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思辨类作文的经典结构模板
熊振鸿
模板一:总分总式
1.开头:引出话题,提出中心论点。可以通过引用名言、讲述故事、列举现象等方式引起读者兴趣,然后清晰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2.
中间:分论点阐述。一般设置 2 - 3 个分论点,从不同角度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每个分论点可以采用“提出分论点 + 事例论证 +
理论分析”的结构。
分论点
1:正面阐述观点,列举正面事例进行论证。
分论点
2:从反面进行论述,通过反面事例强调观点的正确性。
分论点
3(可选):深入分析观点,探讨其本质、原因或影响。
3.结尾:总结全文,重申中心论点,强调观点的重要性或提出展望。
【示例】在困境中坚守信念,方能成就非凡
(开头)
作文开篇可引用与主题相关的名言警句,如“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借竹之坚韧引出面对困难应坚守不屈的话题,进而提出中心论点“在困境中坚守信念,方能成就非凡”。
(中间)
分论点
1(正面):以“坚守信念可激发内在潜能”为分论点。事例论证可举司马迁,虽遭受宫刑,却坚守著史信念,最终完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理论分析则阐述信念如同内心灯塔,在黑暗困境中指引方向,激发人超越自我极限。
分论点
2(反面):“若失去信念则易陷入失败深渊”。比如,赵括纸上谈兵,缺乏实战信念与经验,空有理论而兵败长平。这表明没有信念支撑,徒有才华与资源也难以成功,从反面强调坚守信念的重要性。
分论点
3(深入分析,可选):探讨坚守信念的本质是对自我价值和目标的深度认同。它能让人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不迷失,始终朝着既定方向前行,是一种精神的锚定,给予人持续奋斗的动力源泉。
(结尾)
总结全文,如“综上所述,坚守信念在人生旅程中意义重大,它是我们冲破困境、走向成功的关键力量,让我们始终怀揣信念,砥砺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重申中心论点并展望未来。
模板二:层进式
1.
开头:提出问题,引出论题。
2.
中间:
是什么:解释论题的内涵,阐述相关概念。
为什么: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其重要性或影响。
怎么办: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3.结尾:总结升华,强调解决问题的意义和价值。
【示例】如何在信息爆炸时代获取有价值知识
(开头)
以“如何在信息爆炸时代获取有价值知识”为论题,提出问题“身处海量信息中,我们常常迷茫于知识的甄别与获取,究竟怎样才能在信息洪流里淘得真金?”
(中间)
是什么:阐释“有价值知识”的内涵,它不仅是事实性信息的堆砌,更是能启迪思维、提升素养、指导实践的智慧结晶。例如科学原理、哲学思想等,它们能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规律,塑造正确价值观。
为什么:分析原因,在信息爆炸时代,虚假与冗余信息泛滥,若不能获取有价值知识,会导致思维混乱、决策失误,个人成长受限。而掌握有价值知识能提升个人竞争力,推动社会进步,如科技创新源于对前沿知识的深入探索与应用。
怎么办:提出方法,要学会筛选信息源,如关注权威学术机构、专业学者发布的内容;培养批判性思维,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建立知识体系,将碎片化知识整合,使知识相互关联、深化理解。
(结尾)
总结升华,强调在信息时代积极获取有价值知识是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基石,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知识浪潮中把握方向,驶向成功彼岸,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模板三:对比式
1.
开头:提出观点。
2.
中间:
正面论述:阐述支持观点的理由和事例。
反面论述:分析对立观点的缺陷和不足,并举例说明。
对比总结:通过对比,进一步突出自己观点的合理性。
2.结尾:呼应开头,强化观点。
【示例】科技发展应以人为本
(开头)
提出观点“科技发展应以人为本”。
(中间)
正面论述:阐述以人为本的科技发展带来的福祉。例如医疗科技的进步,从传统的望闻问切到如今的精准医疗、基因检测等,大幅提高疾病治愈率,延长人类寿命。这些科技成果皆源于对人类健康需求的关注与回应,彰显以人为本理念让科技服务人类美好生活。
反面论述:分析违背以人为本的科技发展弊端。如某些互联网企业过度收集用户隐私数据,用于商业利益甚至非法交易,给用户带来安全隐患与困扰。这表明科技若脱离以人为本的轨道,会沦为侵害人类权益的工具,引发社会信任危机等不良后果。
对比总结:通过正反对比,突出科技只有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保障人类尊严与权益,实现科技与人类和谐共生。
(结尾)
呼应开头,强化“科技发展必须以人为本,让科技成为人类进步的助力而非阻碍”这一观点。
模板四:辩证式
1.
开头:提出论题,表明将进行辩证分析。
2.
中间:
肯定其合理性:分析论题中积极、合理的方面,并举例论证。
指出其局限性:探讨论题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用事例加以说明。
综合辩证看待:阐述如何在实际中权衡利弊,做到扬长避短。
3.
结尾:得出结论,提出合理的建议或展望。
【示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开头)
提出论题“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表明将辩证看待。
(中间)
肯定其合理性:传统文化蕴含深厚的民族智慧与精神内涵。例如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在塑造国民道德品质、维护社会和谐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艺术如京剧,其独特的唱腔、服饰、表演形式是民族艺术瑰宝,传承这些文化遗产能增强民族认同感与文化凝聚力。
指出其局限性:部分传统文化受时代局限,存在封建糟粕。如古代一些繁琐的礼仪规范,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不切实际;某些封建等级观念禁锢思想,阻碍社会平等与进步。
综合辩证看待:在传承传统文化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在文化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同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文化传播形式,像故宫文创产品将故宫文化与现代设计、商业营销相结合,既传承文化又适应现代市场需求,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与活力。
(结尾)
得出结论,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需理性权衡,合理取舍,如此才能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延续血脉,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文化支撑,让我们在传承创新中走向文化繁荣的未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