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题优秀作文|切磋琢磨,创新有我
(2023-12-25 10:42:32)
标签:
作文 |
分类: 作文 |
高考模拟题优秀作文|切磋琢磨,创新有我
作文题展示
近年来,浙江省着力强化创新驱动,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深入实施“鲲鹏行动”“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人才工程,全省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新时代浙江青年,在各行各业、不同领域开拓创新。如95后姑娘徐枫灿,在空军航空大学刻苦训练、满分通过考核,成为我国陆军首位初放单飞的女飞行员;90后青年工人杨杰,从一名普通的学徒工成长为“浙江工匠”,获得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团队,35岁以下成员占比近九成,勇闯国内智能超算领域“无人区”,斩获超算应用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戈登贝尔奖……
以上材料对你未来发展有什么启示?请写一篇文章。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2022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
【阅读提示:红字、红标点为添加内容,划线红字、划线标点为删除内容。】
【佳作欣赏】
切磋琢磨,创新有我
文/浙江一考生
岁月骛过,山陵浸远,大江奔涌,时代召新,在浙江省强化创新驱动、呼唤高质量人才的关键节点,作为一名新时代浙江青年,我将切磋琢磨,锻造自我,将自我培养成创新型人才,以自我涓滴汇入浙江发展的壮阔征程。
21世纪,科技光速发展,量子5G竞相登台,航天智能百花齐放。各行各业不断更迭、洗牌,唯有创新型人才才能在风云际会中屹立不倒。
不是只有站在光里才算是英雄,不是只有最高端的技术才需要创新型人才。古有袁枚以独具智慧的《随园食单》为中华美食开辟新纪元,今有90后青年工人杨杰从一名普通的学徒工成长为“浙江工匠”。三百六十行,行行可创新。要以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博览世界,以敢于创造美的双手去塑造世界。让创新不再是高科技的特权,而是从小处着眼,玩转万物。
未来的我不论在哪个行业,都将拥有一双少年渴望新知的慧眼,敢于发现,善于求索,不论高贵或平凡,皆可为事业注入创新的良剂。诚然,创新的热忱助我敢闯敢为,但同时我仍应怀有理性之明觉,有脚踏实地、时时精进的清醒,有栉风沐雨、无问西东的坚韧。所有伟业与成绩的背后,所有“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领悟的背后,都是“独上高楼”的寂寞与“望尽天涯路”的执着。花滑先驱苏丽娅享“腾空一瞬,俯瞰人间”的光芒,却要饱受落冰摔倒、伤未痊愈就反复练习的折磨;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勇闯超算领域“无人区”,斩获超算应用领域国际最高奖,他们的背后又是多少深夜与数字的搏斗和梦中那一串残酷冷峻的代码。创新之路,没有时时刻刻的光鲜亮丽、掌声鲜花,有的是未知的险滩、难寻的渡口和踽踽独行的自己。
黯淡与辉煌间不变的是跋涉。创新的康衢纵使布满迷雾与功利的碓石,我也愿蹀躞(dié
xiè小步行走;往来徘徊。)万里,踽踽独行,切磋琢磨,锻造自我。
但是,当我书写我的未来时,笔下早已不是单薄的文字,不是个人的名利得失,我画下的是未来的浙江、今后的中国。我将以小我之姿,沉潜于知识、植根于创新,也将无我之光鲜亮丽、掌声鲜花,有的是未知的险滩、难寻的渡口和踽踽独行的自己。
创新笃行任重道远,少年不惧未来,我自将切磋琢磨,开拓创新。
评点:
本文被赋高分的原因有二:
1.有“我”之境。文章既能紧紧围绕关键词“创新”来展开论述,又能紧扣命题材料中“以上材料对你未来发展有什么启示”这一提示语来谈。考生在首段就将自己定位为一名浙江青年,围绕“自我”提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以及结尾,从“怎样做”这一角度多次反复强调“我”的态度与行为,凸显了“我”与“未来发展”这两个关键词,审题立意精准到位。
2.语言生动。考生在文章开篇连用多个四字短句,起笔就让人眼前一亮。主体部分也有多个短句与长句交替使用,使说理的语言更加灵动;又运用整句来叙例与说理,句式灵活。同时,文章多次引用或化用诗句名言,既显示出考生丰富的积累,也使得说理的语言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前一篇:一堂优质课的三个简单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