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说理深刻透彻”探索
(2021-03-24 16:16:14)
标签:
作文 |
分类: 作文 |
借助质疑 层层推进
-----“议论文说理深刻透彻”探索
晋江二中
王方豪 2016.11.3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质疑 ,培养议论文中的批判性思维。
过程与方法:“一题一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质疑的、批判的品质.2通过例文的学习,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探索的背景:选题缘由:
1、“证明文”现象。“伪真理”
2、思路紊乱。思维肤浅。
3、高考要求我们“深刻”
二、探索的方法:
借助质疑,层层推进
质疑的起点:找准切入点(材料给我们的结论,思维的起点,概念分析,初步的结论)
质疑的意识:发现材料的遮蔽性,发现漏洞,发现不足,发现例外
质疑的方法:反例法,逻辑推理
质疑的目的:建构具有现实意义的结论,让论点更经得起推敲,更有说服力!
质疑的终点:止于至善。你认为最深刻的,最令人警醒的,最新颖的,最有现实价值的地方。
三、本节课希望达到的目标
1、借助质疑 ,提出问题。
2、学习“证伪”, “追求真理”。
3、让思维深化,让作文“深刻”。
四、阐述理论,支撑教学观点,让我们的作文探索有方向,可信任。
1、
观点的高逼真度是议论的必然追求。我们不可能获得真理,但我们可望逼近真理。我们不一定都能逼近真理,但我们不能不努力追求逼近真理。----潘新和
2、批判和批判的讨论是我们接近真理的唯一手段---------波普尔(20世纪伟大的哲学家、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
3、批判与证伪的主要方法便是寻找反例。---潘新和教授
--- 为写作的目的和手段作支撑
4、要说服他人,先要说服自己。要从读者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质疑论点、分论点与将要展开的阐述、论述的合理性,尽可能地挑剔、挑战自我,向自己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做出回答。这种虚拟的反驳与证伪,使议论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受到读者诘难的可能。---潘新和教授
5、分析的前提,就是提出问题。不提出问题,只能人云亦云,就不可能有自己的论点。---孙绍振
---为思维方法做支撑
6、材料是作为思考的起点,不是思考的终点。---余岱宗
7、议论文的观点由何而来?从作文试题材料中来。材料作文,材料是材料作文的由头、缘起,试题中的“材料”是给予写作者的第一份资源,是文章思维的起点、思想的火种。---俞发亮
---为处理材料做支撑
7、关注“怎么写”,就要关注作者是否不断发展、支持、深化自己的观点,分析是始终在一个平面上滑行,缺乏论证的层次
,还是能够理性思辨,不断开掘、推进或追问 (为什么、怎么样),不断拓展思考的广度与深度。--余岱宗
8、议论文不是论点文,也不是论据文,而是论证文,议论文就要看论者如何论证。论点是靠论证“辩”出来“逼”出来的……议论文要深入,就要有议论的层次性……论证是一环扣一环的工作。第一论点为第二论点服务,以此类推。论证就是主动寻求漏洞与不足,利用漏洞或不足为弹跳点,跃入下一个层次。----余岱宗
---为推进层次做支撑
五、探索示范
原题回放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文章。(60分)
李嘉诚, 学历,小学, 初中没有毕业 。香港首富、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主席。
宗庆后 ,初中学历。杭州娃哈哈集团掌门人。
韩寒,初中学历,高一退学。中国作家、导演、职业赛车手。
马云 ,毕业于普通的杭州师范学院。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
……
综合以上述材料,请结合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选取好角度,体现你的思考,题目自拟,立意自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议论文。
1.质疑的起点:找准切入点(材料给我们的结论,思维的起点,概念分析,初步的结论)
学历低的人,也是可以大有成就的。
如果不质疑会怎么写
我们就会把“学历低的人,也是可以大有成就的”当作中心论点。然后还会接着举很多学历低的人是如若如何成功的。写得好一点的同学还会写为什么学历低的人会成功,学历低的人如何才能成功?
2、质疑的意识:发现材料的遮蔽性,发现漏洞,发现不足,发现例外
质疑的方法:反例法,逻辑推理
质疑一:针对初步结论
(反例)我们身边广大的低学历者却为什么不能创造出丰功伟业呢?
工厂的生产线上、建筑工地上、菜市场里、矿山洞里、马路上……大量的生产者、劳动者、建设者,绝大多数,不都是低学历者吗?
答疑一
质疑二:针对第二层次论点质疑
(反例)可是,也有一些大学生,甚至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他们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吧?不也是干着这些底层的苦累脏险“低成就”的工作啊?有的大学毕业生连工作都找不到呢?何谈高就呢?
答疑二
质疑三:针对第三层次论点质疑
(反例)那些找到好工作的高学历的人就一定能够创造高成就呢?有的也是成绩平平,一生碌碌无为呀!
答疑三
质疑四:针对第四层次论点质疑
(进一步假说质疑,不再举反例)学历有了,能力有了,就能创造出高成就了吗?
答疑五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告诉我们,成功需要,志、力、物的配合。有了高学历,不能说就一定能够创造高成就,拥有了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我们就离高成更近了,我们就有了更多的创造高成就的机会。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现在之所以努力学习,不断追求高学历,就是在为自己今后创造人生的成就做准备。(结合学习生活)(第五个观点:有了高学历,我们就离高成更近了,我们就有了更多的创造高成就的机会)
思维可以无尽,文章必须作结。起于论题,终于你最想说出的那一点
质疑的终点:止于至善.建构具有现实意义的结论,让论点更经得起推敲,更有说服力!在你认为最深刻的,最令人警醒的,最新颖的,最有现实价值的地方结尾。
六、再现文章思路
质疑的起点: 学历低的人,也是可以大有成就的。
疑一:很多学历低人,都没什么成就?
答:低学历者能有所成就的只是极少数人,广大的低学历者由于没有科学文化知识,是无法创造高成就的
疑二、有一些大学生,甚至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不也是干着
“低成就”的工作啊?有的大学毕业生连工作都找不到呢?何谈高就呢?
答:高学历者找不到 工作的相对来说只是少数人,是暂时的。
疑三、那些找到好工作的高学历的人就一定能够创造高成就呢?有的也是成绩平平,一生碌碌无为呀?
答:高学历的人,还必须具备高能力,才会有创造力。
疑四、学历有了,能力有了,就能创造出高成就了吗?
答:有了高学历,我们就离高成更近了,我们就有了更多的创造高成就的机会
结:即使没有正规的高学历教育,要想有高就,还必须通过校外的各种形式的学习,达到甚至超过高学历者的知识水平、文化水平
七、必须回答的两个问题
1、我的文章中心观点到底是什么?
这种写法并不是先亮出观点,然后拼命说自己说的都是正确的。而是先有初步判断,再有探究分析,在不断证伪的过程中自然呈现出最接近“正确”的“中心观点”。
我们是在探讨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我们是想让这样的主张能够解除人们部分的疑虑,我们想让别人明白我们的主张是相对严密的,我们是想让人们知道这样的主张能够解决怎样的现实问题。
2、问到何时是个头?止于至善 !
走到哪一步为止,这还取决于我们的价值观。议论文中的价值观应该指向“善”。我们写一篇议论文,总有我们要倡导的某种价值观。这一价值观的倡导应该是有助于解决我们当下的现实社会问题及自我生命的困惑的,是符合人类文明的价值取向的。
八、作业: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
前一篇:议论文说理深刻训练
后一篇:议论文如何写得深刻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