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部分校2020届高三线上考试(二)
(2020-03-17 10:48:50)
标签:
试题 |
山东省潍坊市部分校2020届高三线上考试(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记者:当意外来临,焦虑、恐慌是人们最主要的情绪,疫情对一个人产生的心理影响有哪些?我们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
游旭群:疫情给我们造成的心理影响主要表现在认知、情绪与行为三个方面。这两天大家特别关心疫情信息,因信息不够明确会产生认知冲突、无所适从等,都属于认知上的变化;同时,情绪上容易紧张、恐惧,甚至是抑郁愤怒;从行为方面来看,大家的生活也会出现很大变化,出行受限、社交减少等。这几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恐惧会加剧我们对疫情的非理性认知,生活的变化又会加剧情绪的紧张感等。
记者:最急需心理援助的是哪部分人群?又该如何获得心理支持?
游旭群:目前最需心理援助的有两个群体:一是确诊感染的重症患者及其亲人,二是在救治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这两个群体面临的压力最大,最需要相应的心理支持。
材料三:
实施心理干预,须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要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分类分级服务;二是专业、有序、符合伦理要求。当前的心理服务主要通过热线电话和网络实施,必须运用专业方法和技术,为求助者提供针对性服务。各部门各类组织有效协同、高效协作,为个人提供针对性心理服务。疫情初期,国家卫健委就在心理危机干预方面予以指导;心理学界也迅速组织起来,通过心理热线、在线咨询等方式提供心理服务。但是短板也仍然存在,以心理援助热线为例,目前各地社会组织,已经支持建设了几百条心理援助热线,但缺少统一管理,存在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现象,对服务质量很难进行有效评估。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演进,心理服务需求也会不断变化。接下来应注重从“介入式危机干预”转向“恢复性危机干预”。
1. 三则材料对“应激反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 确诊感染的重症患者及其亲人最需要心理支持,下列各项中不能使其获取心理支持的一项是(3分)
3. 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4.
材料二和材料三虽然都选自《光明日报》,并且都围绕“心理防‘疫’”来谈,但是在行文思路和表述重点上各有不同,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4分)
5.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面前,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假若你是一位地方主政者,该采取哪些措施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9题。
祈祷
闻一多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启示我,如何把记忆抱紧;
请告诉我这民族的伟大,
轻轻的告诉我,不要喧哗!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谁的心里有尧舜的心,
谁的血是荆轲聂政的血,
谁是神农黄帝的遗孽。
告诉我那智慧来得离奇,
说是河马献来的馈礼;
还告诉我这歌声的节奏,
原是九苞凤凰的传授。
请告诉我戈壁的沉默,
和五岳的庄严?又告诉我
泰山的石霤还滴着忍耐,
大江黄河又流着和谐?
再告诉我,那一滴清泪
是孔子吊唁死麟的伤悲?
那狂笑也得告诉我才好,——
庄周,淳于髡,东方朔的笑。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启示我,如何把记忆抱紧;
请告诉我这民族的伟大,
轻轻的告诉我,不要喧哗!
[注]河马献来的馈礼: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出于黄河,背负“河图”;有神龟出于洛水,背负“洛书”。《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石霤(liù):滴下的水。孔子吊唁死麟:麟,麒麟;史书记载,鲁哀公郊外狩猎捕获一怪兽,请孔子辨察,孔子视之曰:“麟也。”以袖掩面,涕泪湿袍。
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8. 诗人是如何解答“谁是中国人”这一疑问的?请结合诗歌简要概括。(4分)
9. 诗歌题为“祈祷”,祈祷往往源于痛苦而指向希望,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诗人有怎样的痛苦和希望。(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甲)
(乙)
(丙)
[注释]大脯:皇帝诏赐大臣聚饮。曾公:曾国藩。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11.下列对材料中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12.下列对材料有关“泰山”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旧例封禅后,自三公以下皆迁转一级,惟郑镒因说骤迁五品,兼赐绯服。(4分)
(2)俄登天门,道忽坦夷,异境顿辟,睹所未见,方自幸向之不遽止也。(4分)
14.(乙)(丙)二文都描叙泰山之巅观日出,从中你悟出哪些道理?(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送范山人归泰山
李白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
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
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
云生望不及,此去何时还。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16.整首诗以范山人的行踪为主线,涉及景致色彩鲜明,诗人以此刻画出范山人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20.请在文中(1)(2)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21.回目是章回小说内容的概括,许多古文内容也可以借用回目来概括。请你从所供古文名篇中任选两个,依据其内容补写回目。(4分)
22.许多回目本身就可以当作言辞优雅、意境生动的名联来欣赏。下面选取了《红楼梦》三个回目,请你从中任选一个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加以赏析。(6分)
四、作文(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试题(二)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1.A(应对的不仅仅只有“困难和危险”,也不仅是“适应性”)
2.D(从社交媒体上获取的如果是不实信息,就可能很难获取心理支持)
3.D(“足够的共情能力,但也要将自己的情感与患者分离,接受现实的局限性”旨在避免挫败、内疚、抑郁等负性情绪)
4.行文思路:材料二作为访谈录,以问答式行文;材料三作为新闻评论,首段提出中心论点,层层推进,论述观点。
表述重点:材料二围绕疫情对个人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给予心理支持来谈;材料三更强调疫情来临时对社会心理的引导。
5.提醒媒体及时发布明确信息,确保公众知情;限制公众出行,减少社交,但要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对感染的重症患者及时施救,对他们及其亲人提供心理支持;给一线医护工作者提供安全保障和心理支持;让有关部门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协调各部门和组织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结合疫情防控,预防为主,建立以信仰、信念、信心为指引的社会心理建设价值引领机制。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6.B(是赞美而非质疑,“超出常人的清醒和勇于批判的精神”错)
7.C(感情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深化)
8.诗人借具有代表性的人或物含蓄表现“中国人”的特征:
(1)借杰出的历史人物寄寓“中国人”应有担当天下、奋斗反抗等精神。
(2)借中华大地的自然风物,寄寓“中国人”应具备坚韧毅力和团结一心等品质。
(3)借“凤凰授歌”等文明的繁盛景象寄寓“中国人”应热爱中华历史,传承灿烂文化。
9.(1)诗人身处内忧外患的乱世,看不清国家的前途,因而迷惘痛苦。
(2)希望国人能传承民族精神,丢弃卑怯,自尊自强,担起复兴中华的重任。
(3)祈祷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呼唤民族文化复兴,抵御西方列强的“文化侵略”。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D(明年移驻济宁,以巡阅河防,纡道泰安,观形势,遂登泰山。余与李榕申甫皆从。四月既望,乘山轿,出郡北门三里入山。)
11.B(姚鼐《登泰山记》中的“戊申晦”是干支纪日)
12.D(薛文最后是引用曾国藩的话,不是自语)
13.(1)按照过去的惯例,封禅结束了,爵位在三公以下的都升迁了一级,只有郑镒凭借张说的关系一下子升到了五品官,并且赐给了红色官服。
(2)不久就登上了天门,道路忽然变得平坦了,一种不同的景象顿时展开,我见到了从未见过的景象,才庆幸自己先前没有立即停下来。
14.登高则望远;在生活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景色就越壮阔。无限风光在险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有付出才有收获。美来自艰辛的付出。(1点1分,答上两点即得3分。言之成理即可)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个小题,9分)
15.C(对“日观”的理解错误)
16.诗人刻画了一位怀抱白鹤、浮云相伴、现身青崖、云深身没、仙风道骨的高士隐者形象。诗人突出白色,目光随着这片白色移动,先是“初行若片云”,白色飘逸轻盈;再是“杳在青崖间”,青色映衬,清晰可见;飘过天门,行至日观,最后隐身层云。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D(一枝独秀:形容在同类事物中最为突出,最为优秀。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指自称一家。参差不齐:指长短、高低、大小不齐。错落有致:布局交错纷杂,但极有情趣。不但,表递进关系。如果是假设关系。契合:符合。吻合:完全符合。)
19.C(ABD主语不明)
20.(1)不但易于较完整地概括每回内容
(2)均有一副标明篇章内容的对联
21.(1)百年老屋承载儿孙几世情
(2)一言利辩荡气回肠化干戈
(3)韬光养晦刘邦得主动
22.(1)“花解语”指袭人情真意切劝慰宝玉爱惜自己明德上进;“玉生香”指宝黛二人情投意合笑诉情话;此处“花解语”“玉生香”巧用双关生动形象,用叠词“切切”“绵绵”表现人物情感,温馨细腻。
(2)分别写薛宝钗戏蝶与林黛玉葬花两个情节。薛宝钗雍容华贵,容貌妩媚,体态丰腴,此处以杨玉环代指;因为林黛玉婀娜多姿,外表秀美,姿态轻盈,以赵飞燕代指。这样回目更加幽情含蓄,增添诗意。
(3)大观园迎来一场瑞雪,如银装素裹的“琉璃世界”,恰巧栊翠庵中红梅怒放,呈现出“白雪红梅”的诗意画面;大家欢聚一堂的时刻,贾宝玉与史湘云一对哥姐欢快地偷烧鹿肉。诗情画意之雅境与偷食“腥膻”之俗景,雅俗共赏,相映成趣。
四、作文(60分)
23.建议参考高考阅卷标准,基准分44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甲)唐明皇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张说任封禅使。张说的女婿郑镒,本来是九品官,按照过去的惯例,封禅结束了,爵位在三公以下的都升迁了一级,只有郑镒凭借张说的关系一下子升到了五品官,并且赐给了红色官服。因为举行盛大宴会按品位排列座次,所以唐玄宗发现郑镒的官位飞跃上升,感到奇怪,就问他原因,郑镒没有词儿来回答。优人黄幡绰说:“这全靠泰山的力量啊。”
(乙)同治四年,我在徐州督师侯相曾国藩的幕府中做事。第二年,他到山东济宁驻守,因为巡视河防,绕道泰安,观察地势,于是登上泰山。我和李榕等人都跟从。四月十六日,我们乘着山轿,从郡城的北门出去,走了三里,便进入了山中。沿着盘曲的山路登山,走了将近四十里地,经过十来个十分著名的地方,都尽情观赏,流连良久才离开。越过南天门,转过来向东走。又向北攀登,就是泰山顶了,也就是天柱峰。泰山恢弘的气势,桐城的姚鼐先生曾经记述过。今天登山所经的道路都是姚鼐先生所走过的道路,那些偏僻的不在主道旁的景点没有去。
当我没有到南天门时,看到石阶路陡峭高耸,耸入半空中。向下看,险峻的石阶成为一线,幽深莫测,眼花目眩,心神惊骇,进退两难,屏住气息,抛弃杂念,又鼓起勇气向前行进。不久就登上了天门,道路忽然变得平坦了,一种不同的景象顿时展开,我见到了从未见过的景象,才庆幸自己先前没有立即停下来。等达到泰山山顶,极目四望。诸峰起伏环列四周,相互依靠,有的像拱,有的像蹲。汶水从东方流来,蜿蜒曲折好似一条带子。远远地注视深远青碧的天空,缥缈得好像没有边际。俯视云烟,瞬息变化。这天晚上我们住在碧霞宫。四更后到泰山顶峰东侧的日观峰,等候日出。风雨骤然而至,很冷,过了很长时间雨才停下来。极目东望,看到一缕红光横跨在浓云之下。不久,璀璨耀目,如轮的太阳由云端露出,摇曳不定,像从地面涌出来一样。太阳的形状并不很圆,颜色正红,可以直接用眼睛观看。在它的上面有明亮的五色彩霞,好像数百匹丝锦。回头看短墙上,日影隐约,一会儿又不见了。侯相曾国藩因整夜下雨,未能看日出,笑着(对大家)说:“你们各位记住(这个道理),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不可以主观猜测;稍稍艰难的事,不能够中途停止啊。”
(丙)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上来了,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