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句连贯--复位题示例
(2022-04-03 10:28:52)
标签:
试题 |
分类: 高三 |
连贯: 句子复位题突破“六角度”
句子复位题突破“六角度”
|
方法 |
解说 |
整体还原性连贯六看 |
一看话题是否一致 |
话题一致,是指组成语段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要密切相关,紧紧围绕一个表达中心,集中表达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具体表现在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和主语与谓语的统一。 |
二看事理是否相承 |
要理清语段中的逻辑关系,搞清其中的因果、条件、递进、并列、总分、大小、轻重、快慢、难易、表里、先后、动静、多寡等。语段在表达一定的意思时,总会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即事理顺序,违背了事理顺序,语言表达就不连贯。 |
|
三看前后是否呼应 |
前后呼应,是指句子间要做到连贯,首先要保持前后意思一致,不能前言不搭后语;其次要注意后面的内容是否与前面的内容相呼应,不能各自为政。 |
|
四看意境是否协调 |
有些叙事性语段,往往蕴含着一定的画面内容,含有一定的意境,要注意其环境、情调、风格等和谐统一,物象、景致高度统一的语段,才是语言表达连贯的语段。 |
|
五看句式是否一致 |
要特别注意句子结构中的相同词汇、关联词语的搭配等书面标志,借助这些标志,寻找空缺处与上下文最连贯的选项。 |
|
六看音节是否和谐 |
有些语段有整句性倾向,做题时要注意语句在字数、句式、平仄、音韵等方面的特点。 |
角度1:话题一致
做题时要注意话题是否一致,即选填句的内容一定要与原文整体含意相符,特别是与主语或陈述对象要相互照应。
1.主语或陈述对象的统一
【例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
),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
A.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B.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
C.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
D.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解析】根据陈述对象一致的原则,横线上应承前“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来陈述,也就是“这些兴奋性的刺激”,故可排除A、B两项,再根据横线后一句“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的陈述对象为“内啡肽”,故可排除D项。
【答案】C
2.所讲述内容(主旨或观点)的统一
【例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句子是
随着雾霾频发,油品质量对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测试表明,一些城市空气中PM2.5的20%左右来自机动车尾气,而只要使用符合新标准的汽油和柴油,(
)。有鉴于此,我国将加快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
A.即使现有汽车不作任何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也能减少10%
B.汽车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可减少10%,现有汽车的改造并不是必须的
C.再加上对现有汽车进行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将减少10%以上
D.不管是否改造现有汽车,其尾气中的相关污染物排放都将减少10%
【解析】语段叙述的中心是尾气排放量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使用符合新标准的汽油和柴油”、提升“成品油质量”都是为了降低尾气排放量。所以,要填写的句子的叙述重点也应该落到尾气排放量上。
【答案】A
角度2:句式恰当
句式的恰当有两重含义:一是句式的一致性,二是句式的最佳表意。结构协调要结合语境,明确所选句子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做到包括短语类型和句式结构的整齐划一。要考虑整体上的协调,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
1.句式的“一致性”
“一致”的内容比较多,像句子结构、关联词搭配等,贵在找出照应点。语段中的信息前后吻合,彼此照应,才能在表意上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例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从草木虫鱼的生活中,我发觉一个经验。我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方法,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目的。这并不是一种颓废的人生观。你如果说我的话带有颓废的色彩,我请你在春天时到百花齐放的园子里去,
。然后再回到十字街头,仔细瞧瞧人们的面孔,你看谁是活泼,谁是颓废?请你在冬天积雪凝寒的时候,看看雪压的松树,看看站在冰上的鸥和游在水中的鱼,然后再回头看看遇苦便叫的那“万物之灵”,你以为谁比较能耐苦持恒呢?
A.看落英缤纷,看蝴蝶漫天飞舞
B.看看蝴蝶飞,听听鸟儿鸣
C.静观草长蝶飞,莺鸣水潺
D.观蝴蝶高飞,闻鸟声低唱
【解析】文段的句式较为整齐,根据横线后文的句式“请你在冬天……看看……看看……”分析,横线处也应该采用此句式。
【答案】B
2.句式的最佳表意
句式的最佳表意是指语段在表情达意时,为强调突出某一方面,要采用最佳的句式,如:陈述句
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或肯定句、否定句等。
【例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职责的转变与业务量的增加使得对消防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新兵从一个地方青年到一个合格的消防战斗员,通过训练和实战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体能的训练,心理素质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项课程。后期实战也会让新人真正深入到各种突发灾害中,让其心理素质和胆量在训练和实战中得到强化。
A.如此繁重的任务需要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才能胜任
B.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才能胜任如此繁重的任务
C.没有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是无法胜任如此繁重的任务的
D.胜任如此繁重的任务使人必须拥有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
【解析】文段介绍的是消防员训练时需要具备的诸多条件。为了强调这些条件的重要性,最好使用双重否定的句式。
【答案】C
图片
图片
句子复位题突破“六角度”(下)
图片
角度3:前后呼应
前后呼应,要注意前面意义与后面意义保持一致,还要注意内容的衔接和呼应,做到先“起”后“承”。
【例5】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
A.再进数步,渐向北边,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雕甍绣槛
B.渐向北边,再进数步,雕甍绣槛,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
C.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
D.渐向北边,雕甍绣槛,再进数步,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
【解析】文段开头从游踪说起,先是“进入石洞来”记所看景象。接下来,又有景象映入眼帘,此句用“再进数步”开头,就与前一句“进入石洞来”形成前后呼应。横线后面,是“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所以横线的最后是“雕甍绣槛”,才能与之衔接紧密。而且“两边飞楼插空”与“雕甍绣槛”是不可分的。
【答案】C
角度4:意境谐调
文段的画面、色彩、情调、氛围、风格应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热烈欢乐,或直截了当,或隐晦曲折,或贬或褒)。文段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景致高度契合统一,才能感染读者。
【例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蓝湛湛的天空像空阔安静的大海一样,没有一丝云彩。空气湿润润的,呼吸起来感到格外清新爽快。
B.成群的灰雀不时像一片乌云似的从玉米地里腾空而起,又像冰雹似的纷纷落在满是尘土的道路上。百灵鸟在割过的草地上空低飞盘旋。
C.潮湿的树林缄默无声,轻绡似的雾里,远远传来羊群的铃声,呜呜咽咽的,好像是从它们心灵深处发出来的。
D.河面足有一里多宽。浪涛一个跟着一个,雪崩似的重叠起来,卷起巨大的旋涡,狂怒地冲击着堤岸,发出哇哇的响声。
【解析】语段描写暮春景色,基调欢快喜悦,清新浪漫。B、C两项情感抑郁、惆怅;D项情感激昂、愤怒。只有A项的基调与之相符。
【答案】A
角度5:事理逻辑一致
事理逻辑一致,是指句子之间的关系要符合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无论叙事、状物还是说理,在行文时都要遵循自然的逻辑、生活的逻辑和思维的逻辑。如果在表述的过程中违背了事理的逻辑,就必然会影响到语句的连贯性。
【例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承志堂坐落于祁邵边境。
,一砖一瓦、一石一木都记忆着承志堂的沧桑岁月和悲欢离合。
A.恢宏的气势,透露出昔日主人的几多荣华富贵。从远方眺望,承志堂青砖黛瓦,高低错落,檐牙刺天,栋角相连。祁邵古驿道延伸出一条青石板路与古宅相连,沿着石板路,登临承志堂
B.祁邵古驿道延伸出一条青石板路与古宅相连,沿着石板路,登临承志堂。恢宏的气势,透露出昔日主人的几多荣华富贵。从远方眺望,承志堂青砖黛瓦,高低错落,檐牙刺天,栋角相连
C.从远方眺望,承志堂青砖黛瓦,高低错落,檐牙刺天,栋角相连。恢宏的气势,透露出昔日主人的几多荣华富贵。祁邵古驿道延伸出一条青石板路与古宅相连,沿着石板路,登临承志堂
D.从远方眺望,承志堂青砖黛瓦,高低错落,檐牙刺天,栋角相连。祁邵古驿道延伸出一条青石板路与古宅相连,沿着石板路,登临承志堂。恢宏的气势,透露出昔日主人的几多荣华富贵
【解析】按照由实到虚、由远到近的顺序,依次应该是眺望所见、眺望所感、登临承志堂。如按照由虚到实的顺序,不符合认知规律;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远景和下文“一砖一瓦、一石一木”衔接不上。
【答案】C
角度6:音节和谐
【例8】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1)每逢深秋季节,
,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
;近看小河流水,茶院葱绿,松竹并茂。
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 B.
C. D.
【解析】(1)“每逢”为六字句,接下来是四个四字句,不仅句式对称,而且“瞰”与“览”也押韵。(2)“远眺”与“近看”形成对称,后面各跟三个四字句。从押韵上看,韵脚“抱”“绕”“水”“茂”更和谐自然,表达流畅自如。
【答案】D
语文匠
高考语文130+,就看《作文黄金教程》《选择题/主观题满分突破》
74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前一篇:语句连贯--重组解题示例
后一篇:当代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