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南省开封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2021-12-01 21:53:49)
标签:

试题

分类: 高三
河南省开封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丝绸之路见证了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创新,承载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交流的智慧与情感。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入人心,作为中华文明跨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丝路文化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和更重要的地位。从历史来看,丝绸之路存在时间长达2000年,涉及陆路与海路,是地球上路线最长、地理最复杂的交通路线网。丝路为我们带来了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财富与文化启迪。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的《中国》一书中使用“丝绸之路”的词语。自此,这条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大道以这一美丽的名字,被镌刻进历史的书卷中并广泛运用。丝绸之路起始于中国,早期主要是为方便沿途各国互通有无,到唐代达到鼎盛。无数商贾携带香料、药物等来到中国,又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远销海外。在唐朝中期以前,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首选,郑和下西洋后,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起。人们在这条路上通商、旅行、互动,推动物质交流丰富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交流的多样性。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西方的天文、历法、医药陆续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从这里开始走向世界。
作为多种文化的混合体,丝路文化依托于文化交流的实际过程,产生了一系列文化交融的成果。首先,它本身就是文人墨客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不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圆”的感慨,还是木卡姆乐的悠扬,都让人们对丝路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几千年来,行走于丝路上的各色人等以及其所经历的悲欢离合,通过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各种艺术形式记录下来。以骑毛驴的阿凡提为例,他机智幽默、爱打抱不平的形象原型可以在中亚、中东乃至东欧的文艺作品中找到。尽管在不同文化里他被赋予了不同的名字和特征,故事也各有发展和特色;但其根源都来自丝路。
在历史洪流中,丝绸之路不但没有随时间消失,反而一次次焕发出新光彩。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丝绸之路研究计划”,并将丝绸之路称为“对话之路”。2014年6月,由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的路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条线路上,文化在交融中创新传播的见证处处可见:陕西省彬县大佛寺,石窟用阿弥陀佛取代释迦牟尼形象,展现了佛教东传至中原后的中国化;新疆吐鲁番的高昌故城展现城市文化、建筑技术、多种宗教和多民族文化在吐鲁番盆地的交流传播;吉尔吉斯斯坦的新城则融合突厥、印度、采特和中国文化,记录了那段辉煌的丝路岁月。
丝绸之路上,各种文明之间相互吸引、文化共生:丝路跨越不同国家地区,跨越不同宗教和种族,跨越中华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和古埃及文明,打通了文明交融的通道;而兼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中华文明,不断吸取外部世界的文明元素,内化为自身发展的强大生命力,让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了解中国故事,为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合作与交融谱写新的篇章。
(摘编自李冰《丝路文化的历史传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丝绸之路是中国与各国商贸往来的路线网,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的通道。
B.丝绸之路上的各色人等的故事,通过不同民族和地域的艺术形式记录下来,丰富了艺术创作的内容。
C.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最先使用“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后来被学术界和大众接受,并普遍运用。
D.唐代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种运输方式,拓展对外贸易,丝绸之路在唐代达到了鼎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在论证丝绸之路历史传承的基础上,也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指出了路径,具有启发意义。
B.文章第三段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和阿凡提的故事对照,说明丝路文化的多样性。
C.文章第四段在论证丝绸之路焕发出新光彩时,既有整体概括,又有举例分析,二者相互结合。
D.文章论述脉络清晰,既论述了丝绸之路的缘起与发展,也论证了丝路文化的交流和成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丝绸之路超越了“路”的地理范畴和“丝绸”的物质范畴,丝路文化也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B.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人心,丝路文化的作用日益凸显,丝路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源泉。
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丝绸之路称为“对话之路”,说明丝绸之路在消除分歧、促进和平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
D.丝绸之路打通了不同文明之间交融的通道,催生了一系列文化成果,再次让世界四大古文明焕发了生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随着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涌,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积极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先进制造和智能制造,是各国普遍采取的重要举措。我国制造业规模庞大、体系完备,但大而不强问题突出。尤其是传统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生产管理效率较低。在我国制造业低成本优势逐步减弱的背景下,必须着力提高产品品质和生产管理效率,重塑竞争优势,数字化转型正是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虽然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现实地看,大部分制造业企业仍处于较低发展阶段。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既包括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也包括少数已经有基础有实力的企业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应用于供应、制造、销售、服务等环节,进入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阶段。

近年来,为促进包括传统制造业在内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推动我国制造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处在产业发展前沿的工业互联网应用也在不断拓展。我国信息化、工业化发展水平持续上升,但数字化转型仍需加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相关信息显示,研发、制造、营销等环节的数字化指标值较高,集成互联、智能协同指标值较低,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工业互联网应用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前沿技术应用,发展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各工业强国抢占制造业竞争制高点的选择。工业互联网技术主要应用在产品开发、生产管理、产品服务等环节。工业互联网的主要应用模式和场景可归纳为以下四类:一是智能产品开发与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二是智能化生产和管理;三是智能化售后服务;四是产业链协同。在产品开发和服务环节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的企业,一般致力于开发智能产品,提供智能增值服务;在生产管理环节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的企业,一般主攻发展数字工厂、智能工厂。从调研情况看,我国在产品和服务环节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的企业,远远多于在生产管理环节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的企业。

还要看到,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服务和支撑。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分为通用平台、行业平台、专业平台,它们都可以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但更多的情况是,通用平台为行业平台提供服务,行业平台为专业平台提供服务,专业平台为用户提供服务。目前,我国已有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规模化商用。

(摘编自《我国制造业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经济日报》2019年6月5日)

材料二:

近五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总体平稳,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2018年末,我国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有327万个,比2013年末增长45.2%,年均增长7.7%,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94.8%,比2013年末提高1.3个百分点;制造业企业资产总计过百万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32.1%,年均增长5.7%.制造业企业产出效率显著提高,盈利状况得到改善。2018年,制造业人均营业收入比2013年提高20.8%;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6%,比2013年提高0.6个百分点。

中国制造业产业体系健全,行业构成多元。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制造业的31个大类行业、179个中类行业和609个小类行业我国均有生产,我国已成为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2018年制造业中增加值居前的大类行表依次为电子、汽车、化工、电气机械、石油加工、比材、钢铁、通用设备和农副食品加工,形成了装备制造、原材料和消费品多元行业齐头并进的格局。

中国制造业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持续提升。据联合国工发组织数据,2013年-2018年世界制造业年度增速在2%--4%区间徘徊,美国、日本及欧元区发达经济体制造业增速基本位于-1%-3%区间,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增速也多在4%-6%区间,我国制造业年均增长7.4%,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继续成为推动全球制造业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制造业影响力扩大的同时,产品竞争力也在不断上升,五年来,机电产品出口增速一直保持高于总体水平的增长态势,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持续提升,对外贸易的优势正逐渐转向中高端的技术领域。

(摘编自《中国制造业迈向中高端》,人民网2020年1月3日)

材料三: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基础,在全球范围内有优势,但是国内市场无法消化全部产能,因此必须输出优势产业,外移部分装配加工能力,才能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利益。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想存续经营,必须成为全球化品牌,这就倒逼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企业应该进行全球化路径和模式的升级,完成从“国际化”到“全球化”的转型。“国际化”是指对外销售、出口产品,而“全球化”则是指形成全球产业布局,包括:全球生产,即在全球各地建立产业链和供应链;全球营销,即在世界各地建立品牌销售渠道和服务体系;全球研发,即在海外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实验室和研发体系。全球化具有双重战略意义:一是能将贸易风波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降到最低;二是全球布局可带动中国核心器件、材料和高端设备出口,促进国家出口增长。

当前,中国制造业仍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低端环节,在高端环节存在供给不足的被动局面,未来我国制造业在全球营销、全球研发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对企业而言,不断转型升级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目前,很多家电企业正从传统家电制造业向智能高科技产业转型,希望通过技术创新在中高端产品上取得突破,以更高附加值的智能产品获得更高的价值回报。

在新形势下,中国制造企业要努力从追赶者转变为领跑者,助力中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和责任。

(摘编自《全球化是中国制造的战略发展方向》,《人民日报》2021年9月20日)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越来越多的国家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以数字化转型来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B.我国制造业依赖低成本优势,快速扩大规模,不断完备体系,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生产管理效率较低,大而不强问题突出。

C.我国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在研发、制造、营销等环节进展较快,但网络化、智能化方面的数字化转型进展依然较慢。

D.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前沿技术应用,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是我国抢占世界制造业竞争制高点的必要选择。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2013年到2018年的数据来看,我国制造业实现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但与世界强国还有很大距离。

B.2013年-2018年,在世界制造业年度增速普遍放缓的情况下,我国制造业的增速依然强劲,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持续上升。

C.目前,从传统家电制造业向智能高科技产业转型的我国家电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关键引擎。

D.我国制造业坚持以技术创新推动发展,在全球生产、全球营销、全球研发等方面不断突破,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

6.目前,中国制造业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山前该有一棵树

张者

这是个啥地方嘛,都是光秃秃的石头,裸山。

……

胡杨树被运上山后,栽在我们小学校操场中央。它高高地耸立着,成了上山者的路标。坐在教室里依窗而望,能看到它伟岸而又粗壮的树干。栽树的时候,全矿的人都来了,简直就是一个节日。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神秘的石头”“506矿”“铀矿”等词语,交代了建设兵团抽调千名人员来到天山深处矿区的目的,也为故事的展开设置了特定的背景。

B.胡老师是一个大学教授,博学多识,点亮了孩子们的心灯,让孩子们了解了外面的大千世界,激发了孩子们走向更广阔世界的愿望。

C.孩子们回家问父母,父母向孩子们讲述家乡的各种树,这看似平常,实则很有用心,说明树寄托着乡愁,也寄托了美好的希望。

D.小说从“这是个啥地方嘛,都是光秃秃的石头”写起,用“栽树的时候,全矿的人都来了”收尾,两相对照,突出了主题,耐人寻味。

8.胡老师领读《曹刿论战》中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时,房顶上响起咚咚声,大会心一笑,胡老师也笑。小说中这一情节合理且有意义。请简要分析。(6分)

9.小说以孩子的视角来写,比用成年人的视角来写,内容更为丰富。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欲自免归。中郎将袁盎知其贤,乃请徙释之补谒者。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文帝称善,乃拜释之为谒者仆射。释之从行登虎圈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薄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文帝曰:“吏不当若是邪?”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前曰:“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上曰:“长者也。”又复问:“东阳侯张相如何如人也?”上复曰:“长者。”释之曰:“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且秦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然其敝徒文具耳,无恻隐之实。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争口辩,亡其实。”文帝曰:“善。”乃止。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薄太后闻之,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薄太后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文帝由是奇释之,拜为中大夫。其后拜释之为廷尉。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曰:“闻跸,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释之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其后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上大怒曰:“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久之,乃许廷尉当。张廷尉由此天下称之。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释之从行/登虎圈/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薄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

B.释之从行/登虎圈/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薄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

C.释之从行/登虎圈/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薄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

D.释之从行/登虎圈/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薄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谒者,官名,春秋战国时在国君左右掌管传达等事的近侍,秦汉沿用。

B.免冠,脱去帽子。此处指文帝向太后表达敬意。后来引申为表示不惜罢官的决心。

C.宗庙,是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庙宇。帝王宗庙规格是天子七庙。

D.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古代跪拜礼之一,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释之很有才华,受到赏识。张释之连续十年未能升迁,袁盎知道他贤能,奏请皇帝重用他;后来张释之谈论对秦亡、汉兴的看法,文帝称赏。

B.张释之见识过人,善于进谏。汉文帝因啬夫对答敏捷,打算授予啬夫上林令之职,张释之认为这样会形成争相效仿而不务实的风气,劝阻了文帝。

C.张释之不畏强权,刚直不阿。太子与梁王经过司马门不下车,张释之拦住他们并上书弹劾,太后传诏赦免二人,张释之仍据理力争。

D.张释之公正严明,坚持原则。有人冲撞了文帝的马车,有人盗取高祖庙内的玉环,皇帝两次盛怒授意严判,张释之依法判案,广受称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且秦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然其敝徒文具耳,无侧隐之实。

(2)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采桑子(其八)

欧阳修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美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注:骖鸾:仙人驾驭鸾鸟云游登仙。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湖夜色中,管弦声声,鸥鹭习以为常,依然安睡,游人极尽游乐之兴,一切都和谐美好。

B.天光水色融为一体,好似一片琼田,这种境界使人有远离尘嚣、心旷神怡之感。

C.词人陶醉在月光皎洁、湖水澄澈的美景中,油然生出及时行乐的想法,胜似神仙。

D.这首词景中寓情,围绕词人泛舟西湖刹那间的意绪波动来写,表达对西湖的由衷赞美。

15.这首词写得十分清新,请从内容和语言两方面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在颁奖仪式发言中所说的“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        ”。

(2)子规,即杜鹃鸟,诗人多用来抒发悲苦哀怨之情。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和《蜀道难》中的“         ”都用了此意象。

(3)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       ,        ”,用众宾喧哗之动,来衬托太守醉酒后的颓然之静,生趣盎然。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健身已成为人们追求文明生活方式的一种时尚。但由于缺乏对健身知识的了解,           :一类人是“佛系”健身,健身动力不足,无效锻炼很多;一类人是过度健身,         ,导致超负荷运动甚至运动损伤。不科学的健身,非但不能起到健身效果,       

在健身之前,要了解相关的健身知识,选择与自身体质相适应的运动方式;在健身过程中,要量力而行,避免因运动量超过身体负荷带来的伤害;健身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拉伸放松,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健身要以科学理性的态度,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规避运动风险。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1.概括第二自然段的内容,要求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3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2年高考(55)河南省开封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这看似极为巧合,但巧合中又有着深刻的必然。上述材料带给你怎样的感悟和认识?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开封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36分)

(一)(9分)

1.(3分)D(“唐代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种运输方式”有误。)

2.(3分)B(“对照”“说明丝路文化的多样性”有误。)

3.(3分)A(B·“丝路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源泉”有误;C·“说明丝绸之路在消除分歧、促进和平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有误;D.“再次让世界四大古文明焕发了生机”有误。)

(二)(12分)

4.(3分)B(“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生产管理效率较低”的是我国传统制造业。)

5.(3分)B(A·“但与世界强国还有很大距离”有误;C·“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关键引擎”有误;D.“在全球生产、全球营销、全球研发等方面不断突破”有误。)

6.(6分)数字化转型方面:需要加快网络化、智能化方面的数字化转型进展,提高产品品质和生产管理效率。

新发展格局方面:需要进行全球化路径和模式的升级,完成从“国际化”到“全球化”的转型,提高全球市场竞争力。

技术创新方面: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在中高端产品上取得突破,获得更高的价值回报。(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三)(15分)

7.(3分)B(“激发了孩子们走向更广阔世界的愿望”有误。)

8.(6分)合理;胡老师在咚咚声中给学生们讲《曹刿论战》,看似巧合,实际上符合生活的真实。

师生炮声隆隆的特定环境习以为常,大家会心一笑,胡老师也笑,师生的这种反应符合情理。意义:胡老师讲《曹刿论战》,以“一鼓作气”来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也是对小说主题合理的开掘与拓展。(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9.(6分)以孩子的的视角来写,既写出孩子们学习条件的简陋和学习生活的乐趣,也透露父母们开矿的艰辛和矿区生活的艰苦;以成年人的视角来写,很难真切写出孩子们的学习生活。

孩子们的感知较为独特,能不顾一切地喊出“山前该有一棵树”,引出移树的情节;成年人习惯并接受寸草不生的环境,小说难以生发新的内容。(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二、(34分)

(一)(19分)

10.(3分)C

11.(3分)B

12.(3分)C(“张释之仍据理力争”有误。)

13.(10分)

(1)(5分)况且,秦朝因为任用舞文弄墨的官吏,官吏争着把做事迅猛严苛视为高明,但那样做的弊端只是文书的表面形式罢了,没有怜悯同情的实质。(大意3分,“徒”“恻隐”各1分。)

(2)(5分)现在,偷盗宗庙器物就将他灭族,假设(以后)有人偷挖了长陵上的一捧土,陛下将怎样施加刑罚呢?(大意3分,“族”“加”各1分。)

(二)(9分)

14.(3分)C(“油然生出及时行乐的想法”有误)

15.(6分)内容:写景新鲜。天光水色融为一体,鸥鹭安睡,风清月白,琼田一片,如诗如画。情感脱俗。词人置身西湖美景,产生“人在舟中便是仙”的妙想,神清气爽。语言:清丽雅致,令人耳目一新。(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三)(6分)

16.(6分)(1)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2)杨花落尽子规啼 又闻子规啼夜月

(3)觥筹交错 起坐而喧哗者(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三、(20分)

17.(3分)C

18.(3分)D

19.(3分)D

20.(6分)一些人陷入了健身误区运动强度过大还会损害身体(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21.(5分)从健身前、健身中、健身后三个方面说明科学健身的注意事项。(健身前、健身中、健身后、注意事项各1分,表达1分。)

四、写作(60分)

22.(60分)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廷尉张释之,是堵阳人,字季。侍奉文帝,十年未能升迁,想自动请求免职回家。中郎将袁盎知道他贤能,于是奏请张释之担任谒者。张释之谈起对秦朝灭亡、汉朝兴起的认识,说了很久,文帝认为说得很好,于是任命张释之为谒者仆射。张释之跟随皇上出行,登上了上林苑的虎圈。皇上问上林尉各种禽兽的情况,问了十几个问题,上林尉东张西望,一个也回答不出来。看管虎圈的啬夫在旁边代替上林尉把所有的问题都回答清楚,想要显示自己对答如流的能耐。文帝说:“做官不应该像这样吗?”于是下令让张释之任命啬夫为上林令。张释之上前说:“陛下认为绛侯周勃是什么样的人?”文帝说:“是有德之人啊!”张释之又问:“东阳侯张相如是什么样的人呢?”文帝说:“是有德之人。”张释之说:“这两个人谈论事情时都不善于言谈,难道让人们效法像这个多嘴多舌、伶牙俐齿的啬夫吗?况且,秦朝因为重用舞文弄墨的官吏,官吏争着把做事迅猛严苛视为高明,但那样做的弊端只是文书的表面形式罢了,没有怜悯同情的实质。现在陛下因为啬夫伶牙俐齿就越级提拔他,我担心天下人都会追随这种风气,争相施展口舌之能而不求实际。”文帝说:“说得对!”于是,就没有提升这个啬夫。太子与梁王同乘一辆车入朝,经过司马门没有下车,于是张释之追上去拦住了他们,不让他们进入殿门。弹劾太子与梁王在司马门不下车不敬。薄太后听说这件事,文帝摘下帽子认错说:“是我对儿子们管教不严。”薄太后派人传令赦免太子、梁王,太子和梁王才得以进宫。文帝因为这件事对张释之另眼相看,任命他当了中大夫。后来又让他做了廷尉。不久,文帝出行经过中渭桥,有人从桥下跑出来,文帝的车马受到惊吓。于是派侍骑拘捕了他,把他交给张释之。张释之审问那人。那个人说:“听到皇上出行清道的声音,就躲到桥下去了。过了很久,以为车驾已经过去了,就出来了。”张释之向文帝上奏判处结果,冲犯皇帝的车驾,应当处以罚金。”文帝生气说:“这个人惊了我的马,岂不是会伤到我吗?你居然只判他罚金!”张释之说:“法律是皇上和天下人共同遵守的。按法律应当这样判决,如果加重判罚,法律就不能取信于民了。希望陛下认真考虑。”文帝过了很久才说:“你的判决是正确的。”后来有人偷了高祖庙内座前的玉环,被搜捕捉获,文帝大怒,把他交给张释之审理,张释之依照偷盗宗庙服饰器物的法律判决,上奏说依法应当判处死刑。皇帝大怒说:“我交付给你审理,是想让你判他灭族,而你却按照法律条文判处,这不是我恭敬承奉宗庙的本意”。张释之摘下帽子叩头谢罪说:“按照法令这样判处已经足够了。现在,偷盗宗庙器物就将灭族,假设(以后)有人偷挖长陵上的一捧土,陛下将怎样施加刑罚呢?”过了一段时间,文帝才同意了廷尉的判决。张释之由此受到天下人的称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