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太子头上的博客
太子头上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09,285
  • 关注人气:6,54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1高考作文预测题及范文:增强美育教育提升全国素质

(2021-04-05 18:17:44)
标签:

作文

分类: 作文
2021高考作文预测题及范文:增强美育教育 提升全国素质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2)2020年要对准“五育并举”体系中的短板弱项,精准发力,要划出美育硬杠杠。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
(3)美育注重的是全面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加强美育理应与加强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互融合起来。               ——人民时评
读了上述材料,面对当今的美育教育的现状,不知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你对美育的了解,写一篇文章,来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1)题目自拟,文题自选,立意自定;(2)不得抄袭或套作,正确使用标点符合。

【构思导引】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对美的感知,不仅能激发个体对历史、文化和生命的敬畏,更能进一步追寻人生的价值与境界。
材料(1)强调美育与立德树人的关键,及其对青年一代的身心影响;材料(2)则是教育提出,针对当今的美育现状,进行精准发力,做好美育教育工作;材料(3)是美育注重的各方面能力培养。在审题立意时,可从以下角度思考:
美育教育,陶冶情怀。美育,是对人美好心灵的熏陶,从而提升社会的整体道德意识。做为教育部门,应该更好地重视美育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成为时代的新人,担负起建设未来的重任。
美育素养,丰富内心。每个人都在各自的职业领域奔走,工作劳累而艰辛。有着良好的美育素养,可以辛劳之余,懂得欣赏生活中的美,可以宽松绷劲的神经,做到劳逸结合,可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去。
美育传播,时代繁荣。做为国家、社会,要对美育重视。利用各类媒体,推出形式多样与审美有关的“书画鉴赏”“古今服饰”之类栏目,给社会大众带来美的不同感受。在对美进行欣赏的同时,提升自我的素养。
范文展示一
重视美育教育,建设更美未来
  徐利萍
    古往今来,很多人都通过对美的欣赏和沉思来获得智慧,丰富自我人生。重视美育教育,指引青年善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关注时代发展,提高审美能力,祖国的未来才会更美好。
     美育教育不仅仅是美术教育、音乐教育,它更多的是对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落实以德树人的战略思想。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助德育之完成。
当今时代,很多人认为只要学习好就够了。如果只有骄傲的成绩,连最基本的审美意识都没有,我可以说那些人是纯粹的“傻白甜”,终究会沦落为“俗人”一枚 。美育教育与学习能力的提高相辅相成,在美学的熏陶中可以领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悲壮美或是“春江花月夜”的清新美,让学生了解不是为功名而学习,而是真正的热爱,看见诗和远方。
    清华才女武亦姝在《中国诗词大会》上一举夺冠,她演讲、文学、音乐样样精通。可她却是一名理科生,做到了文理兼修,诠释了什么叫腹有诗书气自华,沉稳睿智,谈吐优雅,成名之后,不骄不躁,沉浸于学习之中,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一切全都归功于其父母对其美育教育的重视,为了给女儿树立榜样,放下手机,不去棋牌室,而是陪伴女儿,畅游文学世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武亦姝才能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由此可见,与其艳羡别人家的孩子,不如从自身做,配合学校美育工作,对所有课程一视同仁 ,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劳动,让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美者,弘扬传统美德,立足当下。我国自古以来就注重对美学的教育,且不乏深厚丰富的内涵,儒家的以乐教化世人中国古典艺术,琴、棋、书、画为一体。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学校社会应紧密团结,还要利用媒体等进行对传统美学的教育,同时与现代美育相衔接。《衣尚中国》就是一个成功的示范,不仅传播了传统服饰之美,演绎了古人生活之美,更加强了国人的审美观念和文化自信。
国家采取措施引起人们对美育的重视,让美术之类的艺术课程不再被霸占,积极的将美育纳入考核标准,把美学引入教材,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加强美育教育,让未来一代更好与时代接轨,未来一代强大,国家方能建设一个更美好未来。
点评
     作者把美育教育与国家未来结合起来,分析在当今重视美育教育的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在论述中,从现实中的曾经的忽视到当今的期许。引用诗词名句及其武亦姝、《衣尚中国》等事例,围绕中心进行分析和阐述,层层深入,阐明观点。
 
范文展示二
以美育人 时代所需
仰奕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崇尚美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而这一优良传统,向上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鹤鱼石斧图、大溪的陶器,唐宋以来的唐三彩、青花瓷,再到如今花色众多的服装、饰品。美的东西,无处不在。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几千年前的古人就已经突出了美育的重要性。北大校长蔡元培也曾说,美育是最基本的价值观教育。由此说明,美育在社会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地位。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大家看到都是科研方面的成果,其实他有着很高的艺术修养和美学素养。他说“科学家不只是工匠,科学家的知识结构应该也有艺术,因为科学里有美学”。他在科技上有着杰出的成就,是跟他的音乐家妻子蒋英分不开的。
回国后,蒋英有演出,经常邀请钱学森前去听。钱学森对文学艺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所著的《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出版时,正是蒋英拟定的英译名。钱学森后来曾说过,是妻子给他带来了艺术,让他在科研中更好的发挥作用,让他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这个世界,感受这个世界和生活。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艺术不仅可以缓解工作的疲劳,还可激发唤醒科研的灵感,真是幸事。
地质学家李四光,更是深藏不露。大家都因为地质成就而认识他,忽视了他深厚的国学造诣。他不仅散文和旧题诗写的十分优秀,在音乐上的造诣也不容小觑。他最喜欢的是小提琴,在巴黎时写的《行路难》令外国人惊叹不已,这也是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首小提琴曲,李四光回国后邀请好友提意见并加以修改,最终在北大校庆八十周年上成功演奏。人们在赞叹他在地质上的杰出贡献时,更是为他的艺术才华而倾倒。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家长只一味的注重于智学培养,而忽略了美育培养。家长选择将孩子周末送到各类补习班,更多的是分数先定论,孩子们脸上应该出现的是天真灿烂的微笑,因为繁多的课业和各类的补习班,使孩子们脸上的笑容也已不在。
当一个社会被功名利禄所覆盖,一味的注重名利而忽视了美学的培养,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不完美的。这样的社会,这样的国家和民族,也是不完整的,是难以持续发展下去的。
以美育人,才能让我们了解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梦想与未来;以美育人,才会让生活更有温度,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才会更加温暖;以美育人,才会让祖国未来的花朵们全面发展,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点评
    作者以对偶句入文,提出崇尚美这一中华传统。选用前人对美的看法,来强调美育在社会中的作用。在论证时,结合钱学森、李四光两位科学家不为人知的一面,提出艺术对科学家的影响。文末结合当今社会,照应前文,提出重视美育在时代发展中的意义。

范文展示三
美育,社会之正道
   洪丽艳
    何为美?为何美?如今在美育工作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让我们明白,美育教育不仅是灵魂重塑的助力者,也是社会正确的发展道路。
  “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朱光潜先生说。的确如此,生活在快节奏而喧嚣的时代中,留在人们身边的,除了工作学习,就只有手机了。工作学习的压力,生活中的不如意人,社交平台上的无意义社交,让人们开始失去自我,开始迷茫。放缓前进的脚步,用敏锐的双眸和细腻的心灵去捕捉每一个美的身影,让灵魂赶上身体的步伐,就显得举足轻重。
   尼采曾说:“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人生和世界才显得是有充足理由的。”毫无疑问,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是审美的。固然生活充满了琐碎,常常一地鸡毛令人疲乏不已,但是我们若能以审美的眼光介入生活和自然,“人生艺术化”的道路,或许就在脚下。其实,在古代,人们就已经把美内化于心,外化于诗中了。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生动描绘;“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物我之间惆怅之美的共鸣……大千世界,若没有审美的眼睛,该显得多么枯燥无味。
  为什么要审美?不仅在于它密切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在于它为人与人之间灵魂的沟通架起了桥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与美育教育意在立德树人,提高人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异曲同工。美育教育,是去发掘人们内在美,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渠道。
    然而,生活中的真善美,却似乎越来越难以被发现。“扶与不扶”的纠纷层出不穷,“骗与不骗”的事件屡见不鲜,渐渐地,人们似乎早已将内在美抛之脑后。这也就是为什么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开始存在隔阂的原因。因此,为构建和谐美丽的社会,找寻人们内心最纯真的美德,美育教育的提出,成为了关键的举措。
    美育教育工作将稳步前进,不会停止。美从未消失过,应了那句:“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是引导青少年丰富精神世界,追寻正确价值观的亮灯。而正是美育教育,给青少年一代,创造了一个拥有发现美的眼睛的机会,让人们的内在美,社会中的和谐之美得到更好的发展。
   谈美,谈的不仅仅是美,更是人与自然,人与其构成的社会之间的发展之道。在这其中,美育教育便让美有了更高的地位和发展空间。
点评
    文章标题观点鲜明,阐明个人看法。文段以两个设问开头,引出话题。在叙述过程中,有朱光潜、尼采等名人的分析阐述,也有对古代诗句的思考和引申,强调美育对人们的影响。文后结合当今社会现状,进行反省和深思,提出美育教育在当今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