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有益之志,成有益之人》主题班会
(2024-12-16 14:17:49)
标签:
情感杂谈 |
分类: 教案 |
志起韶华梦,铸就益人生||初2316班《立有益之志,成有益之人》主题班会
创肖婉蓉
主题班会
【写在前面的话】
主题班会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养成教育的主阵地,校风形成的重要途径,班风建设的关键要素。学生在主题班会中自我学习、自我教育,锻炼提高自身的学习组织能力;在活动中调节心理情绪,形成稳定健康的心态;在活动中展示才华,实现自我价值,增强自信和荣耀感;在活动中团结协作,促进交流,实现班级和谐发展。长沙市华益中学的青年班主任在学校的大力引领与支持下,以主题班会为教育的主阵地,开展了一系列有趣有料有型有益的班会活动。编者特此收集分享,让我们一起重温美好的华益教育时光!
【班主任简介】
肖婉蓉,教龄五年,现任教2315班,2316班(班主任)。获奖经历:2022年湖南省中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大赛一等奖;2023年附中集团说题比赛二等奖:2023年中考优秀个人奖,进步个人奖,成效卓越奖;2023年英语学科素养解题大赛一等奖;2024年英语学科素养解题大赛特等奖。
【班会设计】
——初2316班《立有益之志,成有益之人》主题班会
肖婉容
【班会背景】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社会快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青少年置身于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界。在这个多元化的环境中,他们面临着形形色色的选择和诱惑。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实现人生价值,成为摆在青少年面前的一大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树立有益的志向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有益的志向,不仅能指引青少年在人生道路上稳步前行,还能帮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本次班会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立志的重要性,激发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
【适用年级】
全年级
【班会目标】
1.深化理解,让学生领悟“有益之志”和“有益之人”的内涵。通过班会活动,让学生明白“有益之志”是指那些有益于个人成长、有益于社会进步的志向,而“有益之人”则是那些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
2.提高认识,帮助学生认识到立志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立志对个人成长具有导向作用,能够激发潜能,助力梦想成真。
3.引导行动,培养学生树立有益的志向,并为实现志向而努力奋斗。班会中将分享附中校友莫天池的求学之路,让学生从中汲取力量,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志向而努力拼搏。
4.塑造品格,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成为有担当、对社会有益的人。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认识到个人成长与国家、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从而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班会准备】
1.资源:留美幼童纪录片视频资料,莫天池的采访视频,歌曲《如愿》MV,家长公益活动照片等。
2.思路:主题班会的构思分为四个部分:1.志之启蒙,梦想启航;2.志之探索,坚定方向;3.志之践行,乘风破浪;4.志之成就,逐梦远方。从学生小武的视角出发,以梦为触点,讲述了从留美幼童到五四青年,再到我们身边的励志人物故事。通过展示师大附中校友莫天池学长的立志求学路,以及学生家长在平淡生活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动人瞬间,启发学生思考立志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树立有益之志。
【班会流程】
(主持人开场)
主持人A: 尊敬的各位老师
主持人B: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 A:在这金风送爽、阳光明媚的美好时刻,我们欢聚一堂,共同拉开"志启韶华梦,铸就益人生"这一盛会的序幕。
主持人B:首先,请允许我代表2316班全体同学,向百忙之中莅临我们班指导主题班会的各位领导和老师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最热烈的欢迎!你们的到来,为我们的活动增添了无限的光彩与活力。
主持人A:在这绚烂多彩的青春画卷中,我们携手并进,共同探寻梦与志的交汇点。
主持人 B:在我们人生的征途中,志向犹如指引方向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主持人 A: 而有益之志,更是我们人生的指南针,它引导着我们在茫茫人海中砥砺前行。
主持人
B:什么是有益之志?如何树立有益之志?如何成长为有益之人?今天,我们不仅仅是观众,更是梦想启航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让我们以一颗年轻而炽热的心,一起探讨这场关于志与梦与人生的旅程。
合:现在,我宣布,2316班“志启韶华梦, 铸就益人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01
志之启蒙 梦想启航
情景剧《梦回1872》
旁白:今天的故事发生在华益中学2316班,瞧,他们现在要上历史课了。
(情景剧第一幕)
杨哥:上课,同学们好!我们今天要学第四课,洋务运动。同学们预习课本了吗,对洋务运动有什么了解啊。
A:洋务运动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目的是为了“自强,求富”。
B:洋务运动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杨哥:说得很好,“师夷长技”就是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那要怎么去学呢?
C:派遣留学生去学习。
杨哥:没错,洋务运动时期,为了培养翻译和军师人才,清政府派出了第一批留学生出国深造,他们被称之为留美幼童。好,为了更好得了解这一段历史,请翻开课本第20页。
旁白:同学们和杨老师在热烈的讨论着,而此时教室后排的小武却慢慢进入了梦乡,在梦里他仿佛来到了一个奇幻的世界。这里好像是一个码头,小武看到一群身穿长袍马褂的少年正在准备登船。(小武试图与少年们对话,但是他们仿佛看不见她。)
少年:同学们,我们马上就要离开祖国了,不知何时能归。此时此刻,让我用一段话来给咱们壮个行!(齐诵)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我们走!
小武:难道我是穿越了吗?他们到底在干什么?(突然头疼......)
主持人 A(进场):刚刚我们跟随着小武一起回到了1872年,我们看到了一
群即将远渡重洋,外出求学的少年。他们是中国的第一批留学生,他们的年龄甚至比我们还小,却肩负着振兴民族的重任,即将踏上遥远的航程。在他们启航前,他们立下了誓言,要取进洋人之科学,拯救国家于危亡。请问同学们,你们从这些留美幼童身上看到了什么?
(学生举手发言,主持人点人回答。另一个负责递话筒。)
主持人B:感谢同学们的精彩发言,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希望同学们都能在年少时种下家国情怀的种子,成为时代的好少年。不知道咱们班的小武有没有受到这群留美幼童的启发,让我们看看后面的故事。
【设计意图】以学生小武的视角展开叙述,通过小武的梦,介绍了少年立志,远渡重洋,肩负起国家危亡的留美幼童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是否也该像他们一样,在年少时就种下家国情怀的种子。
02
志之探索 坚定方向
学生朗诵《青春》
(情景剧第二幕)
杨老师用书拍打了小武的头,“都下课了,该醒醒了孩子!做什么美梦呢”小武擦擦了嘴角的口水,说道“杨老师,我刚刚好像见到了清朝时侯的留美幼童。”
杨老师,“这孩子真睡傻了”
小武:杨老师,那些留学生后来怎样了,他们拯救了中国吗?
杨老师:你来我办公室我们好好聊聊他们的故事。(关灯,放视频介绍留美幼童)
旁白:留美幼童的故事美丽而忧伤,他们并没有像世人期待的那样,改变清政府的命运。但是这一群心怀救国之志的少年,他们是荒原的探路者,是古老国度跌宕历史的亲历者,也是背负改变国家命运的远航者。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在1919年,有一群青年人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真正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五四青年上台开灯,朗诵,然后全班齐诵)
齐喊:誓死力争,还我青岛;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田:同学们,自戊戌致辛亥,中国变法之革命,无有不流血牺牲者。而今日中国之变革,自我辈始。
李: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
齐读: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已乐其无涯之声,资以乐其无涯之声,乘风破浪。
田: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李: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连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夜里发一点光。
全班齐读: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聚,如一团火焰,散作满天星斗,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声,资以乐其无涯之声,乘风破浪,乘风破浪!(五四青年退场)
主持人A(进场):从1872年中国首批留美幼童怀揣强国梦想踏上海外求学之路,到1919年五四运动中青年们为青春的中国奏响时代的最强音,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青年该有的样子。他们的志向不仅仅立足于个人的发展,更是为了实现社会之进步,国家之兴盛,是真正的有益之志。现在,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什么是有益之志”,并分享你认为的心怀有益之志的人物。
主持人 B:时间过得真快,讨论环节到此结束。下面,让我们听听各小组的讨论成果。(小组代表发言)
主持人
A:感谢同学们的精彩分享。从你们的讨论中,我们明白了有益之志的内涵。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钱学森院士为祖国科技事业奉献终身的决心,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主持人B:立有益之志,方能成有益之人。希望同学们都能将有益之志根植于心,让我们一起成为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当然在成为有益之人的路上,我们有时会迷茫,会困惑,就像我们的同学小武一样,接下来该怎么做呢,让我们继续看看小武的故事。
【设计意图】
留美幼童是荒原的探路者,而五四青年则在时代背景下真正找到了救亡图存的道路。通过留美幼童和五四青年立志报国的故事,启发学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有益之志。
03
志之践行 乘风破浪
视频分享《我身边的有益之人》
旁白:小武自从上次和杨老师在办公室聊了留美幼童的故事以后,深受触动,那么她是否有做出改变呢?(开灯)
(情景剧第三幕)
小武垂头丧气的走在路上,同学问:“小武你怎么了,跟霜打的茄子似的?”
小武:哎,其实在跟杨老师聊了以后,我是决定要好好学习,以后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是看到昨天考试成绩出来以后(掏出试卷,展示分数),我想要不还是算了,我太废了,努力也没用。
同学:怎么会呢?你不要太看轻自己了,时间会证明努力是有用的。只要能够坚持,你也可以实现你的志向。
小武:真的吗?
同学:当然了,你听说过莫天池的故事吗?
小武:他是谁呀?是我们学校的吗?
同学:他和我一样,家住在岳麓区,是师大附中毕业的学长,让我给你讲讲他的故事。(关灯)(边说边走出教室,教室电脑开始播放莫天池的视频)
视频结束后,旁白:小武后来去了一趟师大附中听优秀校友演讲,她竟然真的见到了莫天池学长,她开始明白努力的意义,一颗有益之志的种子在她心里生根发芽。(然后开灯)
图片
主持人A:莫天池学长身体的残缺并没有阻碍他展翅飞翔,他凭借坚定的志向,走出了岳麓区的小家,走出了师大附中,走出了中南大学,甚至走出了国门。他虽然坐在轮椅上,却走出了自己的星光大道。
主持人 B:的确,志向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么作为初中生的我们,又该如何立志呢?让我们一起寻找答案。
主持人
A:感谢同学们的分享。李白有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有了坚定的志向和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后,我们一定能乘风破浪,勇攀高峰。
主持人B:没错,咱们今天听到了这么多正能量的故事,还懂得了如何树立有益之志,是不是离成为有益之人不远了呀?
主持人A:我相信一定会的!有益之人不仅存在于历史,存在于新闻,更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现在请看视频《我身边的有益之人》。
主持人B:他们是爸爸,是妈妈,曾经他们也是十二三岁的少年。他们很普通,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顾,有自己的工作要完成,他们是茫茫宇宙里的一粒小小尘埃。但是,他们又是非凡的,他们肩负起家庭的重担,却也不忘为这个社会添一抹光亮。他们是我们至亲的人,也是真正的有益之人。
【设计意图】
通过分享师大附中莫天池学长立志求学的故事,启发学生思考,初中生要如何立志?在实现志向的道路上遇到困难该如何应对?通过分享家长参加公益活动的照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有益之人的内涵——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纵使平凡,也可以是有益之人。
04
志之成就,逐梦远方
歌舞《如愿》
主持人A:我相信只要心存有益之志,纵使平凡也一定能成为有益之人。如果我们都能成为社会和国家的有益之人,我想中国之盛世,民族之复兴,一定能如我们所愿!接下来请欣赏歌舞《如愿》。
主持人B:《如愿》不仅是一曲歌舞,更是一首青春的赞歌,青春不在于年龄,而是一种内心的斗志,激励我们以坚定的步伐,向着梦想的彼岸勇敢前行。
主持人A:前行之路遥遥,但心中的志向是山野大雾里的灯。
主持人B:它是梦之所来,也是心之所归,走遍万水千山,终将相逢。
主持人A:最后,在我们的班级里,有这样一个人,她每天与我们朝夕相处,不断地激励着我们以志为帆,逐梦远方。她就是我们的班主任肖老师,接下来请肖老师发言。
【设计意图】
通过歌舞《如愿》,进行美好展望,如果少年们都能立有益之志,成有益之人,那么中国之盛世,民族之复兴,一定能如我们所愿。
结语:
主持人A:感谢肖老师的发言。最后,让我们以最饱满的热情和最坚定的信念,共同开启这场梦想与成长的盛宴。
主持人B:让我们携手并进、勇往直前,在青春的道路上留下坚实的足迹。
主持人A: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力去践行“志启韶华梦,铸就益人生”的崇高理念。
主持人B: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美好、更加辉煌的未来!
主持人A:现在,我宣布
合:“志启韶华梦,铸就益人生”主题班会到此结束!愿你我,窗外有风景,手里有课本,眼里有梦想,心中有未来!立有益之志,成有益之人!全体起立,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班会反思】
精彩之处:
(1)主题明确。班会主题紧扣“立有益之志,成有益之人”的核心理念。通过同学小武的视角展开,以小武的梦作为出发点,讲述了从留美幼童立志报国,到五四青年坚定救国,再到我们身边的有益之人的故事。既有历史的宽度,又有时代的广度;既有伟人的璀璨光芒,也有身边的人发光发热。
(2)思路清晰。四个篇章题目很好地概括了立志过程,从梦想启航,到坚定方向,再到乘风破浪,最后逐梦远方。告诉我们少年要以鸿鹄之志为帆,以坚韧不拔为桨,乘风破浪,向着梦想的远方不断前进。
(3)氛围积极。通过情景剧演绎、视频观看、学生朗诵、观点分析、歌舞表演等多种活动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教室氛围热烈,学生积极发言,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4)未来可期。班主任的总结与展望部分为学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班主任不仅对班会活动环节进行了进行了总结分析,而且讲述了个人的立志育人经历,为学生树立榜样。
不足之处:
(1)深度挖掘不够。在案例分析,观点发表的环节,部分学生对人物故事的理解和分析还不够深入,未能充分挖掘出有益之志,有益之人背后的深层含义和启示。
(2)个性化指导不足。在学生讨论完“作为初中生该如何立志”的问题之后,未能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志向书。
改进措施:
(1)加强引导与深度挖掘:在未来的班会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鼓励他们深入挖掘案例背后的深层含义和启示,提高讨论的深度和广度。
(2)提供个性化指导:引导学生完成自己的志向书,并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指导方向。还可以通过布置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实践作业,让学生们通过实际行动来体验和感受立志与行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实现志向的艰辛与喜悦。
【班主任总结发言】
志起韶华梦,铸就益人生
肖婉蓉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这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共聚一堂,心灵之舟在“志启韶华梦,铸就益人生”的浩瀚海洋中扬帆起航。今日的主题,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更是灵魂的洗礼,它让我们在青春的画卷上,用志向的笔触,勾勒出最绚烂的色彩。
首先我们要明白,人为何要立志?这个问题引导我们思考个人志向在个人成长、目标实现以及生活意义等方面的重要性。我想从你们的莫天池学长的故事里,大家已经找到了答案。是什么让一出生就大脑受损,终身被困轮椅的少年走出阴霾,走向世界,实现自己的明媚人生。我想,是他心中的志,是少年的志向,也是永不磨灭的意志!心中有志,便可战胜身体的残缺,可以战胜地狱般的困境,可以让妄自菲薄者重拾信心,可以让山野大雾中的人找到前进方向。
志向不仅是人生的灯塔和克服困难的武器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阶梯,坚定志向者,终将达成所愿。希望少年的你们,也能学会立志,并且立有益之志。
那么,什么是有益之志?这个问题则进一步引导我们深入反思,它促使我们思考那些能够真正促进个人全面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并符合道德伦理标准的志向。
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有这样一群璀璨的星辰,他们以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国家与民族的希望;以青春的热血,书写了不朽的篇章。留美幼童,远渡重洋,肩负起一个国家的命运兴亡,那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迁徙,更是心灵与梦想的远航。五四青年不畏牺牲,在《青春》中呐喊,唤醒了沉睡的民族之魂,誓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周恩来总理少年立志,心怀天下,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掷地有声,响彻云霄。袁隆平先生,则是稻田里的守望者,他用一生的时间,默默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让饥饿与贫困的阴霾逐渐散去,迎来了丰收的喜悦与希望的光芒。
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我们的生活中,可以有丝竹清音,也当有黄钟大吕;可以追求身边的“小确幸”,也要有胸怀天下的大情怀。
同学们,立有益之志,就一定要和他们一样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吗?我想,不是这样的。如鲁迅在呐喊中对新青年的期待,“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分光”。我们不必等到炬火照亮前路,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那道光,照亮自己,也温暖他人。在家庭的小天地里,为父母分担家务;在校园的广阔舞台上,为班级争取荣誉;在未来的社会大舞台上,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努力,都是有益之志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都是我们在铸就有益人生的道路上留下的坚实足迹。
当然,在践行有益之志的路上,我们可能会遇到惊涛骇浪,有人迷失方向,有人忘记初心。但是,只要内心的信仰足够坚定,必能乘风破浪,直达彼岸!同时,在践行有益之志的路上,找到与你志同道合的伙伴,也能在迷雾中帮助我们坚定方向。我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参加了一次暑期的三下乡支教活动,一群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到了郴州的一所乡镇小学。我们每一个人都身兼数职,我们自己招生,自己设计课程。英语专业的我还教了语文、科学、音乐和手工。我们自费给孩子们买零食,买奖品,早上带他们晨读,晚上去寝室查寝,结束那一天还举办了结业典礼。可以说三下乡的那一个月真的很累,我会想念家的温馨,我会怀念大城市的繁华,那里什么娱乐都没有,只有一群留守儿童。但是就是这样一群看起来有股清澈的愚蠢的大学生,怀揣着对教育的热忱,一起走过了那一段时光,也在后面的大学生涯里让教育的种子生根发芽,直到毕业以后成为了真正的老师。
毕业以后,我就来到这里,又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我们一起在这片土地上许下育人之志。这所学校,曾经叫广益,现在叫华益,名字变了,但是我们教育的初心没有变。不管在这里毕业的孩子是来自广益,还是华益,我们都始终是“益家人”。
同学们,青春正当时,梦想正启航。愿你们都能以鸿鹄之志为帆,以坚韧不拔为桨,乘风破浪,逐梦远方。愿你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不仅成为自己的英雄,更能成为社会的栋梁,国家的骄傲。愿我们共同见证,那一幕幕因梦想而璀璨、因努力而辉煌的青春篇章!
谢谢大家!
前一篇:2024年高考作文题汇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