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调和卓越与健康
(2021-11-14 09:04:35)
标签:
作文杂谈 |
分类: 作文 |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调和卓越与健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今时代,我们总是鼓励年轻人要追求卓越,拒绝平庸,而有人却说“我的孩子,我只要她(他)健康快乐就好”。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材料作文的能力。
【审题】
材料中有两个观点,一个观点认为年轻人应当“追求卓越,拒绝平庸”;一种观点认为“年轻人健康快乐就好”。前者认为青年人应有远大的追求,有长远的目标,看起来与后者“健康快乐就好”矛盾。其实,二者只是角度不同,而目标是一致的,“健康快乐”是一种低层次要求,是基础目标,目的在于不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追求卓越,拒绝平庸”是一种高远的目标,希望年轻人立下长远志向。但综合来看,无论是追求卓越,拒绝平庸,还是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就好,都是对孩子的鼓励,二者目标一致。我们用基础目标鼓励年轻人,并不是否认一个人的长远目标。
因此,学生可以单独就其一点展开论述,赞同“追求卓越,拒绝平庸”,或者赞同“年轻人健康快乐就好”。但最佳立意应是将二者结合看待,引导年轻人既拥有健康快乐,又树立长远的奋斗目标。
【立意】
1.调和卓越与康乐。
2.卓越与健康快乐共生。
3.摆脱冷气,追求卓越,拒绝平庸,超越自我。
【范文】:调和卓越与健康
自古以来,追求卓越,拒绝平庸一直是为人称赞的精神,但也有人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就好。在我看来,这两者并不矛盾。
诚然,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这是天下父母共同的愿望。健康与快乐确实是人类生命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部分。但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人类生存的意义不仅限于身体的健康与心理的快感,更在于对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追求。”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父母的愿望是出于他们对自己孩子的疼爱,难免具有极强的个人主观情感与理想主义色彩。而作为孩子的青少年,如果心安理得地接受这种溺爱与偏袒,必然会陷入惰性安逸的金丝笼而丧失展翅高飞的冲动和能力。
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而人类惯有的惰性会成为最大的阻力,同时也是接受父母庇护的怂恿者,孩子会因父母的爱护而为自己的惰性找到借口。久而久之,卓越的追求被忘却,平庸成了每个孩子最终的归宿。对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理想的追求丧失了热情,甚至模糊了概念,产生一种只要自己健康快乐的低级的利己主义思想。
纵观整个社会,产生这两种声音的背后似乎有着更深层的原因。即孩子们被过于崇高的价值追求压迫后而导致了健康快乐的消失。社会上常有孩子因过大的学习压力而自杀的新闻流传,这无疑会引起家长的担忧,潜移默化中降低了群众对青少年价值取向的要求。实际上是混淆了追求卓越与健康快乐两者关系的本质,两者似乎因此而被割裂开来,成为两个互不相容的价值取向。然而,健康快乐是追求卓越的基石,追求卓越也能带来健康快乐的保障。
那么如何纠正这个谬误,使得两者相互促进,得以并存呢?首先,从孩子个体而言,要克服内在的惰性,拒绝以父母的爱意为自己逃避付出的理由,孩子应当感谢父母伟大的愿望,而不是对此加以利用。同样的,父母也不应将健康快乐作为孩子成长的唯一标准,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巨大,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应该重视各方面的引导与教育,决不能给孩子设限,纵容青少年贪玩的本性。再者,社会上应当倡导合理的价值观,重新审视对青少年的要求标准,在保障其健康快乐成长的同时,给予他们更大的空间去追寻自己的价值,实现多样化的卓越。
愿健康快乐与卓越不凡,能在青少年成长的土壤中开花结果。
后一篇:反思促进教师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