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懂“规矩”的孩子,长大后多优秀!

(2022-04-26 11:53:37)
标签:

杂谈

分类: 家教
家长必读:懂“规矩”的孩子,长大后多优秀!


《家庭教育》中说得好:

“有规矩的自由叫活泼,没有规矩的自由叫放肆。”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 “活泼”,而非短暂 “放肆”后,余生受尽生活的毒打。

所以,我们要在爱中加入规矩,让孩子守好3条底线,孩子的未来不会差。



01.规则意识,孩子的安身立命之本

还记得,那个轰动一时的新闻:熊孩子朝火锅里吐口水酿命案。

起因是,熊孩子一家去火锅店吃饭。

大人们落座以后,熊孩子却坐不住,左顾右盼之后,他开始下地活动。跟他同行的大人,没有阻止熊孩子。

熊孩子百无聊赖,看见他们的邻桌吃得正香,便往邻桌扔东西。

邻桌是两个年轻男子,看着熊孩子任性胡闹,便客气地跟他的家长说,让他们管管孩子。

熊孩子的家长却不以为意,说:“他还是个孩子,你们跟孩子一般见识,干什么!”

年轻人明显不想惹事,默默地低下头,继续吃饭。

可是,家长的不管教,却让熊孩子吃了定心丸。他开始变本加厉,跑过去,朝着邻桌的火锅里,吐口水。

这下,年轻人怒了,直接把熊孩子的头按到滚烫的火锅里……

结果,熊孩子毙命。后来才知道,年轻人是在逃杀人犯。

本来是一个小小的礼貌问题,由于家长的放纵、不管束,最终让孩子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作家刘墉曾说过一句很深刻的话:

“你不舍得给孩子立规矩,就会有人给孩子长教训。”

深以为然,你立规矩时,孩子可能会有小小的痛,你会有不忍;可总好过别人给孩子“长教训”,也许那痛,是我们无法承受的。

因此,让孩子拥有规则意识,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底线,是孩子的安身立命之本。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让孩子懂边界,有的事不能做;

在冲突发生时,我们要让孩子知敬畏,有的人不能碰;

在与人交往中,我们要让孩子存善念,所有人不能欺。

让孩子拥有规则意识,其实并不难。

只要日常时时处处遵守规则,给孩子做榜样就好。

还有,有空和孩子一起观看安全教育课,在轻松温馨的聊天中,让孩子建立安全意识;

或者多带孩子参加团队竞技活动,让孩子明白规则无处不在。

无论如何,用心了,孩子就会知道,遵守规则,才能拥有最大限度的自由。



02.责任意识,让孩子学会担当

近年来,央视一哥康辉,以各种形式,不断出圈。

最著名,也最令人佩服的,要数“康辉22分钟口播”。

在《新闻联播》播出前8分钟,他接到了6000字的新闻稿。虽然没有充足的准备时间,但他在持续22分钟里,准确无误地将其完美呈现。

他被一战封神,可他在《对白》节目中说,那只不过是一份他对职业的责任感,他必须做好。

自从进入央视工作,他就把责任感放在首位。

作为语言工作者,他为了让自己发音更加准确,把腮帮子,练得鼓鼓的,被网友调侃像松鼠。

为了负起传播普通话的责任,他把自己变成了“活字典”。

疫情期间,为了推动经济,他和其他央视哥哥们,一起直播带货。他受到了非议,但他却不以为意,因为这本就是他,职业责任的一部分。

强烈的责任感,推动他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促使他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

“人生是一连串的难题,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是自律。

在自律的原则中,核心是要学会承担责任。”

孩子要成长,就会面临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在问题的解决中,孩子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真正爱孩子的父母,都在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责任感是战胜困难的强大动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能否做好自己的事情,能否担负起自己的人生。

让孩子承担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而不是随意评价;

制定计划时,征求孩子的意见,协商、定下后,就严格执行;

孩子犯错,不必急于指责,让他承受自然后果,并勇于改正。

这世间,没有一个孩子不想懈怠。而责任感,是孩子适应社会,最强有力的保证。



03.获得自主感,孩子蓬勃发展的动力



曾经看到过一个新闻:985高校学霸的作息时间表曝光后,瞬间刷爆网络。

他叫程泽堃,是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

他的作息时间表,密密麻麻记录了自己每天的日程安排。

蓝色部分是课程安排,而白色部分,全部都是他的自主安排。

所以,与其说,火的是他的日程,倒不如说是,他对自由时间的极致掌控。

当那些,小时候被爸妈推着走的孩子,在大学失去方向后,他们的注意力,被游戏、小视频收割殆尽的时候。

程泽堃掌控着自己的生活,把自主时间,全部安排上:积极向上、有益自身发展的项目。

正是这种完美的掌控和自主精神,使他获得一个又一个成绩,一重又一重肯定。



当一个人拥有自主感,他会积极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并严格执行;会做无数的事情,却不知疲倦;会找到自己的理想与价值,并坚持,直到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曾在网络上看到一句话:

“如何毁掉一个人,就是让他对生活失去掌控感。”

失去掌控感,自主性不强的孩子,对什么都没兴趣。他在父母的推动下生活,却承受着严重的精神内耗,内心冲突不断。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由于:父母的过多干预。它成了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其实,要让孩子获得自主性很简单。

生活中,尊重孩子的喜好,而不是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命令。

学习中,给孩子制定大规则的建议,具体细节,比如作业的先后顺序,这些由孩子安排。

父母懒一点,孩子可能就会勤快点;父母少操点心,孩子的自主感就强一些。

当孩子有了自主性,他就会慢慢发现,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他就会投入更多,让自己的未来蓬勃发展。

这不正是每个家长的追求吗?


04.写在最后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

“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我们要想过得自在,过得好,就要先遵守一些底线。

没有规则意识的孩子,从闯祸到犯罪,害人害己;

懂得规则,孩子心中存着一杆秤,轻重自知。

没有责任心的孩子,管杀不管埋,自私冷漠;

拥有责任心,孩子勇于承担,能扛事。

失去对自我的掌控,孩子如大海中的一片落叶,不辨方向;

拥有自主感的孩子,掌着自己的生命之舵,驶向未来。

让孩子懂得遵守规则、知道做事要承担责任、能自主掌握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可以帮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为自己的未来注入持续的生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