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热映电影《无名》,学到七种典型表现手法
(2023-03-04 10:20:18)
标签:
艺术 |
分类: 文学 |
看热映电影《无名》,学到七种典型表现手法
今年贺岁电影中,《无名》是最具争议的一部。喜欢它的不吝赞美,不喜欢的也很排斥。
因为这部影片不是一本正经、按部就班地讲故事,而是运用了很多“炫技”的拍摄手法,拍出了导演的个性色彩。
这些电影的手法和高中语文文学鉴赏中的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有相通之处。
倒叙插叙
影片的最开头,也就是故事的结局时刻,由此再往前追溯、回忆。中间的情节,又有不断地闪回、重现,先出结果,再出经过。在电影叙事上,这些都采用了倒叙手法。
而首尾都出现周迅在咖啡厅用餐的场景,中间穿插补充有关的故事情节,这又是典型的插叙。有些像余华的小说《活着》,一头一尾都是乡村歌谣采集人和福贵聊天,中间的情节都是插叙。
首尾呼应
影片开头,地下党工作者周迅在餐厅就餐,她收到一杯咖啡,她说:“我没有点啊!”是某位神秘人物送来的。
这一幕在结局又出现了,原来是王一博送的。
首尾重合照应,可谓精妙新颖,也有一种圆满落幕的感觉。
设置悬念
《无名》悬念重重,拍出了悬疑片的特色。
衣冠楚楚的王一博,用尖刀割破别人的颈动脉,溅得自己满脸是血,白净的脸和红色的血,反差强烈,对比鲜明,给人心狠手辣、冷酷凶残的印象,观众会在内心发问:王一博是坏人吗?
戴着礼帽,西装革履的梁朝伟上场了,观众很容易把他的装扮和《色戒》中的汉奸易先生对应关联。这里悬念也有了:他是汉奸吗?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黄磊饰演的张先生说:我要“弃暗投明”。按这个说法,应该是离开日本人,为国家效劳,但梁朝伟就地把他解决了,梁朝伟的身份就显得更有悬念:除掉“弃暗投明”好人的,肯定是大汉奸了!
梁朝伟和王一博真实身份都是地下党卧底,但他们在影片中有一场你死我活的贴身肉搏,观众肯定期待好人梁朝伟铲除特务王一博,也更增强了电影的悬念和反转效果。
伏笔照应
王传君饰演的王队长和王一博饰演的叶秘书(原型是地下党卧底汪锦元,担任过汪精卫的秘书)是同事、朋友、兄弟,他们形影不离,关系亲密。
王传君讲了一段见闻:日本人强奸了一个中国老板的两个女儿,并将他们一家四口丢进水井,残忍杀害。他在讲述时,并没有多少对同胞的同情,而像是在讲一段“八卦”。他看张婧仪扮演的女孩(地下情报员,王一博的未婚妻),眼神也是淫邪的。日本人奸淫中国女孩这一个情节,会让观众觉得,这是意在控诉日本人的灭绝人性,表达对受苦受难的中国百姓的同情。
但后来,王传君本人明知朋友妻不可欺,却以工作之便,强奸并杀害了王一博的未婚妻(张婧仪饰,也是地下党情报员),成了和日本人一样可恶的强奸犯。
此外,开头二人一起吃完早餐,王传君只吃到两块,其余都被王一博吃光了。王一博说分量不够,骂店家是“黑店”,而王传君解释说,“早点心就是一人一份,谁点的谁吃,自己吃自己的,不吃人家的。”似乎在为店家辩解。这个细节可以视为后面情节(店老板竟是王传君的父亲)的伏笔。当然叶秘书开始并不知晓这层关系。
对比烘托
《无名》中的角色很复杂,不同派别,不同立场。有侵华的,有抗日的,有做汉奸的,有左摇右摆做骑墙派的,有开始抗日后来投降的……
黄磊扮演的张先生是地下党,与周迅扮演的陈小姐是搭档,他们在上海贝当路假扮夫妻5年。
他也曾满腔热血,也曾英勇战斗,但码头暴露了,形势严峻,加上他对周迅动了歪心思,他试图劝阻周迅和他一起逃离,比翼双飞,周迅严词拒绝:我是有丈夫的。
梁朝伟就是她的丈夫,他们忠于国家忠于党,矢志不渝,战斗到底,他们的高大形象,正是黄磊这个猥琐的角色,和大鹏饰演的骑墙派——汪伪政府唐部长,形成了鲜明对比。
象征隐喻
电影里多次出现不同的狗:日本飞机上戴着眼镜的狗,炸断腿一瘸一拐的狗,监狱里狂吠的恶犬……
飞机上的狗,养尊处优,高高在上,却也可能随时成为中弹的靶子。被炸瘸腿的狗,影射的是一个摇摇欲坠的时代。监狱里的恶犬,则象征着贪婪嗜血、助纣为虐的帮凶。
电影中,还多次出现王一博换不同领带的细节。据导演程耳说:电影里的每一条领带、每一顿饭都是有设计的。
双线并行
电影有多条爱情线索,一是王一博和未婚妻张婧仪,他们是有婚约的情侣,还有是梁朝伟和周迅,他们是真正的夫妻关系。两条线索并行推进,贯穿全片。相对而言,王张的关系比较明了,影片较早就提到,而梁周的关系是暗线,到了最后才揭晓。
此外,梁朝伟作为卧底,在比较早就揭晓了,他在明处,和敌人明争暗斗;而王一博这个角色的真实身份,直到影片最后才揭晓。
前一篇:优质课堂教学的十项特征及衡量指标
后一篇:古今汉语兼语式类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