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梁家的高考故事”作文逐段升格

(2020-11-01 21:12:33)
标签:

作文

分类: 作文
逐段升格修改,从二类卷到58+

作文题

【湖南炎德大联考(雅礼中学)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946年,17岁的梁再冰报考清华建筑系,差两分。对一手创建了清华建筑系的梁家而言,女儿报考清华建筑系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家族情怀。父母决定调出女儿的试卷,核实无误(当时是学校完全自主招生)。
梁再冰转身去了北大西语系,一生便与建筑再无瓜葛。
三年后,梁从诫如宿命一般,离清华建筑系的录取线差两分。母亲林徽因再次调取试卷,发现有几道题像是故意做错的,试卷上一行小字:“我不喜欢建筑,我喜欢历史。”
那一刻,林徽因半晌没有吱声,梁从诫如愿去了北大攻读历史。

梁再冰成为新华社记者,为中国的新闻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梁从诫毕业后赴云南大学历史系任教,后来领导创建了中国第一家民办环保组织“自然之友”。
这是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对孩子寄予殷切的期望;也像普通的家庭,孩子要经历高考的筛选。这又是一个特殊的家庭,一手创立了清华建筑系,有能力为儿女的前程铺路搭桥,却先后将儿女“拒”之门外。
此时,十七八岁的你和你的家庭也将迎来属于你的高考,或许,梁家的高考故事可以带给你一些触动,一些思考?请你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故事以后,引发的思考和感慨。
要求,明确文体,标题自拟,字数800以上。

审题指导




从父母的角度:敬畏制度,维护公平,不为儿女前程铺路搭桥,预设人生;尊重孩子的兴趣,给孩子以充分自主的选择权。
从孩子的角度:听从自己的兴趣,坚持自己的选择;自主独立,不依赖父母;在即将成年的人生节点上,如何更好地做好人生抉择。
从高考的角度:高考的成败只会影响而不会决定你的人生,坦然接受,发掘自身能力,人生才会精彩。
从家庭的角度:可以谈到家风家教,一个关系和谐、美好的家庭,父母开通民主,率先垂范,子女独立自主,自信自强,两代人彼此尊重于信任,可涵养良好家风,可塑造下一代的健全人格。
…… 
   
好题示例



部分来自考场高分佳作

梁家家教的启示
这样的林徽因,叫人如何不喜欢?
梁氏夫妇教子女的启示
我们该学学梁氏子女之独立
有一种家教叫放手
学会放手,高境界的爱
爱孩子,就学会放手
你无法为孩子设计人生
莫把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子女
女子不是父母的复制品
尊重孩子的选择
为子女铺路,不如让他们自己飞

遵从内心的选择
源自内心的喜欢
不能总活在父母的期望中
莫被“父母期望”掌控人生
子女未必承父母业
兴趣是人生前行的内驱力
人生节点说高考
走属于自己的路
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作文升格



原作者:吴亚楠   升格:湘语文


原文:
升格文:
 兴趣与期望的不等式

个人兴趣先于家长期望
【升格理由:原题语焉不详,谁的“兴趣”?谁的“期望”?修改后,表意明确,且切合材料内容。】

在满足父母期望和遵从内心选择之间,梁再冰姐弟俩都选择了后者。他们不希望生活在父母的荫庇之下,自主寻找自己心仪的方向,并且终有所成。

【升格理由:本段为修改添加的语段。材料作文,最好能从材料生发观点。修改后,依照标题和文章中心,概述材料,言简意赅。】
回溯历史,我们会发现很多能人志士都因为兴趣驱动而在某一领域下功夫,最后有所成就,其中有一些人在家庭期望与个人兴趣权衡之间毅然的选择了兴趣,也终有所成。
人们常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会让一个人沉浸在某个领域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譬如茶圣陆羽厌恶功名,潜心茶道,历时二十六年,实地考察三十二州,隐居苕溪著成《茶经》。明人徐霞客身为读书人却不执着于科举,一生志在四方,“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他经30年考察撰成60万字游记。譬如达尔文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同样的道理,如果不是兴趣所使,梁在冰哪能为新闻事业做出杰出贡献?梁从诫又哪能创建中国第一家民办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呢?因为钟情兴趣,所以他们没有附和家族情怀,他们就像与建筑学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却依然画出自己优美的人生轨迹。
如果不是兴趣所使,梁再冰哪能为新闻事业做出杰出贡献?梁从诫又哪能创建民办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呢?因为听从兴趣的召唤,他们没有被家族情怀所左右,这并非不够孝道,而是很有主见。他们就像与建筑学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却依然画出自己优美的人生轨迹。
回溯历史,我们也会发现,不少能人志士因为兴趣驱动,而在某一领域下功夫,而卒有所成。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此言不虚。譬如艾美奖最佳作曲奖得主彼得·巴菲特,本含着金钥匙出身,按照常理,应该是遵从股神老爸的安排,在投资领域大显身手。但他却喜欢玩音乐,一玩就是几十年,《与狼共舞》中的舞蹈场景配乐就体现了他的才华。后来,彼得说,做穷音乐家,不做富投资人,这是一场“父子之间的战争”。

【升格理由:原文直接跳入“很多能人志士”,缺乏对材料的解读分析。表达上,“钟情兴趣”等说法不够准确,用例稍显繁琐,且过于强调“兴趣”,而没有包含“不顾父母(长辈)期待”的意思。
修改后,先围绕作文材料,做出简析,提出观点,照应标题。在下一段再延及“能人志士”。用例上,列举彼得·巴菲特的事例,更显精简,且符合材料内涵。】

  人生来便肩负着巨大的压力,来自父母、来自老师、来自老板。在这重重压力之下,为了别人,他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爱的专业,很少人愿意选择反抗,这实在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诚然,父母的期待不可谓不殷切,做子女的也不能毫不顾及。但这又不意味着父母期望比个人兴趣更重要。人生而承压负重,而压力除了来自父母,还有老师、上司。为了别人,我们常常放弃自己的所爱,常常变得言不由衷,身不由己,明明不喜欢,不愿意,还要装得兴致勃勃,甘之如饴。想想是不是可悲?

【升格理由:修改后,表述上更加温情理性。回到文章主题,结合现实实际,继续阐述分析。】
席慕蓉的《独白》写尽沧桑的心灵:“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为了周遭的人对我满意而已。为了搏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南唐后主站错人生的位置贻误自己一生,也殃及一国百姓,历史上多了一位亡国庸君,而少了一位文坛俊杰,给后世永久的警诫。
台湾诗人席慕蓉的《独白》写尽沧桑心灵,而道破天机:“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为了周遭的人对我满意而已。”是的,我们为了博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总是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上某种模式,带上某种桎梏。走着走着,才陡然发现,这不是我想要的样子,“自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而脚下的路也不能回头。

【升格理由:原文引用名言,贴合材料,也有文气,可圈可点。但南唐后主一例,有些突兀,不如舍去。】
  当我们在做一件事时,兴趣就像是催化剂,如果我们喜欢,那么我们就会充满干劲,倘若我们不喜欢,那我们就会消极怠工。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来做效果就会不同的原因吧,这就是为什么学霸们总说学习不累的原因吧?
梁氏姐弟年纪轻轻,或未参透人生,这是自觉地意识到,不做父母期望的傀儡,而是遵从内心的喜好,过得坦然、率真、自在点,就已足矣。当我们喜欢做一件事,兴趣就像是催化剂,我们就会充满干劲;倘若我们了无兴趣,我们只会被动消极,敷衍了事。这大概就是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来做效果会不同的原因吧。

【升格理由:修改后,再一次回扣材料,正反对比论证,语言上加以润色。】
  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才能体会到人生的乐趣,尊重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兴趣引导孩子的人生,让他们活出他们自己满意的人生,而非为满意家长,所以说人生兴趣大于家长期望。

做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其情可感。但不能忽略孩子的内心,给他们铺路搭桥,不如放他们去飞。相信一点,只要孩子的路是正的,凭借兴趣的动力,他们总会有自己的小天地。故曰:内心兴趣先于家长期望。

【升格理由:从父母角度再做总结,且不忘扣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