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小练三
(2021-11-04 22:31:04)
标签:
试题 |
分类: 高三 |
文言文小练三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宗贞观元年春正月丁亥上宴群臣奏《秦王破陈乐》上曰朕昔受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虽非文德之雍容然功业由兹而成不敢忘本封德彝曰:“陛下以神武平海内,岂文德之足比。”上曰:“戡乱以武,守成以文,卿谓文不及武,斯言过矣。”德彝顿首谢。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曰:“顺德果能有益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上谓太子少师萧璃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失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及政事得失。六月戊申,上与侍臣论周、秦修短。萧璃对曰:“纣为不道,武王征之;周及六国无罪,始皇灭之。得天下虽同,人心则异。”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周得天下,增修仁义;秦得天下,益尚诈力,此修短之所以殊也。盖取之或可以逆得,而守之不可以不顺故也。”璃谢不及。上谓侍臣曰:“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侍臣曰:“有之。”上曰:“吏受赇抵法,与帝王狗奢欲而亡国者,何以异于彼胡之可笑邪?”魏征曰:“昔鲁哀公谓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徒宅而忘其妻。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纣乃忘其身。亦犹是也。”上曰:“然。朕与公辈宜力相辅,庶免为人所笑也。”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宗贞观元年春正月丁亥/上宴群臣/奏《秦王破陈乐》/上曰/朕昔受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虽非文德之雍容/然功业由兹而成/不敢忘本/
B.太宗贞观元年春正月丁亥/上宴/群臣奏《秦王破陈乐》/上曰/朕昔受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虽非文德之雍容/然功业由兹而成/不敢忘本/
C.太宗贞观元年春正月丁亥/上宴群臣/奏《秦王破陈乐》/上曰/朕昔受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虽非文德之雍容/然功业由兹而成/不敢忘本/
D.太宗贞观元年春正月丁亥/上宴/群臣奏《秦王破陈乐》/上曰/朕昔受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虽非文德之雍容/然功业由兹而成/不敢忘本/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后用作对帝王的敬称。
B.顿首是古代跪拜礼之一,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
C.大理寺是古代重要的官署名,专门负责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即大理少卿,位九卿之列。
D.桀纣,分别是夏朝和商朝的最后一个君王,相传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后泛称暴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封德彝认为当时世上无人才可向朝廷举荐,太宗对他提出批评,认为用人如同使用器物,应各取所长,不是世无人才,而是他不识人才。
B.太宗年轻时喜爱弓箭,自认为收藏了许多优良的弓,对弓的好坏了解很多,但工匠的论述使他知道自己以前的认识很有限。
C.太宗曾与侍臣讨论周朝统治长久、秦朝统治短暂的原因,萧瑀从取天下的角度分析,太宗则强调取得天下后,治国应顺应民意。
D.太宗曾以胡商剖腹藏珠、鲁人搬家忘妻为喻,告诫臣下为官不能忘记根本,切不能利欲熏心,贪赃枉法,避免被世人耻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戡乱以武,守成以文,卿谓文不及武,斯言过矣。
(2)乃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及政事得失。
5.面对长孙顺德贪污腐败一事,太宗是如何处理的?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二、情景默写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两句写出秦统治者搜刮珍宝时丝毫不曾放过,使用时挥霍无度,对比强烈。
(2)在《师说》中,韩愈阐述了应该跟从比自己年龄大的人学习后,接着说“_____,______”,因此也应跟从他学习,拜他为师。
(3)古代常以“汗青”指书籍史册,在古诗中“汗青”一词多次出现,如“______,______”。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三、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雪车雪橇是冬奥会中速度最快的项目,被誉为冬奥会“雪上F1”。它的专业性强、危险性高,因此
。而延庆赛区综合了各种因素之后,最终只有南坡的选址符合场地要求。(
)结合自然地形和遮阳设计,项目团队研发出一套独特的地形气候保护系统,来化解这一难题。
把钢木组合结构的遮阳棚安装在赛道上方,这样就可集保温、防水、天然防腐功能于一体。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设计全长约1975米,有16个角度不同、倾斜度各异的弯道。依据
,遮阳棚在不同的位置长度不一,这既实现了通透简洁的建筑外观效果,又避免了建筑材料的浪费。因为遮阳棚整体屋面的覆盖面积大,加之地形及遮阳帘,无论是早上太阳升起还是晚上太阳落下,
,不会影响运动员比赛和训练。
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阳光直射会影响冰面质量,南坡场地位置向阳,这一问题要如何解决呢?
B.场地位置向阳,阳光直射会影响冰面质量,要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C.要如何解决场地位置向阳并且阳光直射会影响冰面质量的这一问题呢?
D.这一问题应怎么解决呢?场地位置向阳,阳光直射影响到了冰面质量。
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案】
1.C
2.C
3.D
4.(1)平乱建国凭借武力,治理国家保持已取得的成就却仰赖文才,你说文不如武,此言差矣!
(2)于是下令在京五品以上官员,轮流在中书内省值夜班,太宗多次接见他们,询问民间百姓疾苦和政治得失。
5.处理方法:太宗爱惜他有功于大唐,非但不予惩罚反而赏赐绢帛。
目的:希望他尚有人性,能面对赏赐自我反省悔憾,胜于刑罚。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句意:唐太宗贞观元年春正月丁亥(初三),太宗大宴群臣,席间演奏《秦王破陈乐》。太宗说:“朕从前曾受命专行率兵征伐,民间于是流传着这个曲子。虽然不具备文德之乐的温文而雅,但功业却由此而成就,所以始终不敢忘本。”
“上宴群臣”中“上”为主语,“宴”为谓语,“群臣”作宾语,“臣”后断开,排除BD。
“命”和“专行征伐”共同作“受”的宾语,属于双宾语结构,“伐”后断开;“民间”作主语,之前断开,排除A。
故选C。
2.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大理寺少卿”错。应该是大理寺卿。
故选C。
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太宗……鲁人搬家忘妻……告诫臣下”错,“鲁人搬家忘妻”是魏征讲的,并非仅仅告诫大臣,还包括自己。
故选D。
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戡乱”,平乱;“斯”,这;“谓”,说;“过”,错。
(2)“乃命京官五品以上”,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乃命五品以上京官”;“更宿”,轮流值夜班;“数延”,多次邀请;“问以民间疾苦及政事得失”,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民间疾苦及政事得失问”。
5.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提取信息并归纳要点的能力。
长孙顺德,是长孙皇后的族叔,也算是当时朝堂上显赫一时的皇亲国戚,唐太宗这样做更说明他没有徇私,赏罚分明,这样做实际上是明赏暗罚故意让长孙顺德感到羞耻、难堪,体现了其政治手段的高明,和公正无私的处事态度。
由“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曰:‘顺德果能有益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可知,处理方法是:太宗爱惜他有功于大唐,非但不予惩罚反而赏赐绢帛。
由“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可知,目的是:希望他尚有人性,能面对赏赐自我反省悔憾,胜于刑罚。
参考译文:
唐太宗贞观元年春正月丁亥(初三),太宗大宴群臣,席间演奏《秦王破陈乐》。太宗说:“朕从前曾受命专行率兵征伐,民间于是流传着这个曲子。虽然不具备文德之乐的温文而雅,但功业却由此而成就,所以始终不敢忘本。”封德彝说:“陛下以神武之才平定天下,岂是文德所堪比拟。”太宗说:“平乱建国凭借武力,治理国家保持已取得的成就却仰赖文才,你说文不如武,此言差矣!”封德彝磕头道歉。太宗令封德彝荐举贤才,很长时间没有选荐一个人。太宗质问其原因,答道:“不是我不尽心竭力,而是现在没有奇才!”太宗说:“君子用人如用器物,各取其长处。古时候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君主,难道是从别的时代去借人才的吗?正应当怪自己不能识别人才,怎么能诬蔑整个时代的人呢?”封德彝羞惭地退下。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接受别人送的绢帛,事情暴露,太宗说:“长孙顺德如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他共享府库的资财,他何至于如此贪婪呢!”太宗仍爱惜他有功于大唐,不予惩罚,反而在宫殿上赐给他数十匹绢帛。大理寺少卿胡演说:“长孙顺德贪赃枉法,犯下的罪不可饶恕,为什么又要赐他绢帛呢?”太宗说:“如果他有人性的话,得到朕赐给绢帛的羞辱,远甚于受到刑罚;如果不知道羞耻,不过是禽兽而已,杀他又有何用呢?”太宗对太子少师萧瑀说:“朕年轻时喜好弓箭,曾得到十几张好弓,自认为没有能超过它们的,最近拿给做弓箭的弓匠看,他说:‘都不是好材料。’朕问他原因,弓匠说:‘弓子木料的中心部分不直,所以脉纹也都是斜的,弓力虽强劲但箭发出去不走直线。’朕这才醒悟到以前对弓箭的性能分辨不清。朕以弓箭平定天下,而对弓箭的性能还没有能完全认识清楚,何况对于天下的事务,又怎么能遍知其理呢!”于是下令在京五品以上官员,轮流在中书内省值夜班,太宗多次接见他们,询问民间百姓疾苦和政治得失。太宗与大臣议论周朝、秦朝的政治得失,萧瑀说:“殷纣王无道,周武王讨伐他。周朝及六国均无罪,秦始皇分别灭掉他们。取得天下的方式虽然相同,人心所向却不一样。”太宗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周朝取得天下,更加修行仁义;秦朝取得天下,一味崇尚欺诈、暴力,这就是长短得失的不同。所以说夺取天下也许可以凭借武力,治天下则不可以不顺应民心。”萧瑀钦服不已。太宗对亲近的大臣说:“我听说西域有一个胡族的商人得到一粒宝珠,用刀割开身上的肉,将宝珠藏在里面,有这么回事吗?”大臣答道:“有这回事。”太宗说:“人们都知道这个人爱珍珠而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官吏受贿贪赃依法受刑,和帝王追求奢华而遭致国家灭亡,这与胡族商人的可笑有什么区别呢?”魏征说:“从前鲁哀公对孔子说:‘有的人非常健忘,搬家而忘记自己的妻子。’孔子说:‘还有比这严重的,夏桀、商纣均贪恋身外之物而忘记自己的身体。’也是这样。”太宗说:“对。朕与你们应当同心合力,相互辅助,以免被后人耻笑。”
6.【答案】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需要注意书写的重点字有:锱铢、闻、汗青。
【答案】
7.B
8.对场地要求非常苛刻 赛道变化 阳光都不会照到赛道
【分析】
7.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需填写内容之前提到了南坡场地,因此紧接着就应说南坡场地怎么样。选项提供的信息应该先说明存在的客观问题,然后再设置问题,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首先描述了南坡场地位置向阳存在的问题,然后发出质疑。其余ACD三项语序均混乱,不合逻辑。
故选B。
8.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前半句因为“它的专业性强、危险性高”,所以它的要求程度很高,横线后说的是选择了南坡。结合这两处,应描述对场地选择严格。
第二处:横线前一句说“有16个角度不同、倾斜度各异的弯道”,横线后说“遮阳棚在不同的位置长度不一”,“实现了……”,由此可见应填赛道的不同变化。
第三处:“因为遮阳棚整体屋面的覆盖面积大,加之地形及遮阳帘”,有着遮阳棚,无论早上还是晚上都不会有阳光照射,得出答案:阳光都不会照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