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炼句题
标签:
教育试题 |
分类: 诗词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炼句题:炼句类别+技法归纳+解题示范
一、炼句常考类别
赏析关键句(炼句)“二步骤” 赏析关键句(炼句)重在赏句中“意”、句中“技”,也就是说一般从艺术特色和情感内容两大方面进行赏析。具体分析时可从以下步骤入手: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解题指津】第一步:理解意蕴。试题下发后,举子们奋笔疾书,一片沙沙的声音,好似春蚕在吃桑叶。 第二步:多角度赏析。本题主要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首先,点出修辞,本句“下笔春蚕食叶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其次,具体分析,将考生们写字的声音比作春蚕嚼桑叶的声音,生动地写出考生们应考的情形,以声音衬托考场的寂静、庄严;最后,点出这样写所表现出的诗人的情感——看到才华横溢的考生们内心流露出的喜悦之情。 【答案】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强化诗人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
常考类别 |
特色解读 |
典例 |
|
内容情感句 |
弄懂所给句子的基本意思,进而把握其内容、情感的内涵,这是赏析句子的前提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借廉颇自比,表达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选用人才的慨叹 |
|
语言特点句 |
倒装,有错位之美;对仗,有整饬之美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全为倒装句,按现代汉语语法顺序,应调整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
|
表达技巧句 |
一般而言,高考选取的句子,都是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鉴赏时要看出其在表达上的特别之处 |
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以秋日菊花喻人消瘦,暗示出相思之苦,耐人寻味 |
|
行文结构句 |
高考所选句子的位置一般有三处:首句,有点题、开篇、奠定基调之妙;中间句,有转折文意、承上启下之用;尾句,或卒章显志,或另辟蹊径,尤其是以景结情句,有含蓄隽永之妙 |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用于开篇,交代时间、地点,点明季节特征,渲染出一种悲凉气氛,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 |
前一篇:《怜悯是人的天性》学案
后一篇:古代诗歌阅读---语言风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