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三月考作文要有创新精神

(2023-11-07 09:17:56)
标签:

作文

分类: 作文
高三月考作文要有创新精神(两文对读)


作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超过1000字的议论文。

      英国一家制鞋公司与美国一家制鞋公司曾先后向南太平洋的同一小岛派出推销员,当他们登上小岛后才知道,岛上的居民原来是不穿鞋的。英国的推销员当即致电说明情况,并按公司指令迅速离开了小岛;而美国那家制鞋公司的推销员却立即致电公司,要求迅速发货,结果为公司赚了大钱。

图片

[题意剖析]

这是卡耐基《成功学全书》中一个故事。它说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采取的行动也不同。对待一个事物,我们要力求从不同角度去进行思考,说不定有时会有惊人的发现。

目前,我们正在深入开展创造性教育,设计这么一个文题,其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佳作欣赏之一]

要有创新精神

湖南师大附中考生 韦立校

社会在发展,人类要进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创新精神。

所谓创新,不单单指发明创造,还包括树立新观念、研究新情况,用新观点、新角度科学地看问题。创新精神对我们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创新精神是我们在社会竞争中取胜的必要条件。现在的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为了适应这个社会的要求,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除了要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外,还需要有创新精神。平庸无能、因循守旧的人,将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最终将被社会淘汰。

创新精神,是我们办好事情、做好工作的催化剂。一个人具有了这种精神,就能促使他不断进步,使他更加聪慧、更加开明,对各种事物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干起工作来也就更加出色。很多事情,如果缺乏这种催化剂的作用,就会办不好的。有这样一个故事:英国一家制鞋公司和美国一家制鞋公司曾先后向南太平洋的同一座小岛派出推销员,当他们登上小岛后才知道,岛上的居民原来是不穿鞋的。英国的推销员当即回电说明情况,并按照公司的指令迅速离开了小岛;而美国那家公司的推销员却立即致电公司,要求迅速发货,结果为公司赚了大钱。同样的情况,为什么一个空手而归,而另一个却获利不菲呢?这正说明了创新精神的作用。岛上的居民不穿鞋,我们可以想办法说服他们,让他们改掉这种习惯,这样,鞋在那里不就有广阔的市场了吗?很明显,那位英国推销员以及他所在的公司在这场竞争中是输了,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创新精神。

科学成就的取得更离不开创新精神。人类在科学上取得的一切成果,哪一项不是创新的结果呢?创新精神,是我们攀登科学高峰的动力。没有创新精神,我们对地球的认识只会停留在“天圆地方”的水平;没有创新精神,人类活动的范围只能是在陆地上,不可能深入海洋,更不可能进入太空;没有创新精神,我们永远不能在这明亮的电灯下学习,更不会有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产品。说到底,没有创新精神,人类就会永远处在那愚昧、落后的原始社会。

总之,创新精神的作用是巨大的。当前我们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是我们民族的一次“创新”。我们这一代青年是21世纪国家的建设者,所以必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有创新精神、有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

[看高手怎样写]

  整体构思。论证层次清晰,结构严谨。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一、二自然段,提出中心论点;第二部分包括三、四、五自然段,每一段都有相对独立的分论点,从不同角度来证明中心论点;最后一段是结论部分,归结全文,重申中心论点,属典型的“总——分——总”式结构。

  创意。在具体论证每一个分论点时,作者或用对比论证法,或用例证法与分析法相结合,或用反证法,论证方式灵活多样,说理较为透彻。

  语言。比较准确、有力。如开头的一段就十分干脆有力:“社会在发展,人类要进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创新精神。”议论文就要这样写!

[你怎样成为高手]

  观点要正确、鲜明。作者审题准确,才能从原材料中提炼出一个正确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寻找相应的论据加以论证。

  本文的不足是:作为给材料作文,本文并没有在行文中明显体现出这种文体的固有特点——首先从所给材料中引出论点,并在论证中适当引述部分材料(本文是在第二个分论点下集中引用,而与所给材料关系密切的第一个分论点却未涉及材料,这又导致了段落畸长畸短,结构不匀)。

[佳作欣赏之二]

让人生开放于创造的天空

湖南师大附中考生 张艳芳

创造,就是想出新方法、创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发明新东西。英国公司的推销员放弃进一步思考离开了小岛,因此没能占领这座小岛的鞋市场。美国公司的推销员大胆创新,要求迅速发货,因此为公司赚了大钱。由此可见,人只有敢于大胆创造,才能有所进步。

焦裕禄曾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这话说得有劲,把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弊端形象地揭示出来了。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一定要在有限的人生中不断创造,以提高个人的素质,推动社会的进步。

创造究竟能带来什么呢?徐特立说:“世界上的一切都需要创造,要前进就不能坐着等待,就要去创造。”一句“要前进”,道出了创造的根本目的。第一次钻燧取火、第一次打造石器、第一次制造火药、第一次使用电脑、第一次登上月球……每一次创造都将人类文明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将人类带进一个新纪元。难以想象,离开了创造,个人的事业怎么能够成功;难以想象,离开了创造,一个民族怎么能够兴旺壮大。

“具有创造性独立思维的人,才可能创造伟业。”伯克这样告诉我们。是的,创造是人才的必备素质。那么,如何让自己有所创造呢?我想首先要善于观察。“观察,是创新之母。”只有仔细观察了,我们才可能发现隐藏在事物表象背后那闪烁不定的未曾被发现的本质的东西。其次,在观察时应该注意思考。俗话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多思,才能有收获。思考时,要像司汤达所说的那样:“绝不遵循常人的思想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创造之人。当然,创造时还要目光深远,行动果断。

试想,如果鲁班在手指不小心被草叶划破时,不仔细观察草叶的形状,不认真思索草叶为什么会划破手指,他能发明锯子吗?如果海森堡不仔细观察光谱线的频率和强度,不深入地思索为什么,他能创立矩阵力学吗?如果弗来明不对培养器皿中的那团青绿色的霉斑进行仔细观察和思索,他能发现并研制成青霉素吗?如果天文学家哈雷不对彗星进行反复观察、思考,他能发现彗星的运行周期吗?显而易见,想要有所创造,就必须善于观察和思考。

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是成功者的经验,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让我们的人生开放于创造的天空,则是今日的中国在明日得以更加辉煌的保证。

[看高手怎样写]

  整体构思。论证充分、全面,逻辑严密。文章对什么是“创造”、“创造”的社会意义、“创造”对人类有什么重要作用以及怎样才能有所“创造”等问题,都做了具体分析论证,持之有据,言之有理,读后能给人以启发。

  创意。引证法在本文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如引用焦裕禄、伯克、司汤达的话,都准确而且简明地表达了作者的意图,恰到好处地为中心论点服务。

  语言。生动流畅,用排比的句式把一系列的事实集中在一起作为例证,也增强了论证的效果和力度,如第三、五自然段。

[你怎样成为高手]

  文题不合语法规范。“人生”岂能“开放”?题好一半文,它相当于人的脸面,所以我们一定要杜绝费解的文题!

  个别语句有逻辑错误。“难以想象,离开了创造,个人的事业怎么能够成功;难以想象,离开了创造,一个民族怎么能够兴旺壮大”,这句中的两个“怎么”应该删去。

[选自周红著《月考作文》海南出版社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