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克服假期拖延症,让孩子做时间的主人,7个好方法快拿走

(2023-08-26 15:34:59)
标签:

杂谈

分类: 家教
克服假期拖延症,让孩子做时间的主人,7个好方法快拿走


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在暑假养成了拖延、磨蹭、懒惰等不良习惯,其实,孩子拖沓、不够自律,这背后主要根源之一是孩子对时间的认识不够,不懂得正确管理时间。暑假接近尾声,家长可以趁着这段时间,引导孩子逐渐学会时间管理,拥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具体怎样做呢?一起来看看吧——



1

从钟表开始,认识时间

在教孩子们认识时间之前,要先教孩子们认识“时钟”。相较于直观的电子时钟,时针分针的钟表通过长短针的位置变化,能让孩子更容易感受到时间。不妨在每个房间都放置一个时钟,提高孩子时间观念。



2

给事情设定一个期限

不管大事小事,父母都需要帮助孩子制定出一个明确的时间期限,这是一种督促。比如:“再玩十分钟就要去写作业。”“20分钟后要出门了,你自己换好衣服。”可以告诉孩子,接下来某段时间需要做些什么,孩子也知道如何执行。至于期限的长短,需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具体分析,重点是让孩子知道,想要完成事情,需要有一定的紧迫性。



3

制定时间计划避免太细致



不少孩子的暑假计划表是以小时甚至是分钟作为间隔的,几点几分做什么写得清清楚楚。这种太详细的计划,往往很难坚持下去。因为每一天都有不同的事情发生:写作业有道题卡壳了,昨晚家庭聚餐导致早上起床迟了......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孩子在这种变化中很容易放弃,特别是到了假期后期,做不完计划上的事情还容易产生挫败感。



孩子的计划应该是弹性制的,不能过于僵化。有的任务可以以周、日为单位,日计划可以以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晚上这种整段时间划分,有弹性时间,会更加方便调整。





4

让孩子意识到,管理时间是自己的事



暑假后期,家长不免催促孩子作业等情况,反复催促会让孩子逐渐习惯逃避,更加拖延。


反复催促孩子的后果——


第一,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紧张、焦虑,同时也看到自己无能;第二,激起孩子的消极抵抗心理:“你越催我越慢”;第三,让孩子失去责任心,大人不提醒,就不会主动记得该做的事情。


想让孩子自觉地做一件事,最重要的就是帮孩子找回成就感和自信心,而催促在慢慢地破坏孩子的主动性。





5

提高孩子参与感和价值感



家中的许多事情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比如:让孩子参与房间的布置,和家长共同做一顿晚餐、一起收拾行李......参与这些事情的同时,孩子会产生一种价值感和成就感。





6

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



孩子的自律并非天生,需要“他律”来培养,但也不意味着要事事严格地控制孩子,而是把握好管理的度,这就需要父母松开紧握着孩子的双手,让他们成为自己的主人。假期剩下的时间,可以让孩子自己制定学习生活计划,让他自己决定还要做哪些事情,而不是为他们规定好要干嘛。





7

注意言传身教和鼓励赞美



如果家长自己手机不离手,但是天天让孩子别玩手机,孩子肯定会觉得很不公平。家长以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孩子,孩子就会发自内心地去改变。



当孩子做得不错的时候,家长需要及时赞美。适当的表扬不会让孩子过于骄傲,而是会强化孩子的这一行为,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自律的意识,真正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在孩子未养成良好的习惯之前,家长要有耐心,一旦养成了好习惯,之后的事就会自然而然地轻松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