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优秀作文︱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2024-01-21 09:49:19)
标签:
作文 |
分类: 作文 |
高考优秀作文︱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作文题展示
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孙中山
【例文二】
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山东一考生
中华民族,泱泱大国,华夏历史,浩浩汤汤。历史的潮水打不退时代的光芒,那一个个为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而奔走疾呼的英雄。古有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今有我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倡导,而我却认为“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古有17岁便立志“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骠骑将军霍去病;有16岁便高扬自由民族主义的法国圣女贞德;有15岁便获得“英特尔科学与工程大赛”国际科学与技术最高奖项的少女乔紫薇……他们无不都是青年时代就肩负起祖国给予的重任,只争朝朝夕夕地,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力图推动国家之富强,民族之进步。
同样是青春激扬的年代,面对国家危亡的局势和沦为殖民地的境遇,“五四”青年学生做作出了反抗,君不见“四万万人同声唱,甘为民族赴火场汤”,他们身体力行,不做沉默的羔羊,才使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免受遭奴役的命运和沦陷的耻辱。想当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五四”运动便可用这句话来称颂了。
青春的旋律是亢振奋激扬的,它可以谱一曲盛世华章。青年时代,如一缕阳光,可以照亮黑暗;又如一缕春风,可以温暖大地。90后的我们又该怎样担当起中国改革发展的责任务,“此身尚存,此心不死”呢?
也许,会有人慨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对这个社会的某些丑恶现象无比厌弃,最后干脆闭上了眼睛,塞住了耳朵,于是老人跌倒地你不扶,有人光天化日之下抢劫你视而不见。不,90后的我们不应该是这样的,。无论如何,90后的我们都应将担负起历史与民族的责任,因为我们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青年一代,保持因而我们是清醒的头脑,麻木不仁不应或许是我们的精神状态最忍受不了的。于是,面对雪灾地震,我们第一时间伸出援手;面对跌倒的老人,我们第一个冲向上前去;面对社会上的某些黑暗现象,我们擦亮不再闭上双眼,勇敢地与之斗争。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请相信我们的力量,相信改变世界的自己。路途虽不平坦,或许还有荆棘,但请相信,我们一定会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担负起吾辈应担之责任,虽石烂海枯,此身尚存,此志不死。精神贯注,猛力向前,我们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青年人,天下兴亡,我的责任。惟唯以吾辈之担当,方能兴实现中国之大业。
【评点一】
本文宏观地把握写作提供的材料,做出“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呼唤,体现了考生对社会观察与思考的能力,表明该考生富有责任感,同时也体现了考生对题意把握与理解的能力。文章例证丰富,角度多样,并且本文将古今进行了对比,更鲜明地强调了“青年人,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唯以吾辈之担当,方能实现中国之大业”的观点。
本文的脱颖而出彰显出一个写作道理:审视现实世界,聚焦社会热点,把题材放入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高度,能写出具有思想深度的文章。考生在题目上就化用了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让阅卷老师很快就能抓住亮点,迅速判定考生审题的结果和语言基本能力,所以本文的拟题艺术,也是其他考生应该学习和借鉴的。
【评点二】
本文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扣题准确,富有真情实感。作者把观点定位在“天下兴亡,我的责任”上,一下子把材料与自己的责任拉近了。二是文章逻辑性很强。文章的核心线索是青年,从几段的观点句能够看出文章的逻辑递进关系:“他们无不都是青年时代就肩负起祖国给予的重任”“同样是青春激扬的年代”“青春的旋律是振奋激扬的”“90后的我们不应该是这样的”“青年人,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可见,议论性文章的逻辑递进层次性很重要。三是联系现实,相当尖锐。“有人慨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一段,对人生社会的认识相当深刻,由不清醒到清醒,对比说理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