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咏菊诗

(2022-12-22 16:54:30)
标签:

文化

艺术

分类: 诗词鉴赏
一首出类拔萃的咏菊诗
 王旗杆 
    菊与梅兰竹一起,因其清雅淡泊的品质像堂堂君子,被合称为“四君子”,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千百年来,吟咏菊花的诗词名篇层出不穷。从晋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唐黄巢的“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宋李清照的“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到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一口气写下忆菊、访菊、种菊、对菊、供菊、咏菊、画菊、问菊、簪菊、菊影、菊梦、残菊等12首菊花诗,无不显示出历代文人墨客对菊花的喜爱。我们今天一起来欣赏另一首出类拔萃的咏菊诗《菊花》。
菊花
唐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首联“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是说菊花的色调淡雅,丰韵翩翩。暗暗淡淡的紫色,温润娇艳的黄色。融融是形容其光润,冶冶是描写其艳丽。

    颔联“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引用陶令、罗含两个典故烘托菊花的品格。“陶令”指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他曾做过彭泽(今江西省彭泽县)的县令。毛主席也称他为陶令,在《七律·登庐山》中写道“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李商隐在这里抬出陶令,不仅因为他的“采菊东篱下”脍炙人口,更是因为陶渊明宁肯辞官种田,也“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屈从权贵的崇高品质。罗含,字君章,晋代来阳人,擅文章,被称为江左之秀、湘中之琳琅,由州主簿累官至廷尉、长沙相。《晋书·罗含传》记载他“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李商隐称自己所咏之菊像陶渊明东篱下的菊花一样美,像罗含宅里的菊花一样香,足见他对菊花的爱赏程度。写这首诗的时候,李商隐已经辞去了弘农县尉职务,闲居于家中。而罗含也是致仕后还归本乡,甘居茅屋。在这点上,李商隐与陶渊明、罗含是有相似之处的。陶罗二人是被世人众口称颂的,用当前的话说,李商隐这般用典有蹭陶罗热度之嫌。
    颈联“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直译是说尽管菊花能够承受寒冷的秋露,但是它也害怕夕阳之后的夜幕来临。明里继续写菊,暗里有所寄托。“禁”此处是避忌之意,“重露”即浓重的霜露。“几时禁重露”中的“几时”可译作“何曾”,菊花何曾怕过浓重的霜露呢!这是写秋菊的傲霜品格。既然如此,它又为何“怯残阳”呢?怯指胆怯、担心。这正是李商隐与陶渊明、罗含在境界上的差距。陶渊明辞官后可以“种豆南山下”。罗含可以致仕还家,在荆州城西小洲上立茅屋而居。李商隐做不到,他还想回到朝廷为官。李商隐处在晚唐时期,正值“牛李党争”(牛僧儒、李德裕)。李商隐的恩师令狐楚是牛党,岳父王茂元是李党,由于李商隐没有处理好两者关系,造成两边都不讨好,仕途屡遭挫折。但这并不能使诗人彻底失望,他在担心光阴易逝,时不我待,虚度年华,多少有些迟暮之感。
    诗的末联“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直译为菊花愿意浸泡在金鹦鹉螺杯中,为身居白玉堂中的明君所用。“金鹦鹉”是指使用黄金、仿照鹦鹉螺形状而制作的酒杯。李白在《襄阳歌》写道:“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图片

    “白玉堂”语出自《古乐府·相逢行》“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此处白玉堂是指朝廷。这两句诗字面上是把菊花拟人化,表明希望被浸泡在金杯之中,被送到白玉堂上为贵人所用,而实际上表现的是诗人期望入朝做官的心结。
    这首五言律诗托物言志,以菊花自比。精妙之处在于句句都在写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写菊花的颜色、形态和光泽。“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写菊花的姿色和香气。“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写菊花傲霜的品格而又有着担忧日暮的心绪。“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写菊花的心愿,想浸在金杯之中,享于玉堂之上。诗的句句又都是在写自我,写自己的品格,自己的榜样,自己的忧虑,自己的愿望。句句自况,物我交融,写得清绮秀逸,超凡脱俗,不愧为出类拔萃、传颂千古的咏菊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