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之分论点

(2023-08-16 11:13:18)
标签:

文化

情感

分类: 作文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之分论点

一、中心论点、分论点的定义及作用

中心论点一般是表述清晰、明确、完整,语气肯定的判断句(或祈使句)。一个中心论点,为证明其正确,通常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个方面,是点;两个方面,是线;只有三个方面,才是面。从数学意义上说,才具有“三角形的稳定性”,具有普遍意义。一篇800余字的作文,主体部分若有三个分论点,文章会更饱满、充分。分论点设置有固式,亦有变式,不必拘泥。

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是整体与局部、上司与下属的关系。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分论点是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提炼出来的,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确立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而分论点则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精心、合理设置议论文的分论点,是议论文取胜的有效途径,不仅能清晰地体现出议论的结构层次,使人一目了然;更能展示出写作者缜密的思维,使分析说理透彻全面。



二、分论点设置的方式和要求




一般说来,分论点的设置可采取四种方式:

(1)把分论点作为总起句放在段首;

(2)把分论点作为总领句独立成段;

(3)把分论点作为总结句独立成段;

(4)把分论点作为小标题独立成行。

同时,设置分论点要注意以下三点:

(1)分而有度,分得开。分论点的数量以三个为宜;

(2)分而有理,扣得住。分论点的设置要科学,概念之间不能有包含或交叉关系;

(3)分而有美,排得顺。文章的结构如同人的骨架,对文章的内容起支撑作用,其本身应具有审美作用,因此分论点的字数应大致相同,文章结构匀称,以显示出匀称美。



三、分论点设置的角度与方法




1.并列式横向分解

(1)追问类属法——从“是什么”的角度展开

追问类属法,就是判断由主题转化而来的中心论点的内涵或外延,对中心论点进行价值性判断,揭示这个中心命题的基本属性,类似于下定义。这种方法一般适用名词性的中心论点,分论点的表述最好警句化,富含哲理。

【例1】主题“宽容”

分论点1:宽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

分论点2:宽容是一种高远的境界。

分论点3:宽容是一种化敌为友的智慧。

【例2】中心论点:学会低头

分论点1:学会低头是一种谦逊的为人品格。

分论点2:学会低头是一种踏实的人生态度。

分论点3:学会低头更是人类的一种智慧。(递进)

【例3】中心论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国力量

分论点1:弘扬发愤图强、埋头苦干的“两弹一星”精神。

分论点2:弘扬公而忘私、守望相助的“抗震救灾”精神。

分论点3:弘扬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红船”精神。

【例4】中心论点:凝聚风雨同舟的中国力量,彰显守望相助的人间大爱

分论点1:关键时刻显担当。

分论点2:危急时分见英雄。

分论点3:风雨面前一起扛!

【例5】中心论点:传承文化经典,彰显中国力量

分论点1:传承诗意,彰显中国淡雅情怀。

分论点2:传承爱国,彰显中国骁勇精神。

分论点3:传承协作,彰显中国携手共赢的理念。

【例6】纪念日。中心论点:纪峥嵘历史,念初心岁月

分论点1:它是岁月的注脚,是成长的路标。

分论点2:它是历史的敲钟人,钟声长鸣于时代之下。

分论点3:它是初心的承载者,传承使命于世代之间。

【例7】中心论点:抗美援朝,我们的集体记忆

分论点1:艰苦奋斗,永不言弃。这是抗美援朝在集体记忆中最深的刻痕。

分论点2:团结一心,家国一体。这是抗美援朝在集体记忆中最闪耀的亮点。

分论点3:铭记历史,开拓未来。这是抗美援朝在集体记忆中最长远的意义。

【例8】中心论点:战“疫”,我们的集体记忆

分论点1:那场战“疫”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不畏艰险的集体记忆。

分论点2:那场战“疫”如一簇烈火,燃烧了众志成城的集体记忆。

分论点3:那场战“疫”如一颗红星,闪烁着平凡可贵的集体记忆。

【例9】中心论点:奋斗,我们的集体记忆

分论点1:在我们的集体记忆中,奋斗是灯,照亮前方的黑暗。

分论点2:在我们的集体记忆中,奋斗是快刀,披荆斩棘,一路高歌。

分论点3:在我们的集体记忆中,奋斗是桨,助力新时代的我们走向更美的远方。

【例10】中心论点:这才是中国年轻人的样子

分论点1:以为人类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为榜样才是年轻人最好的样子。

分论点2:以敢于担当、艰苦奋斗为品质准则才是年轻人最好的样子。

分论点3:以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为目标才是年轻人最好的样子。

(2)追问对象法——从“关涉谁”的角度展开

追问对象法,就是先将由主题(标题)确定的中心论点转化成一种行为、思想或品质,再看这种行为、思想或品质可涉及的人、事、物,然后把相关的人或事作为主语补出来或具体列举出来,即成为分论点。

【例1】珍惜拥有。中心论点:学会珍惜拥有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分论点1:珍惜拥有的亲情。

分论点2:珍惜拥有的友情。

分论点3:珍惜拥有的爱情。

【例2】脸。中心论点:三国戏是一部脸戏

分论点1:三国戏是一部关于“奸绝”曹操的“脸”戏。

分论点2:三国戏是一部关于“智绝”孔明的“脸”戏。

分论点3:三国戏是一部关于“忠绝”关羽的“脸”戏。

【例3】华夏之美,我们的集体记忆

分论点1:华夏之美,美在文化。

分论点2:华夏之美,美在人情。

分论点2:华夏之美,美在人情。

【例4】唐诗宋词,我们的集体记忆

分论点1:唐诗之兴,构筑我们的集体记忆。

分论点2:宋词之韵,雕琢我们的集体记忆。

(3)追问原因法——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

追问原因法,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原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形成分论点。

这里的“因”是指分论点,“果”是指中心论点。在确立了中心论点(果)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例1】论证“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可以先提问一下,为什么说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呢?

分论点1:青年时代是体力充沛,精力旺盛的时代。

分论点2:青年时代是积累知识,增长才干的时代。

分论点3:青年时代是乘风破浪,建功立业的时代。

【例2】论证“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以先提问一下,为什么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分论点1:世界千变万化,事物是复杂的,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分论点2:人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分论点3:人们评判事物的标准有所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例3】论证“高考,助教育远航——我看高考”,为什么说,高考能助教育远航?

分论点1:因为高考,我们懂得拼搏。

分论点2:因为高考,社会弥漫公平的浩然正气。

分论点3:因为高考,国家教育有了新气象。

(4)追问路径法——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

追问路径法,就是把中心论点当作一个问题或一种任务,然后追问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方法,从“怎么办”的角度,以中心论点作为结果,提炼满足这一结果的“条件”“措施”“途径”来设立分论点。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措施”“途径”等。

【例1】谈意气。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勇敢不惧、自信乐观

分论点1: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畏风霜冷雨。

分论点2: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牺牲挫折。

分论点3: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对人生坎坷。

【例2】学会欣赏别人。中心论点:学会欣赏别人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分论点1: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要有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

分论点2:学会欣赏别人,就是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不求全责备。

分论点3:学会欣赏别人,就是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例3】把家国情怀融入不懈奋斗。中心论点:亿万人民所展现出的炽热而深沉的家国情怀,激荡人心、振奋人心,给人以无穷的奋进力量

分论点1: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植根于精神的沃土。

分论点2: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沉淀于艰辛的付出。

分论点3: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升华于忘我的奉献。

【例4】做时代青年,助伟大复兴。中心论点:在这“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处,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时刻,青年都要如陈龙一般做时代的“弄潮儿”,树立求真务实的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品质,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中国精神在神州大地上掷地有声。(结尾)

分论点1:做时代青年,应树立追随时代的精神,做时代的“弄潮儿”。

分论点2:做时代青年,应树立求真务实的精神,做时代的“扎根人”。

分论点3:做时代青年,应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做时代的“老黄牛”。

【例5】三美能致远,理想方可期。中心论点:理想的实现需要修身以德,正思以学,明志以义

分论点1:以德修身,乃人立业之本。

分论点2:以学正思,厚积方能薄发。

分论点3:以义明志,求真务实追高远。

【例6】少年感。中心论点:永葆少年感,生活永向前

分论点1:保持少年感,就要多一点乐观从容、阳光自信。

分论点2:保持少年感,就要多一点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热情。

分论点3:保持少年感,就要心有定力、坚持不懈。

例7:红船印初心。中心论点:大潮行舟,红船无惧。

分论点1:大潮行舟,奋斗扬帆,不惧困难,乘风破浪。

分论点2:大潮行舟,奉献掌舵,不惧险阻,扬帆远航。

分论点3:大潮行舟,初心为桨,不惧挑战,行稳致远。

(5)追问结果法——从“会怎样”的角度展开

追问结果法,就是把话题(标题)确定的中心论点确定为一个带有行动性命题,去推想这一行为会导致一个怎样的结果,会有什么样的作用或意义或影响。

【例1】放飞心灵

分论点1:放飞心灵,可以重燃希望。

分论点2:放飞心灵,可以成就大业。

分论点3:放飞心灵,可以潇洒人生。

【例2】行事以仁,譬如北辰

分论点1:行事以仁,才能在尘世中如一朵粉白的莲,出淤泥而不染。

分论点2:行事以仁,才能在凛冬中如一枝傲世的梅,只留清气满乾坤。

分论点3:行事以仁,才能在青山中如一颗苍劲的竹,任尔东西南北风。



2.层进式纵向分解

层进思维是认识事物或事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由轻到重,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一种思维方法。一般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提问思路来提炼分论点。

【例1】“严于解剖自己”这个中心论点就可以分解为:要不断进步,必须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论述如何才能“解剖”好自己?

分论点1: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前提。不了解“病”在哪里,就无从下刀。)

分论点2:光有自知之明还不够,还要勇于自我批评。(这是解剖好自己的途径。不开刀,就无从去“病”。)

分论点3: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关键。不掌握开刀的规律,刀就开不好,也就难以真正去“病”。)

【例2】“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这个中心论点,就可以分解成:

分论点1:没有规矩,个人不能成才。

分论点2:没有规矩,集体不能稳定。

分论点3:没有规矩,国家不能发展。

【例3】少年感。中心论点:愿千帆过尽,归来仍少年

分论点1:少年感,不仅是外表上的年轻活力,更是心灵上的纯真与精神的丰盈。(是什么)

分论点2:少年感是知而无畏,敢于挑战,勇于尝试。(是什么)

分论点3:少年感是对世界永远充满探索的欲望和热情。(是什么)

【例4】红船印初心。中心论点:红船印初心,奋斗固伟业

分论点1:初心不改,奋斗不停,“红船精神”彰显革命风采。(怎么办,会怎样)

分论点2:初心不改,奋斗不停,“红船精神”引领中国富强。(怎么办,会怎样)

分论点3:初心不改,奋斗不停,“红船精神”描绘未来发展蓝图。(怎么办,会怎样)

【例5】纪念日。中心论点:珍惜纪念,迎光前行

分论点1: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新。(站起来)

分论点2:七十余载独立自主,七十余载奋斗富强。(富起来)

分论点3:四十多年开拓创新,九万里风鹏正举。(强起来)



3.对照式双向分解

即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况加以对照比较,从而从正反两个方面提炼分论点。

比较分析法。这是将中心论点展开为分论点常用的比较简易的一种方法。

【例1】如“常立志与立常志”,这篇文章的中心是提倡树立远大志向,而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论述时,可以把“常立志”和“立常志”这两种做法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特征和不同的结果,通过比较阐明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且为之奋斗才能有所建树。

【例2】再如要证明“实践出真知”

分论点1: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正面)

分论点2:不参与实践,不从实际出发,闭门造车,就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反面)

【例3】时代新人。中心论点:五四精神弦歌不断,时代新人薪火绵延

分论点1:“时代新人”,一个多么振奋人心的响亮名称,一副多么令人向往的群体画像。

分论点2:“时代新人”不是新在外表和年龄,而是新在思想和能力。

辩证分析法。一分为二地分析。

【例1】如要论证“成才的关键不在于逆境”,便应该一分为二地分析:

分论点1:逆境可以造就人才,古今中外有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分论点2:并非所有的逆境都可以造就人才。

【例2】再如要论证“知耻应后勇”,便应该一分为二地分析:

分论点1:知耻而后勇,化耻辱为上进的动力,终有成功的一天。

分论点2:知耻而后不勇,必定自甘堕落,遗恨千古。

【例3】又如:要论证“我们需要既露锋又藏锋”,便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分论点1:藏锋与露锋要看对象。

分论点2:藏锋与露锋要看时机。

分论点3:藏锋与露锋要看环境。



四、7组《人民日报》精彩分论点




适用主题:实干为要

一切办法,只有在实干中才能付诸实施;

一切问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逐步解决;

一切机遇,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牢牢抓住。

——摘自:事虽难,做则必成



适用主题:青年向上

要奋跃而上、飞速奔跑,须苦练本领、精益求精。

要奋跃而上、飞速奔跑,须脚踏实地、奋斗不息。

要奋跃而上、飞速奔跑,还须迎难而上、一往无前。



——摘自:奋跃而上 飞速奔跑



适用主题:经济发展

看韧性,中国经济底盘坚实、无惧风浪。

看潜力,中国市场规模巨大、前景广阔。

看活力,中国发展动能充沛、动力强劲。

——摘自:满怀信心,开好局起好步



适用主题:民生保障

兜住底线,保障民生物资充足供应。

抓住重点,多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守住安全,护佑千家万户祥和安宁。

——摘自: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



适用主题:乡村消费

释放乡村消费潜力,强农惠农富农不能松劲,要让农民“能消费”。

释放乡村消费潜力,要不断优化供给,让农民“愿消费”。

释放乡村消费潜力,要不断改善消费环境,让农民“敢消费”。

——摘自:不断释放乡村消费潜力



适用主题:理想信念



靠着这种骨气,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让新中国站稳脚跟。

靠着这种骨气,一大批科技工作者隐姓埋名,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造出“两弹一星”。

靠着这种骨气,新时代航天人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北斗”组网、“嫦娥”探月、“天宫”遨游,不断刷新中国航天新高度……

靠着这种骨气,我们把一个个难题变为奇迹,让一个个“不可能”变为“一定能”。

——摘自:以昂扬志气骨气底气推进伟业



适用主题:奋进新征程

新的征程、新的出发,让我们锚定既定目标,把握发展机遇。

新的征程、新的出发,让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

新的征程、新的出发,让我们发扬斗争精神,奋力攻坚克难。

新的征程、新的出发,让我们矢志团结奋斗,实干创造未来。

——摘自:满怀信心,开好局起好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