才智的重要性,借助名言的权威性,增强标题说服力,吸引读者去阅读文章进一步领会
。
化用诗词歌曲:对经典诗词、歌曲名称巧妙改编。如写思乡,《月是故乡明》化用诗词,营造思乡氛围。《一竹载轻裳,起舞云水间》:化用诗词意境,营造出一种空灵、优美的氛围,让读者仿佛看到一位身着轻裳的舞者在竹子相伴下于云水间翩翩起舞,富有诗意和画面感,吸引读者走进文章感受这份美好
。《不畏浮云遮望眼》:引用诗句,原诗表达的是一种高瞻远瞩、不被眼前困难遮蔽视线的精神,用在作文标题中,暗示文章会围绕面对困难、保持清醒和坚定信念等主题展开,引发读者的文化共鸣
。《月是故乡明》:引用杜甫名句作为标题,紧扣 “感情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的认知”
这一作文话题,富有韵味。文章可围绕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展开,通过回忆故乡的人和事,抒发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一蓑风雨任平生》:引用苏轼《定风波》语句,作为题目,既紧扣所选的历史人物苏轼,贴切凝练,又昭示文章题旨,写出了苏轼的豁达与超脱。可以通过描述苏轼的人生经历,展现他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态度和旷达胸怀。
《痛并快乐着》:化用流行歌曲名,这个标题简洁地表达出一种复杂而真实的生活状态,很多人都有过这种既痛苦又快乐的经历,容易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促使他们阅读文章寻找同感
。
五、结合热点法
关联当下热门事件、话题,使文章具时代感。如某一时期热议航天成果,《中国航天新突破,探索宇宙的新征程》,关联航天热点,契合关注焦点
。如《AI 时代,人类何去何从》:结合当下热门的人工智能(AI)话题,抛出人类在 AI
时代面临的发展方向问题,引发读者对科技与人类未来关系的思考,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如《我的“双减”生活》:“双减”
政策是教育领域的热点,标题直接表明文章将探讨在该政策影响下的新状态、新变化,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 。
也可以借助热门影视、音乐、网络热词等。当某部热门仙侠剧播出时,《仙侠世界的奇幻冒险,你敢来吗?》,借助仙侠剧热度,吸引读者眼球
。
六、营造意境法
富有诗意的作文标题,往往能营造出优美意境,吸引读者目光。可从古典诗词意象、自然美好元素等方面构思。
如《墨香染流年》:“墨香”
通常与书法、文学创作相关,给人以文雅之感,“染”
字生动展现出墨香对时光岁月的浸润,寓意在文学、艺术的熏陶下,度过充满韵味的时光。如《月光漫上窗棂》:描绘出一幅静谧的月夜画面,月光轻柔地洒落在窗棂之上,营造出宁静、美好的氛围,可用于情感类作文,比如思乡、回忆往昔等,借月光寄托情感
。如《浅草悠悠话春情》:“浅草” 是春天的典型景物,展现出春天初到时草色的嫩绿与清新,“悠悠” 一词增添悠然闲适之感,“话春情”
则将对春天的喜爱、春天里发生的故事或情感娓娓道来。
如《花笺尺素寄相思》:“花笺” 和“尺素”
在古代常用来书写书信,是传递情感的载体,“寄相思” 直接点明主题,充满古典韵味。如《清风徐来,荷香满袖》:化用苏轼《赤壁赋》中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描绘出微风拂过,荷花香气萦绕衣袖的美好场景,给人以清爽、悠然之感。如《落英缤纷,诗意流淌》:“落英缤纷”
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展现花瓣纷纷飘落的唯美画面,“诗意流淌”
则强调在这美景中,诗意自然而生。再如《星辰大海,梦想启航》:“星辰大海”
象征着广阔无垠、充满未知与神秘的远方,寓意着梦想的宏大与美好,“梦想启航” 则点明为实现梦想而出发的主题。
七、善于发问法
可以设置悬念:通过问题引发读者好奇心。《是谁偷走了我的快乐?》:“快乐” 被 “偷走”
这一表述充满悬念,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快乐很在意,读者会急于知道是什么因素导致作者快乐消失,从而被吸引阅读。
可以启发思考,如《成长路上,挫折真的是阻碍吗?》:成长与挫折紧密相关,此标题引导读者重新审视挫折在成长中的角色,思考挫折是否仅仅是负面的阻碍,还是也能成为成长的助力
。
可以激发情感,如《离别,如何才能不那么悲伤?》:离别是人生常见经历,会带来伤感。标题触动经历过离别的读者,让他们渴望在文中找到缓解离别的方法,引发情感共鸣
。
最后,让我们来赏析一些让人惊艳的作文题目吧。
《人生若只如初见》
《莫让浮云遮望眼》
《“1+1>2”》
《给心灵松绑》
《保鲜诚信》
《那一次,我流泪了》:
《友谊的芬芳,在时光中弥漫》
《聆听自然的心跳》
《晨露微光,唤醒沉睡的大地》
《秋叶静美,诗意的凋零》
《云卷云舒间,自然的呢喃》
《溪边柳影,摇曳岁月的诗行》
《春风轻拂,奏响绿色的乐章》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在青春的渡口,我们扬帆起航》
《青春如诗,岁月如画》
《青春的花路,洒满奋斗的芬芳》
《青春的羽翼,划破时光的苍穹》
《母爱,是那片永不褪色的月光》
《友谊的芬芳,在时光中弥漫》
《挫折如茧,破茧方能成蝶》
《时光的沙漏,沉淀生命的真谛》
《繁花易逝,唯精神之花不败》
《心若向阳,何惧风雨如磐》
《古韵悠悠,传承千年风华》
《诗词,点亮心灵的灯塔》
《笔墨丹青,绘就文化长卷》
《昆曲婉转,唱响文化的余音》
《古籍泛黄,却藏着不朽的文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