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诗文阅读9

(2021-12-01 10:19:16)
标签:

试题

分类: 高三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刁协,字玄亮,渤海饶安人也。协少好经籍,博闻强记,释褐濮阳王文学,累转太常博士。及东嬴公腾镇临漳,以协为长史,转颍川太守。永嘉初,为河南尹,未拜,避难渡江,愍帝即位,征为御史中丞,例不行。元帝为丞相,以协为左长史。中兴建,拜尚书左仆射。于时朝廷草创,宪章未立,朝臣无习旧仪者。协久在中朝,谙练旧事,凡所制度,皆禀于协焉,深为当时所称许。大兴初,迁尚书令,在职数年,加金紫光禄大夫,令如故。协性刚悍,与物多忤,每崇上抑下,故为王氏所疾。又使酒放肆,侵毁公卿,见者莫不侧目。然悉力尽心,志在匡救,帝甚信任之。以奴为兵,取将吏客使转运,皆协所建也,众庶怨望之。及王敦构逆,上疏罪协,帝使协出督六军。既而王师败绩,协与刘隗俱侍帝于太极东除,帝执协、隗手,流涕呜咽,劝令避祸。协曰:“臣当守死,不敢有贰。”帝曰:“今事逼矣,安可不行!”乃令给协、隗人马,使自为计。协年老,不堪骑乘,素无恩纪,募从者,皆委之行。至江乘,为人所杀,送首于敦,敦听刁氏收葬之。帝痛协不免,密捕送协首者而诛之。敦平后,周顗、戴若思等皆被显赠,惟协以出奔不在其例。咸康中协子彝上疏讼之在位者多以明帝之世褒贬已定非所得更议且协不能抗节陨身乃出奔遇害不可复其官爵也丹阳尹殷融议曰:“王敦恶逆,罪不容诛,则协之善亦不容赏。协之比君,在于义顺。且中兴四佐,位为朝首。于时事穷计屈,奉命违寇,非为逃刑。谓宜显赠,以明忠义。”成帝诏曰:“协之勤有可书。今可复协本位,加之册祭,以明有忠于君者纤介必显。”于是追赠本官,祭以太牢。
(节选自《晋书•刁协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咸康中/协子彝上疏/讼之在位者/多以明帝之世褒贬已定/非所得更议/且协不能抗节陨身/乃出奔/遇害/不可复其官爵也/
B. 咸康中/协子彝上疏讼之在位者/多以明帝之世褒贬已定/非所得更议/且协不能抗节/陨身/乃出奔/遇害/不可复其官爵也/
C. 咸康中/协子彝上疏讼之在位者/多以明帝之世褒贬已定/非所得更议/且协不能抗节陨身/乃出奔遇害/不可复其官爵也/
D. 咸康中/协子彝上疏讼之/在位者多以明帝之世褒贬已定/非所得更议/且协不能抗节陨身/乃出奔遇害/不可复其官爵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释褐,意思是脱掉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指开始担任官职;有时也特指进士及第后被授予官职。
B. 永嘉,皇帝的年号,汉武帝时开始有年号,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
C. 六军,泛指天子统领的军队,一军为一万二千五百人;在周代,朝廷有六军,大诸侯国有三军。
D. 太牢,指古代祭祀时用的牲畜,古人有时又把牛叫作“太牢”;天子祭祀用少牢,诸侯祭祀用太牢。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刁协谙熟典章制度。他博闻强记,少时便喜欢阅读经籍;又久在朝廷,熟悉各种典章制度,中兴后,朝中的典章制度都按他的陈述建立,深受时人赞许。
B. 刁协深得皇帝信任。他尽心为国事,非常受皇帝信任;王敦叛乱,皇帝让他出朝督查六军,王师兵败,皇帝又让他和刘隗出逃,他死后,皇帝痛惜不已。
C. 刁协性格刚直强悍。他尊上压下,多与人不和,建立征用将吏们的奴仆、门客的规定,使得众人对他心怀不满,避乱时,最终被招募来的随从人员杀害。
D. 追赠刁协时有争议。平乱后他未蒙显赠,但其子上疏要求显赠父亲,但朝中意见不一,有人认为刁协未能坚守节操,有人认为他忠义,最终被追赠本官。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使酒放肆,侵毁公卿,见者莫不侧目。
(2)至江乘,为人所杀,送首于敦,敦听刁氏收葬之。
【答案】10. D    11. D    12. C    
13. (1)(刁协)又借酒放肆,侵害诋毁公卿,人们见到他没有不侧目而视的。
(2)到达江乘,刁协被人杀害,(有人)把首级送给王敦,王敦听任刁家人收尸埋葬他。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这句话的意思是:咸康年间,刁协之子刁彝上书诉讼。在朝的官员多数认为明帝之时已对这件事定下褒贬,不属应当议论的事,再说刁协未能坚守节操而献身,是在出奔中遇害,不能够恢复他的官爵。
“协子彝上疏讼之”中,“讼之”是“上疏”的目的,不用断开,排除A项;
“在位者”是下一句的主语,前面应断开,排除BC两项。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 “天子祭祀用少牢,诸侯祭祀用太牢”错误。天子祭祀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能力。
C. “最终被招募来的随从人员杀害”错误。由“募从者,皆委之行”一句可知,招募来的人都丢下他离开,并不能表明刁协是被随从人员杀害。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翻译关键词,“使酒”,因酒使性;“侵毁”,侵害诋毁。
第二句翻译关键词,“至”,到达;“为……所”,表被动;“听”,听任。
【点睛】参考译文
刁协,字玄亮,是渤海饶安人。刁协年少时喜欢阅读经籍,博闻强记,刚出仕任濮阳王文学,多次升官转任太常博士。等到东嬴公司马腾镇守临漳时,任用刁协做长史,转任颍川太守。永嘉初年,任河南尹,未接受任命,避难渡江。愍帝即位,征召为御史中丞,没有就任。元帝任丞相,任用刁协为左长史。朝廷中兴后,任尚书左仆射。当时朝廷初建,法规尚未健全,朝中臣僚没有熟悉旧时礼仪的人,刁协长期居于西晋朝廷,对当时的礼仪谙熟于心,朝廷建立的制度,都依据刁协的陈述而行,深受当世的称许。大兴初年,升任尚书令,任职数年后,加金紫光禄大夫,尚书令职任如故。刁协性格强悍,与他人多有不和,总是尊上压下,因此受到王氏忌恨。又借酒放肆,侮辱公卿,人们见到他无不侧目而视。但是他为朝廷用尽心力,有匡时救世的志向,元帝很信任他。以奴为兵,收取将吏的门客使用作运输,都是刁协建立的规定,众人对他心怀不满。趁着王敦反叛,有人呈上奏章认为刁协有罪,元帝派刁协出京师督察六军。不久朝廷军队大败,刁协与刘隗同在太极殿东阶侍奉皇帝,元帝执着刁协、刘隗的手,流泪呜咽,劝说他们躲避祸乱。刁协说:“臣应当固守至死,不敢有二心。”元帝说:“现在局势紧迫,怎能不走呢!”于是下令供给刁协、刘隗人马,让他们自己筹划出路。刁协年老,经不住骑马跋涉,平素对下人没有恩情,那些招募来的随从人员,也都离开他而去。到达江乘,刁协被人杀害,并把首级送给王敦,王敦听任刁氏家族收尸埋葬。元帝痛惜刁协终未免祸,秘密逮捕了运送刁协首级的人并杀了他。王敦之乱平定后,周顿、戴若思等人都蒙受显赫厚重的追赠,惟有刁协因出奔而不在受赏的范围内。咸康年间,刁协之子刁彝上书诉讼。在朝的官员多数认为明帝之时已对这件事定下褒贬,不属应当议论的事,再说刁协未能坚守节操而献身,是在出奔中遇害,不能够恢复他的官爵。丹阳尹殷融议论说:“王敦忤逆不道,罪大恶极死有余辜,那么刁协的善行即使是奖赏也仍显不足。刁协侍奉君主,重在道义,又为中兴的四位辅佐大臣之一,位居朝廷高层。当时局势急迫无计可行,刁协奉命离寇,并非出逃避罪。我认为应当从重赏赐他,用以明扬忠义。”成帝下诏说:“刁协的勤勉事王有值得记载之处。现在可以恢复刁协原来的官位,下诏赐给祭礼,用以说明对于忠于君王的任何细小的行为都会得到表彰。"于是追赠本官,以太牢礼祭祀。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唐)岑参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注】武威:地名,即今甘肃武威。晋昌即瓜州,即今甘肃敦煌。宇文判官:岑参的好友。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的景物描写似有一丝苍凉,而黄鹂成了这边塞城楼的一抹亮色,有一缕温情蕴含其中,彰显了诗歌的含蓄之美。
B. “边柳挂乡愁”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游子的乡愁,好像这乡愁变成了实体物质,挂满了边塞的杨柳树。
C. 颈联“白发悲明镜”与李白在《将进酒》中“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的情感是一致的,都抒发了年华已去的感伤。
D. 诗题“春暮”点出了时节,“武威”和“晋昌”交代了地点,全诗结构谨严,对仗工整,情感真切而又有波折变化。
15. 从全诗来看,尾联在内容表达上有“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出人意料:尾联表达了好友出使顺利返回而感到由衷的高兴,而前三联主要表达诗人自己的乡愁和年华逝去功业未成的感伤,尾联与前三联的情感表达看似不相关,出人意料。情理之中:尾联与诗题照应;尾联在为友人出使返回高兴之余,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仍然留守边塞的感伤,这与前三联表达的情感内容是紧密关联的。
【解析】
【分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错误。“边柳挂乡愁”的意思是“行人的乡愁挂在边地的柳树上”,诗人将乡愁具体化,化无形为有形,运用了比拟中的拟物的修辞手法。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诗歌首联“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写边塞登楼所见之景:岸雨飘过城头之后带来的漫天大雨,从这雨就告诉读者这边塞环境之苦之恶劣;
颔联“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中,一个“飘”字把游子思乡之泪随塞外飞花漫天飘舞的情景描述出来,形象地突出了客泪之多,乡愁之浓。“边柳挂乡愁”把游子的那种浓浓的乡愁具体化、形象化;
颈联“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抒发了年华已去而功业未成的感慨;
诗歌前三联,都表达了诗人的乡愁和年华逝去功业未成的感伤,从情感基调来说是悲伤的。但尾联笔锋一转,“此次您又承当了远行万里的使命,听说现在已经到了瓜州”,表达了为好友宇文判官出使顺利返回瓜州而感到由衷的高兴之情,与前三联情感基调并不相同,显得出乎意料。但同时,友人虽已经回到瓜州,而作者自己仍然滞留在边塞(武威),且归期无着落,在为朋友高兴之余,同时夹杂了作者自己的伤感与无奈,在情感表达上又显得情理之中了。而句中的“瓜州”也照应了诗歌标题的“晋昌”,在结构上前后照应,非常紧凑。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离骚》用比喻的修辞写自己有高尚的德行却被人嫉妒的句子是________,而___________也用了比喻的修辞写自己退隐了也要坚定原先的志向。
(2)《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琵琶声的激越、雄壮。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用“________ ,_________”两句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了亡国原因。
【答案】    .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 退将复修吾初服    . 银瓶乍破水浆迸    . 铁骑突出刀枪鸣    . 入则无法家拂士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容易写错的字有:“嫉”“蛾”“乍”“浆”“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