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诗词鉴赏 |
永明体四声八病
一、四声,平上去入,格律诗的声韵基础。
二、八病:
1平头,五言第一、二字与第六、七字(即对句一二字)同调(即平仄同)。格律诗忌二七字同调,但不忌一六字同调。
2上尾,五言第五、十字(即出句、对句的末字)同调。格律诗忌此病(首句入韵句除外)
3蜂腰,五言第二、四字同调,或第二、五字同调。格律诗忌前者,不全忌后者(如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句)。
4鹤膝,五言第五、十五字同调,即白脚同调。大多数诗人不忌此病,但有些诗人自觉避之,白脚迭用上去入三声。
5大韵,句中使用了和韵脚同韵部的字,即现在流行的称呼“挤韵”。格律诗不忌大韵,除非挤得太厉害了,像顺口溜。
6小韵,上下句中使用了同韵部的字。(最近在某群某老师点评群友的作品,就挑出上句中的“禾”和下句中的“何”,说是挤韵了。其实这是犯了小韵。)格律诗不忌小韵,除非挤得太厉害了。
7旁纽,句中使用了同声母的字。格律诗不忌旁纽。
8正纽,句中使用了韵母相同的四声各字。现在流行的撞韵即属于正纽之一。格律诗不忌正纽,但同韵母的字不宜太密集。
(以上以五言为例)
四声八病说促使格律诗的产生和发展。只是有的要求过严过细,并没有被后来的诗人们所接受。不过,近来却有一些老师重拾永明体的繁琐要求来自缚手脚,实在有点本末倒置。前一篇:备课本,教师最长情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