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问题型大人,有你吗?
(2023-12-13 17:16:20)
标签:
杂谈 |
分类: 家教 |
十种问题型大人,有你吗?
日本著名图画书作家五味太郞的一本书《孩子没问题,大人有问题》,是非常值得家长们读的书。
这本书中,列举了现代社会大人的许多问题。他发现有十种类型的问题大人:
1.总是心神不定的大人;
2.早已精疲力尽的大人;
3.总是试图考验孩子的大人;
4.就是喜欢义务和服从的大人;
5.任何时候都不懂装懂的大人;
6.喜欢贬低他人保持优越感的大人;
7.总是对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忐忑不安的大人;
8.本应引导却喜欢教导的大人;
9.再怎么说也是缺少学习精神的大人;
10.不知何时已经不想做人的大人。
反复思考这十句话,从自身的角度思考这句话,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种或者哪几种。如果这10种大人,你一个都没有,恭喜你,你太伟大了,当然,你的孩子会因为变得更了不起。如果思来想去,发现自己属于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怎么办呢?答案只有好好学习了。
这些年,一有机会,最喜欢听脑科学方面的讲座,或者喜欢听心理咨询高水平的教授说案例。因为听到了很多东西,让我的语文教学发生了改变。
比如,听到了,我们大脑中的海马区有个地方专门记别人对你不好的,所以别人对的不好,几十年甚至终身都不会忘记,但脑科学家至今都没有在大脑中找到能长期记住别人对你好的,也就是说别人对你的好,只能是短时记忆,要不了多久就忘记了,许许多多好事一旦忘记,就很难想起来了。这一发现,让我明白了,文字的价值。引导学生写作,那些不开心的事,别人对你不好的事,就不要用文字记了,因为大脑已经帮我们记住了,每天遇到的好事,自己所思的那些好事,最好用文字记录下来。每天记录好事,快乐的事,意味着写作也是非常幸福的事。就这样,我的日记教学,就打破过去的教法,从幸福型写作开始了。
最近,我遇到了苏州大学陶新华教授,他是做临床心理咨询的。我问陶博士,在脑科学上还有什么新的东西能让我接下来用在教育教学上的吗?他想了想,给我讲了这件事:
脑科学研究,有了新发现,发现一个人每天运动(有强度的)20分钟,大脑会长出新的神经元。而这些神经元如一张张空白的纸,上面没有任何信息。如果一个人不爱读书,不爱学习,这些如一张张空白纸的神经元28天就会自动死亡。如果一个人特别爱读书,也就是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读较长时间的书,这些神经元就会被写上很多信息而变得非常活跃,让人变得又聪明了。有人说,搞体育的,每天运动那么多,为什么没有想象的那么聪明,考试分数就是上去呢?而研究发现,搞体育的,如果没有用很长时间学习英语,结果这些学生,考英语专业八级比英语专业的考得都好。这就说明,运动非常重要,但每天运动,每天读书学习不能少。
这一研究发现真的太有价值。现在的中小学教育,实在太卷了。孩子卷,不是因为孩子要卷,这一点,大人们都知道。看现在的中小学生,他们每天有强度的运动时间真的不多,许多学生达不到20分钟。虽然他们每天都在学习,做这样那样的题,其实并没有让他们变得聪明起来。这不得不说,成人们应该好好学习了,应该知道基础教育阶段,让学生真正地有强度的运动该有多么重要了。而大量做题与读整本书,即大量阅读,又是两回事。
多少成人不读书,或者读书很少,如果继续如此,那一个个问题就仍然属于成人了,问题不解决了,孩子就只能继续被卷着了。
前一篇:这样上课,才叫把课堂还给学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