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言特殊句式之“定语后置句”

(2021-02-25 16:26:44)
标签:

试题

分类: 高三

文言特殊句式之“定语后置句”

 

【高考考点】

《考试大纲》对文言句式作了这样的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定语后置句是该考点的重要内容,知识面较广,需要掌握的东西较多。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定语后置句式特点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准确。

定语后置句式这一考点的考查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在断句中考查,一种是在文言翻译题中考查,高考中定语后置句式这一考点主要以结合文意理解和文句翻译形式进行呈现。考试频率为必考。

 

【知识建构】请同学们采用多元归纳法,以个性化形式建构本单元知识体系。


【问题解决】

问题一:

什么是定语后置句?请谈谈你的理解。

定语后置句: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位置,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定语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这种现象就叫做定语后置。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

 文言特殊句式之“定语后置句”


问题二:翻译下列两组例句并分别总结它们的特征:

第一组:

1.  求人可使报秦者  (《廉颇与蔺相如传》  译文:寻求可以出使秦国回来复命的人。

2.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译文:于是率领能挑担子的子孙三个人。

3.  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        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百姓。

它们的特征是:中心词+定语+

 

第二组:

1.  马之千里者(《马说》)                译文:千里马。

2.  僧之富者不能至(《为学一首示子侄》)  译文:富有的和尚不能到达。

3.  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译文:铿然有声的石头。

它们的特征是:中心词++定语+

 

第三组:

1.  蚓无爪牙之,筋骨之(《劝学》)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牙齿和强健的筋骨。                       

2.  居庙堂之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译文:在朝廷做官,就要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江湖远离朝廷,就要为国君担忧。

它们的特征是:中心语++定语

 

第四组: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

译文:“ 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

缙绅( jin shen) :原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

它们的特征是:中心语++定语+ 

 

第五组:

1.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

译文:等到了陈这个地方,有六七百辆车,千多名骑兵,数万名士兵。

2.  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译文:一顿饭有的时候能吃完一石粮食。

它们的特征是:数量词作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中心语+数量词(作定语)

 

【拓展训练】

1.对下列文言句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C

A.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定语后置)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状语后置)

C甚矣,汝之不惠!(定语后置)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

解析:C 文言特殊句式之“定语后置句” 项属于主语后置。

 

2.下列各项中对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定语后置句)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句)          D.木直中绳,輮以为轮。(省略句)

解析:B项为宾语前置句。

 

3.对下列句子文言句式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的是( C  

A.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    B.见犯乃死(被动句)

C璧有瑕,请指示王(被动句)    D.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

解析:C项为省略句。

 

4.定语后置是一种特殊的文言句式,下面句子中不是定语后置的句子是( C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C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解析:A项,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居高庙堂则忧其民。

B项,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盖简修狭桃核为之。

C项,非特殊句式。

D项,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蚓无利爪牙,强筋骨。

 

5.对下列各句句式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D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一般陈述句)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句)

汉骑追者数千人(定语后置句)            所当者破(被动句)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介词结构后置句)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判断句)

ABCD

解析:是定语后置句,“八百余人”修饰“壮士骑从”;是被动句,“幸”表示语义上的被动,“被宠幸”。其他的都是对的,故排除ABC三项。

 

6.对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D

A.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何厌”是宾语,“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置之坐上(省略句,“之”后面省略介词“于”);

B.约以连兵大举(状语后置句,即“以连兵大举约”);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被动句,“于”表被动);

C.为击破沛公军(省略句,“为”后面省略宾语“我”);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何”是“操”的宾语);

D具告以事(状语后置,“以事”是“告”的状语);恐年岁之不吾与(定语后置,“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解析:“不吾与”是宾语前置,即“不与吾”,句中“之”的作用是取消句子独立性。

 

7.从文言文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判断全对的一项( A )

A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式)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

B.为天下笑(被动句)           沛公安在(状语后置)  

C.惟兄嫂是依(定语前置)       函谷举(被动句)

D.斯用兵之效也(判断句式 )    负而前驱(宾语前置)

解析B 沛公安在——沛公在安(宾语前置)C 惟兄嫂是依——惟依兄嫂(宾语前置)D负而前驱——负(之)而前驱(省略句)

 

8.对下列句式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B

A.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省略句)      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定语后置句)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句)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

解析B是状语后置句。

 

9.下面对各句句式特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定语后置句)   B.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C.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             D.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省略句、定语后置句)

解析:选项中的两个分句都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以其于晋无礼,且于楚贰也。

 

10.对下列文言句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C  

梁,吾仇也(判断句)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状语后置句)

此三者,吾遗恨也(判断句)    盛以锦囊(状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    而告以成功(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被动句)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被动句)

AB    C       D

析:省略句,正常语序为:(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方其以组系燕父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