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北省六校(恩施高中郧阳中学沙市中学十堰一中随州二中襄阳三中)2021届高三11月

(2020-12-03 08:22:28)
标签:

试题

分类: 高三
湖北省六校(恩施高中 郧阳中学 沙市中学 十堰一中 随州二中 襄阳三中)2021届高三11月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道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9 题。
竹秀
木心
莫干山以多竹著名,挺修、茂密、青翠、蔽山成林,望而动衷。尤其是早晨,缭雾初散,无数高高的梢尖,首映日光而摇曳,便觉众鸟酬鸣为的是竹子,长风为竹子越岭而来,我亦为看竹子乃将双眼休眠了一夜。
莫干山的竹林,高接浮云,密得不能进去踱步。使我诧异的是竹林里极为干净,终年无人打扫,却像日日有人洁除——那山上的居民,山下来的商客,为的是吃笋,买卖笋干,箬叶可制鞋底,斫伐以筑屋搭棚,劈削而做种种篾器,当竹子值钱时,功能即奴性。生活,是安于人的奴性和物的奴性的交织。更有画竹,咏竹,用竹为担,为篙,为斗械, 为刑具——都已必不可少,都已可笑,都已寂寞。
是我在寂寞。夏季八月来的,借词养病,求的是清闲,喜悦这以山为名的诸般景色。此等私念,对亲友也说不出口,便道:去莫干山疗养,心脏病。于是纷纷同情同意,我脱身了。
八月,九月,十月。读和写之余,漫步山间。莫干山半腰,近剑池有幢石头房子,是先父的别墅。这幢石屋因山势而建,前两层,后面其实是一层。面空谷而傍竹林,小竹林。竹梢划着窗子,萧萧不歇,而且在飘雪了。一味的冷。并非坚持,是凌晨一时后停笔已成习惯。床就在书桌边,早登上也睡不着,三文已就其二,此文脱稿,大约是年底,不下山也不行了。我得入城谋职业,目前身边还有钱。还是现在这样好。这黝黑多折角的石屋,古老的楠木家具,似熄非熄的大壁炉,两枝矿烛,一个披棉被的人,如果……如果什么,我是说非常适宜于随便来个鬼魂,谈谈。既然是鬼,必有一段往事,就是过去的世事,我们谈谈。我无邪念,彼无恶意,谈谈是可以的,任何一个朝代都可以谈谈——这种氛围再不出现鬼魂,使我绝望于鬼的存在。雪下大了。南国的下雪天不刮风,竹梢承雪而不动,村吠不止,铜锣火铳不响,静极了,雪像虎爪一样着落无声,静极,静极……我也不发出任何声息。就床,就床不过是把披在身上的棉被盖在身上。还是一味的冷。熄烛时,吹气这样响,只熄一枝。照片,在日记里,日记在锦盒中,锦盒在枕边——照片在日记里……名字叫“竹秀”,奇怪叫“竹秀”。任何名字都一样。开始就知道这正是绝望的。这样的人,就因为这样……照片是托人转言,说我要离开杭州了,想有一张,结果很好,给了,背面有字,“竹秀敬赠”——在日记里说“想念你”也不恰当,想念什么。赞美亦无从赞美……后来,指后来这本日记中有两页:竹秀,竹秀,竹秀,竹秀,竹秀竹秀竹秀竹秀竹秀竹秀竹秀竹秀……以一页约三百竹秀计算,两页自然约六百竹秀。莫干山大雪,杭州总也下雪。夜十二时,竹秀睡着了……不知自己的两个字被写了几百次。两个字接连不停地写,必然愈写愈潦草,潦潦草草,就不像了,唯我知道这歪斜而连贯的就是“竹”、“秀”。
是睡着了的,戛然一声厉响,夜太静,才如此惊人。屋后的竹被积雪压折。此外没 有什么。与“竹秀”无关,非吉兆凶兆。平时看到竹子、竹林,从不联想到人。竹与人就是因为太不一样……又是一枝断了,竹子已不细,可见雪真厚,还在纷纷不止,天明有伟大的雪景可赏。渐入蒙眬,醒,折竹的厉声,也是睡梦不沉,没像游泳骑马归来的睡眠深酣。在学校时曾用双层床,我下层,上层的大个儿这天不来教室,午膳也没见,哪里去了?饭后回寝室小憩,床下有鼾声,撩开褥单,是他哪,摇醒,他咕噜道:“怪不得天怎么不亮了。”也是冬季,他并没有连被子滚进去,竟不冷醒。我也差不多,一百几十斤的 东西掉在床前,没听到——少年儿郎的贪睡是珍贵的,无咎的,因为后来求之不得。
第三篇论文写到最后一句,又像死了伴侣。半年死三个。狄更斯可是死得多,所幸我不从事小说。雪景赏过了,伟大,圣洁。冬季莫干山,也和温带的其他的山一样枯索荒凉,银雪盖在竹上,树上,屋顶上,巉岩上,石级上,就此温柔而繁华。下雪时,雪初霁时,无风,并不凛冽,比夏令还爽亮,雪光反映入室,天花板一片新白。不良的是融雪之日,融雪之夜,檐前滴滴答答,儿时作诗,称之为“晴天的雨声”。滴滴答答,极为丧气,像做错了事,懊悔不完了,屋角,石隙,凡背阳之处总有积雪,一直会待着,结成粗粗的冰粒,不白了,也不是透明。大雪后,总有此族灰色的日益肮脏的积雪。已经不是雪了——“笨雪”。
半年山居,初回城市的头一两天,屡兴“再上山去多好”的感喟。几乎事事得重新视听适应。我已经山化,要蜕变,市化,重做市民。
人害怕寂寞,害怕到无耻的程度。换言之,人的某些无耻的行径是由于害怕寂寞而作出来的。就文句而言,还是“人害怕寂寞,害怕到无耻的程度”这样比较清通。
我算是害怕寂寞的人吗……再住半年,可能也会无耻了。
在都市中,更寂寞。路灯杆子不会被雪压折,承不住多少雪,厚了,会自己掉落。
(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莫干山居生活是清苦、寂寞的。作者在清苦寂寞的莫干山居中品味不同寻常的农家饭菜,感到写作的充实,欣赏美丽的竹子,感悟雪中山林的沉寂,喜欢与世无争的淡泊宁静,已经山化,所以回到都市后“屡兴‘再上山去多好’的感喟”。
B.竹子被雪压折而路灯杆不会,这引发了“我”对市民与山民不同精神状态的思考,进而得出在都市中更寂寞的结论。
C.“我”对雪的态度是复杂的:下雪与初霁之时,风景令人喜爱;而融雪之日,滴答的雪水和肮脏的积雪都令人不快。 
D.“我”深夜希望有鬼魂出现,来聊一聊过往朝代的世事,这体现了他对古代文化的向往,也与他的学者身份暗合。
7.下列对散文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写莫干山竹子多,密,修长,青翠,令人喜爱或者让人动心的特点,为下文“我”来莫干山休养、求得清闲做铺垫。
B.文章细致描绘了先父石屋内的环境、器具和人,色调阴冷而黯淡,有力地烘托了“我”深居山中冷寂无聊的心境。 
C.本文句子富有表现力。如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通感、排比、反复的手法。写出了雪夜山中的寂静与“我”内心的寂寞,生动形象、富有语势。
D.文章结尾一句表达了都市生活看似热闹实则寂静的本质,流露了作者更喜爱莫干山清静悠闲的生活的情感。
8.作者在第段讲述学生时代的经历有何作用?(4 分)
                                          
9.木心曾这样诠释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一只是辩士的眼,一只是情郎的眼”, 请简要概括本文中“辩士的眼”和“情郎的眼”分别看到了什么。(6 分)
  辩士的眼:                                    
  情郎的眼: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魏玄同,定州鼓城人也。举进士,累转司列大夫。坐与上官仪文章属和,配流岭外。上元初赦还。工部尚书刘审礼荐玄同有时务之才,拜岐州长史。累迁至吏部侍郎。玄同以既委选举,恐未尽得人之术,乃上疏曰:“臣闻制器者必择匠以简材,为国者必求贤以莅官。匠之不良,无以成其工;官之非贤,无以致于理。君者,所以牧人也;臣者,所以佐君也。君不养人,失君道矣;臣不辅君,失臣任矣。任人者,诚国家之基本,百姓之安危也。方今人不加富盗贼不衰狱公未清礼义犹阙者何也下吏不称职庶官非其才也。官之不得其才者,取人之道,有所未尽也。”疏奏不纳。弘道初,转文昌左丞,兼地官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则天临朝,迁太中大夫、鸾台侍郎,依前知政事。垂拱三年,加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纳言,封钜鹿男。玄同素与裴炎结交,能保始终,时人呼为“耐久朋”。而与酷吏周兴不协。 永昌初,为周兴所构,云玄同言:“太后老矣,须复皇嗣。”太后闻之,怒,乃赐死于家。监刑御史房济谓玄同曰:“何不告事,冀得召见,当自陈诉。”玄同叹曰:“人杀鬼杀,有何殊也,岂能为告人事乎?”乃就刑,年七十三。玄同富于词学,当为典选之时,备疏择才之理。但以高宗弃代之后,则天居位之间,革命是怀,附己为爱,苟一言之不顺,则亲族以难逃。是以唐之名臣,难忘中兴之计;周之酷吏,常谋并进之谗。玄同欲复皇储,固宜难免,死而无过,人杀何妨。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方今人不加富/盗贼不衰狱/公未清礼义/犹阙者何也/下吏不称职/庶官非其才也
B.方今人不加富/监贼不衰狱公/未清礼义犹阙者/何也/下吏不称职/庶官非其才也
C.方今人不加富/盗贼不衰/狱公未清/礼义犹阙者/何也/下吏不称职/庶官非其才也
D.方今人不加富/盗贼不衰/狱公未清礼义/犹阙者何也/下吏不称职/庶官非其才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配流,是古代惩治犯人的一种刑罚。指把犯人发配、流放到偏远的地方:“流”指流放,封建社会的五刑(笞、杖、徙、流、死)之一。
B.牧人,古代指掌管畜牧的人,也指管理民事的地方官,或指治理百姓。文中魏玄同认为:国君,是来治理天下百姓的。
C.魏晋时期,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者,称金紫光禄大夫;加银章青绶者,称银青光禄大夫;唐代银青光禄大夫是知政事的实职。
D.皇储,又称“储君”,为已确定的皇位继承人。中国古代皇储一般是指皇帝册立的“皇太子”。通常被授予的对象是皇帝嫡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魏玄同科举得意。他原是定州鼓城人氏,考中进士科,后官至司列大夫,因为与上官仪文章唱和而受牵连获罪。
B.魏玄同为官尽职。他主管选拔人才,担心不能很好选人定职,就在这方面写了很有价值的书面意见上呈皇上。
C.魏玄同珍视友谊。他和裴炎交情深厚,而且能善始善终,被世人称为“能长久保持友谊的朋友”。
D.魏玄同为人忠厚。他讲太后老了应当让皇位给皇帝,被周兴告发而赐死。他宁死也不愿诬告别人来偷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臣闻制器者必择匠以简材,为国者必求贤以莅官。(4分)
                                               
(2)玄同富于词学,当为典选之时,备疏择才之理。(4分)
                                               
14.魏玄同被任命为选拔官吏的官职,在官吏选拔任用方面,他有哪些主要观点?(3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