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审题训练
(2019-06-18 17:22:47)
标签:
作文 |
分类: 作文 |
作文审题训练
——多则材料类
【教学对象】佛山一中高二(8)班学生
一、
作文如何做到符合题意,是每届考生经常议论的话题。符合题意,关键在审题 立意不可偏离了 作文命题。从思维模式上研判,当先行审题,后有立意。先行审题,所谓“读有依据”,即整体解读考场所给作文题目,不割裂地读,不碎片化整个题目。再为立意,所谓“心有主持”,即准确把握命题所涵作文题旨,不作疑似想,不套版化题目命意。审题是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概括材料的内容,并对材料的信息进行初步切分,找出材料表象下的常理;立意是找到这些切分点的延展点或共通点,确立一个有倾向性的句子。审题是立意的基础,立意则是审题的延伸。
二、
知识技能:通过讲评和指导,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的步骤,反思上次提纲训练的不足,并适当加以修改;明确多则材料审题立意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堂上思考、提纲修改等步骤,指导学生重视审题步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审题训练中分析、思考作文题目,努力使作文训练具有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环节一、评讲已练提纲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问题:如何把握作文题的材料和提示语部分? |
教师引导,基于作文材料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
基于作文题目结合所学内容思考、回答。 |
让学生把握多则材料题型的基本审题步骤。 |
环节二、现场修改提纲 |
同学的提纲例一:标题:以劳动点亮人生 开头:朝九晚五,渔猎种作,追忆今昔,劳动一直乃华夏子民生存之根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今时今日,劳动更应成为我们完善自我以响应时代号召的必由之路。分论点:1、劳动是我们为人生存的基础。2、生存之上,追求完善自我的必经之路仍是不懈劳动。3、个人离不开时代浪潮,劳动则是我们主动响应新时代号召的主心骨。结尾:价值,是证明我们曾经活着的证据;而劳动,恰恰是证明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在灿若星河的似水年华中,愿我们以人生为舟,劳动为楫,在追求之路上能够平稳舟楫,溯游从之。 同学的提纲例二: 标题:习得书上文,仍需苦躬耕;开头:粗糙简单的打制石器到细针 缝绣的精致刺绣,矗立百年的 赵州桥到高端前沿的港珠澳大桥,中华上 下五千年文明中无一不闪耀着劳动的独特光芒。从理论到现时,劳动是一架桥梁。习得书上文,仍需苦躬耕。分论点:1、细种萌新芽,劳动植人心。2、新芽展绿叶,劳动塑人魂。3、树纳百鸟巢,劳动成人事。 结尾:人生如树之成长,由萌芽至参天;劳动人民如园 丁,浇灌之以清露,去其枯枝。劳动,将使人生绽放繁华。 |
启发、提问同学对提纲的思考以及修改。 |
根据所学思考、修改提纲。 |
回顾多则材料作文审题方法,结合实际提高审题能力。 |
环节三、堂上练习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诗经》《论语》等国学著作从图书馆走进家庭书橱,阅读场景在改变,不变的是对先 贤哲思的追求。 从“出国热”到“归国潮”,逐梦方向在改变,不变的是个人价值的实现。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指导 同学写作并提问。 |
根据已掌握审题步骤练习。 |
巩固练习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