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每日一练(二十三)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授修撰,累官学士。华性孝,母岑年逾百岁卒。华已年七十余,犹寝苫蔬食,士论多之。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屡迁考功郎中,擢南京太仆少卿,就迁鸿胪卿。十四年六月,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守仁急趋吉安,因集众议曰:“贼若出长江顺流东下,则南都不可保。吾欲以计挠之,少迟旬日无患矣。”乃多遣间谍,檄府县言:“都督许泰、郤永将边兵,都督刘晖、桂勇将京兵,各四万,水陆并进。南赣王守仁、湖广秦金各率所部合十六万,直捣南昌,所至有司缺供者,以军法论。”又为蜡书遗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叙其归国之诚,令从臾早发兵东下,而纵谍泄之。宸濠果疑。与士实、养正谋,则皆劝之疾趋南京即大位,宸濠益大疑。十余日调知中外兵不至,乃悟守仁绐之。七月壬辰朔,留宜春王居守,而劫其众六万人,袭下九江、南康,出大江,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精锐悉出,守备虚。我军新集气锐,攻必破。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庆还兵。乙卯遇于黄家渡,诸军殊死战,贼大败,退保樵舍,联舟为方阵,尽出金宝犒士。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B.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C.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D.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由朝廷举办的殿试的考生的称号,文中“进士第一”指考中状元。
B.学士,原指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演变成掌管文学撰述的官员名称,也可泛称有学问的人及文人学者。
C.湖广,明朝湖广承宣布政使司的简称,辖湖北、湖南和广东、广西;清朝设湖广总督,辖湖南、湖北。
D.壬辰朔,是古代干支月相兼用的纪日方法,干支置前,月相列后。“七月壬辰朔”是七月初一那天。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守仁为官忠诚职守。宁王叛乱发生之后,他听从朝廷调度,率领军队和边疆守兵、京城驻军一起水陆并进,直捣叛军驻地南昌。
B.王守仁遇事足智多谋。使用离间计离间宁王和伪相之间的关系,这一计谋后来虽然被宁王识破,但起到了贻误叛军战机的作用。
C.王守仁能够总揽大局。在平定宁王的叛乱当中避实就虚,没有派兵救助安庆,而是抓住战机,攻破了叛军实力薄弱的南昌。
D.王守仁善于随机应变。在黄家渡决战中,叛军初战失利败退,把战船连在一起组成方阵,王守仁于是用火攻的方法一举击溃了叛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华性孝,母岑年逾百岁卒。华已年七十余,犹寝苫蔬食,士论多之。(5分)
(2)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陆游
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险峻的古垒旁,在辽阔的平川上,身背弓箭,臂挥雄鹰,手缚猛虎,直至暮色苍茫,笳声四起,这写的是词人在南郑的从军生活。
B.“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是说人们都错误地称赞词人笔有诗情,战有将略,那时的才气超群,“误”不是谦词。
C.“何事又作南来”句领起下文,而下文也表明作者由前方南郑到后方成都是为了看重阳药市或元宵灯山,与万人同乐。
D.这首词与作者晚年作品《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一样,都用了班超立功“封侯”的典故,写自己报效祖国的壮志。
15.本词的主要艺术手法是对比,请作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本题共1小题 6分)
16.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采用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两句是“
,
”。
(2)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的原因是,“古之圣人”“
”,而“今之众人”“
”。
(3)《离骚》中屈原说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自己则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是“
,
”。
第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本题共9分)
近年来,“文学式微”频频被人提及,很多人不禁发出“优秀文学作品难觅”的感叹。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文学奖却日渐成为
----------
的话题,人们不仅津津乐道什么样的作品可以获得殊荣,更是密切关注其中是否存在“猫腻儿”。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引起公众关注度时,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式微”之所以成为公共话题,文学作品与大众阅读之间的割裂不无关系。一方面,公众抱怨“好书难觅”;另一方面,作家喟叹“
----------
”。(
)——通过公开、公正、透明的评奖过程,不仅可以向读者推荐优秀作品,而且可以帮助公众提高鉴别和欣赏能力,从而带动全民阅读的兴趣与能力。反之,文学奖如果陶醉于孤芳自赏,不仅与大众阅读
----------
,其自身也难免沦为圈子里人情世故的温床。文学奖的核心在于“文学”,“奖”应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成果,而非
-----------
的收益。如果文学奖能多一些专业和纯粹,作家就能多一些自由和洒脱,公众也不必将宝贵的想象力浪费在文学之外的细枝末节。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赢得公众关注度时,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B.当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增强公众关注度时,文学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C.当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提高公众关注度时,文学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D.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提高公众关注度时,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本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纽带的文学奖,却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B.本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纽带的文学奖,却成为加剧双方隔阂的罪魁祸首。
C.文学奖本身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的纽带,而不应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D.文学奖本身不仅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的纽带,而且不应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炙手可热
曲高和寡 形同陌路
惨淡经营
B.街谈巷议
曲高和寡 渐行渐远
苦心经营
C.街谈巷议
高山流水 形同陌路
惨淡经营
D.炙手可热
高山流水 渐行渐远
苦心经营
20.下面是某物业公司的一封致歉信,在字形、语法和语言得体方面都存在问题,请找出其中五处并修改。(5分)
尊敬的各位业主:
你们好!今日由于设备检修,导致小区停电的突发事件。我仅代表公司全体员工向各位叔叔阿姨、大哥大姐们真诚致歉。对于今日给您及家人造成的不便,我们敬谢不敏。事后,我们及时做了反思和检讨,并保证努力把日常工作层层细化,坚决杜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我们坚信,只有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才能不辜负你们的信任。
XX物业公司
2018年10月29日
参考答案
二、10.B
11.C(明时“湖广”辖湖北、湖南和河南小部分地区,不辖广东、广西。)
12.A
(朝廷并没有派遣边疆守兵、京城驻军和王守仁等人所率领的军队进攻叛军驻地南昌,这是王守仁派间谍故意散布的迷惑叛军的虚假消息。)
13.(1)王华天性孝顺,母亲岑氏年纪超过百岁去世。王华已经七十多岁,仍睡草席吃粗食,士人评论此事时都赞美他。(“逾”“寝苫”“蔬食”“多”译对各得1分,整句翻译通顺得1分)
(2)叛军听说南昌被攻破,一定会解安庆之围回南昌自救。我军在湖中迎击他们,没有不取胜的道理。(“破”“逆”“蔑”、倒装句译对各得1分,整句翻译通顺得1分)
参考译文: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亲王华,成化十七年考中进士第一名,授官修撰,累积功劳任官学士。王华天性孝顺,母亲岑氏年纪超过百岁去世。王华已经七十多岁,仍睡草席吃粗食,士人评论此事时都赞美他。正德元年冬天,刘瑾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多人。王守仁刚正不阿地上奏章营救,刘瑾发怒,在朝廷上对王守仁杖责四十,贬为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生草木,苗僚错杂居住。王守仁根据习俗教化引导他们,夷人欣喜,纷纷伐木造屋,来让王守仁居住。刘瑾被诛杀,王守仁被酌情调任庐陵知县。多次升迁后任考功郎中,后被提拔任南京太仆少卿,就地升迁为鸿胪卿。正德十四年六月,宁王朱宸濠谋反,知县顾佖把这件事禀告王守仁。王守仁急忙赶往吉安,于是召集众人商议说:“贼军如果出长江顺流东下,那么南都不能保全。我想用计谋阻挠他们,稍稍延误他们十天就会没有忧患了。”于是多派遣间谍,用檄书传令府县说:“都督许泰、邻永率领边疆守兵,都督刘晖、桂永率领京城驻军,各四万人,从水路陆路同时进发。南赣王守仁、湖广秦金各率部下合计十六万人,直接进攻南昌,所到之处有关部门缺乏供给的,按照军法定罪。又制作蜡书送交伪相李士实、刘养正,讲述他们归顺朝廷的诚意,让他们怂恿宁王早日发兵东下南都,然后放纵间谍泄露这件事。朱宸濠果然起疑心。他和李士实、刘养正商议,两人都劝他赶快到南京登帝位,朱宸濠更加怀疑二人。十多天后侦察得知中外军队没有到南昌,才明白王守仁在欺骗他。七月初一那天,朱宸濠留下宜春王据守南昌,然后胁迫他的部下六万人,偷袭攻下九江、南康,叛军出长江,迫近安庆。有人请求解救安庆,王守仁说:“不能这样。现在九江、南康已被叛军占领,我军越过南昌与叛军在长江上对峙,九江、南康二郡的叛军断绝我军的后方,这样我军就腹背受敌。不如直接进攻南昌。叛军的精锐部队全部外出,南昌守备空虚。我军刚集中,气势锐利,进攻一定会取胜。叛军听说南昌被攻破,一定会解安庆之围回南昌自救。我军在湖中迎击他们,没有不取胜的道理。”大家说“好”。朱宸濠果然从安庆撤还军队。乙卯那天两军在黄家渡相遇,两军拼死战斗,叛军大败,撤退保守住樵舍,连接舟船组成方阵,朱宸濠拿出全部钱财犒劳将士。第二天,朱宸濠正在早晨朝见他的群臣,官军突然杀到。冠军用小船装载柴薪,乘着风势放火,焚毁了朱宸濠的副船。朱宸濠的船搁浅,朱宸濠仓促换船逃跑,官军追赶并捉住他。一共三十五天叛军就被平定。
14.
C(“下文也表明作者由前方南郑到后方成都是为了看重阳药市或元宵灯山,与万人同乐”理解错误。一般人忘记了国家危亡,喜欢这样的生活,而作者绝无这种情趣,而是蕴藏着悲愤)
15.上下两阕两种生活的对比。上阕写南郑的从军生活,让人振奋、回味;下阕写成都的繁华都市生活。两相对比,词人心酸落泪,为人们忘记故土还在异族手中而痛心。上阙写自己才气超群与下阙写自己壮志难酬对比。下阙词人写建功封侯的大事不信由上天安排,表达对朝廷压抑主战派,埋没人才的控诉。下阕中一般成都市民与词人的对比。成都花会,万人游赏,贪享欢乐;而诗人却“欹帽垂鞭”“闻歌感旧”“时时”喝酒流泪,突出了词人的悲愤。(6分,一点3分,答出二点即可。)
16.(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犹且从师而问焉 耻学于师
(3)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三、17.
D(A.缺少主语;B.“增强”与“关注度”搭配不当,且“文学是一个黑色幽默”,不合句意,也不妥当;C.“文学”作“黑色幽默”的主语不恰当。)
18.C(由后文“反之,文学奖如果……”可推知主语应为“文学奖”,且应放置句首。也可借助句后的破折号作用看,此破折号应为进一步解释说明“文学奖”应如何,因此排除A、B;根据前后文逻辑,两个分句间是转折关系,故可排除D)
19.B(街谈巷议: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谈论。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曲高和寡:【日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两个成语侧重不同。形同陌路:本来很熟悉的朋友或别的人,因为一些事情而不再联系或交往,如同成为陌生人一般,对象多指人,强调“陌生”,而“渐行渐远’’多强调关系“慢慢变远”。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多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苦心经营:用尽心思去筹划安排。)
20.“导致小区停电的突发事件”改为“小区突发停电事故”“仅”——“谨”“叔叔阿姨、大哥大姐们”——“业主”(书面语体)“敬谢不敏”——“深表歉意\遗憾”(敬谢不敏: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是表示推辞的客气话。不合语境)“不再发生”——“再次发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