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言文整体阅读(教案)1

(2019-01-07 10:25:50)
标签:

试题

分类: 高三

文言文整体阅读(教案)1

一、古诗文阅读(34分)(2018年全国卷1)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赗赠有加,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B.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C.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D.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答案】C。【解析】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找到对仗句式“口不讼直/志不苟免”,排除B、D;“芝坐爽下狱”是说“鲁芝也因为差错而被下狱”,“芝坐爽(因为差错)”不宜停顿。故选C。

11.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作为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C.“践阼”原指踏入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答案】C。【解析】1.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2.亦作“践胙”、“践祚”。即位;登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不正确。 “踏入古代庙堂前台阶”错,应为“踏上主阶”;“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不正确。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

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

C.鲁芝审时度势,进宫劝谏。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司马,曹遭到讨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

D.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重。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

【答案】B。【解析】依据“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判断,“蜀地饱受侵扰”错,应为“天水郡和蜀地相邻,常被蜀军侵犯掠夺”;“修建旧境”也有错,应为“几年的工夫,被掠夺的土地都收复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答案】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

(2)帝以芝清忠稷正,素无居宅,使君兵为作屋五十间。

【答案】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向来不置办私宅,派军士为他建造了了五十间房屋。【参考译文】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世代有美名,是西州的大户人家。他的父亲被郭氾所害。鲁芝从小流离失所。十七岁时迁居雍地,致力于文化思想研究。被郡守举荐为上计吏,后被州郡征召为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是雍州刺史,非常敬重鲁芝。于是举荐为孝廉,提升鲁芝为郎中。 后被封为骑都尉、参军事、代理安南太守,再后来又升任为尚书郎。曹真亲自督促关右军务时,鲁芝又参与大司马府的军机大事。曹真去逝后,宣帝代替曹真督促关西军务,于是任命鲁芝参与骠骑军事,后调任天水太守。天水郡和蜀地相邻,常被蜀军侵犯掠夺,人口一直在下降,盗贼四起。鲁芝竭力镇守防卫。又建立集市贸易,几年的工夫,被掠夺的土地都收复了。又调任他为广平太守。天水百姓包括少数民族都非常仰慕他的美德,大家亲自到京城上书,请求留下鲁芝继续做天水太守。魏明帝答应了这一请求。曹爽辅政的时候,鲁芝被拜为司马。多有正直的言论和深远的谋略,然而曹爽却不采纳。等到宣帝起兵要杀曹爽的时候,鲁芝又率领他的手下竭力保护曹爽,并劝曹爽说:“先生您处在伊周的高位,一旦获罪被罢免,即使想拉一条狗都不可以了(更不要说统领人),如果挟天子保住许昌,依仗帝王的威仪,号令天下征讨天下,谁敢不听从您呢!如果放弃这个决策而束手待毙,那不是想去东市被杀头,难道不令人痛心吗?”曹爽懦弱又被人迷惑,因而没有听取鲁芝的意见,于是束手就擒。鲁芝也因为差错而被下狱,论理当死,但他始终凛然不阿,始终不改坚贞的气节。宣帝很喜欢他,于是赦免了他,不久还启用他担任并州刺史。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诸葛诞叛乱被平定后,鲁芝升任大尚书,掌理刑法。武帝登基后,调任镇东将军,进爵为侯。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向来不置办私宅,派军士为他建造了了五十间房屋。鲁芝知道后,借口年高力微,告老还乡,向朝廷请求的奏表上了十多次,于是征召为光禄大夫,赐以特殊的地位,御赐随行吏卒及车马。羊祜作为车骑将军,于是以自己的位置让鲁芝,说:“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为人谦和而不苟同,年迈华发,却始终在尽为臣之礼(孝命朝廷),尚且没有受到这样的待遇,我却超越了他(坐这么高的位子),凭什么来化解天下人(对我)的怨恨呢!”皇上没有听取。(可见)他被人敬重到了这样的程度。泰始九年去逝,时年八十四岁。武帝为他哀悼,并御赐大量的车马作为送葬之用,赐谥号贞,并赐墓地百亩。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魏罐,字用之。父羽奏补秘书省校书郎、监广积仓,知开封府仓曹参军。持法精审,明吏事。上元起彩山阙前张灯与宦者护作宦者挟气视罐年少辄诛索侵扰罐密以闻诏杖宦者遣之。瓘门人魏纲上疏诋天书,流海岛,罐亦坐是停官。复监邓州税、鄂州茶,以大理寺丞知衡山县,就除转运使。刘铱时计口以税,虽舟居皆不免,至是而雷、化、钦、廉、高州犹未除,罐为除之。减柳州无名役四百人。寻以罪降知洪州。自主客郎中迁太常少卿,知广州。史沆性险诐,尝为瓘所劾免。会广州封送贡余椰子煎等饷京师,辄邀留之,飞奏指以为珍货,诏遣内侍发验无有,沆坐不实废,罐亦降知鄂州。未逾年,复为陕西转运使,徙河北。以给事中知开封府,政事严明,吏民惮之。侬智高寇广东、西,独广州城坚守不能下。于是论筑城功,迁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复知厂州,兼广东经略安抚使,给禁卒五千,听以便宜从事。属狄青已破贼,召还,纠察在京刑狱。议者请开六塔河,塞商胡北流,宰相主其说,命罐按视,还奏以为不可塞。下溪州蛮彭士羲叛,将发兵讨除。进龙图阁直学士、知荆南。罐以为“五溪之险,师行鸟道,诸将贪功生事,于国家何所利?”因条上三策,以招徕为上,守御为下,功取为失。不报。后卒如罐议。徙澶州、滑州。又徙邓州,不行,请老,以吏部侍郎致仕,卒。

(《宋史·列传第六十二》,有删节)

【注】险诐(bi):邪恶不正,阴险诡诈。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元起/彩山阙前张灯/与宦者护作/宦者挟气视瑾年少辄诛索/侵扰瓘/密以闻诏/杖宦者遣之

B.上元起彩山/阙前张灯/与宦者护作/宦者挟气视瑾年少/辄诛索侵扰瓘/密以闻诏/杖宦者遣之

C.上元起/彩山阙前张灯/与宦者护作/宦者挟气/视瓘年少辄诛索/侵扰瓘/密以闻/诏杖宦者遣之

D.上元起彩山/阙前张灯/与宦者护作/宦者挟气/视瓘年少/辄诛索侵扰/瓘密以闻/诏杖宦者遣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又称“表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上元”,即元宵节,有赏花灯、猜灯谜等习俗,故又称灯节。现已成为中国、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传统的重要年俗节日之一。

C.“奏”“疏”,和“章”“议”“表”“说”一样,均属古代常用文体,是臣下向君王、皇帝陈述自己对某事意见、看法的文书.。

D.“补”“除”“迁”是古代官职授任或变动的术语。文中的“补”“除”与“授””拜”一样都是任职授官,“迁”与“徙”一样都是调动职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瑾任职,蒙父推举。由于他的父亲魏羽奏请朝廷,他得以补任为秘书省校书郎,监管广积仓,开封府仓曹参军等职。

B.魏瑾在任,为民着想。当时雷州、化州、钦州、廉州、高州沿用刘铱当时按人口收税的办法,即使船民也难以幸免,魏瑾替他们废除了这一苛税。

C.魏瓘为官,精审守正。他曾揭发肆意妄为的宦官,后因株连停职;弹劾阴险诡诈的史沆,遭到报复,被陷害诬告私自截留了上供的宝物。

D.魏瓘为政,敢于建言。在京刑狱担任纠察时,曾经对开凿六塔河以及镇压彭士羲叛乱的两个朝议提出反对意见,朝廷都马上予以采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l)五溪之险,师行鸟道,诸将贪功生事,于国家何所利?(5分)

(2)又徙邓州,不行,请老,以吏部侍郎致仕。(5分)

 

 

10. D(注意联系上下文揣摩句意;注意名词“宦者”“瓘”作主语,虚词“与”“辄”等标志词。参考标点:上元起彩山,阙前张灯,与宦者护作,宦者挟气,视瓘年少,辄诛索侵扰。瓘密以闻,诏杖宦者遣之。)

11. C(“说”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并不专用于臣下对君王或皇帝。)

12. D(“马上予以采纳”错,针对彭士羲叛乱的建}义当时未被采纳,而且朝廷最终所采取的讣策与魏瓘所献之策只是相同而已。)

13.(1)五溪地形险恶,官军在狭窄的山间鸟道行进(行进在只有鸟可以飞过的山道);将领们会因为贪功而滋牛事端,这些对国家有什么好处?(“险”1分;“师”1分;“牛事”1分。语句通顺2分。)

(2)(魏瓘)又将转到邓州任职,没去就任(米能成行),上书请求告老还乡,以吏部侍郎之职(的身份)退休。

(“不行”古今异义1分;“老”1分;“致仕”1分。语句通顺2分。)

【参考译文】

魏罐,字用之。他的父亲魏羽奏请朝廷补任他为秘书省校书郎、监管广积仓,任开封府仓曹参军一职。魏罐执法精确审慎,通晓吏员事务。时值上元节,需要在宫殿前搭起彩山,并张挂彩灯。魏罐与宦官负责料理此事。由于宦官怀有私愤,并认为魏罐年幼可欺,于是到处索求财物,侵扰百姓。魏罐私下把这件事禀告天子,天子下诏杖责(这个)宦官,并将他赶走。魏瓘的门客魏纲,因为上疏诋毁(被朝廷奉为祥瑞的)天书,被流放到海岛,魏罐也因此受到牵连,被停职处分。不久,他又恢复官职,任邓州税务、鄂州茶务,以大理寺丞兼任衡山知县,即刻升任转运使之职。刘铱当时在当地实行按人口收税的方法,就连常年居住在船舱里的百姓也要缴纳税收,此时雷、化、钦、廉、高等州仍然未废除此种政策,魏罐(到任后)替百姓废除了此项弊政。又在柳州释放了被非法征集服役的百姓四百人。不久,他因过失被降官至洪州任知州。他从主客郎中升官至太常少卿、广州知州之职。史沆性格阴险诡诈,他曾因魏罐的弹劾而免职。恰逢广州拟将朝贡后剩余的椰子煎等物品封缄馈送京师,史沆于是请求留下这些物品,并立即上奏魏罐私自扣留了上贡的奇珍异宝,皇帝下诏派宦官打开物品验看,结果没有(所说的珍宝),史沆因为所言不实被罢官,魏罐也因此降官任鄂州知州。没过一年,他又被任命为陕西转运使,转任河北。(后来,他)以给事中的职位担任开封府知府,治理政事严明,官吏和百姓都畏惧他。叛军侬智高攻打广东、广西时,唯独广州城久攻不下。于是朝廷认为这是当初魏瓘筑城的功劳,将他升任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复任广州知州,兼任广东经略安抚使,朝廷还派出禁兵五千人交给魏罐,任凭他见机行事。大将狄青大败叛军,朝廷将魏瓘召还,任命他纠察京城的刑事案件。当时,有人提议开凿六塔河,并堵塞商胡河的北支流,宰相也支持这一建议,朝廷派魏罐去视察,魏瓘视察完毕后上奏,认为北支流不能堵塞。下溪州的少数民族彭士羲叛乱,朝廷打算发兵讨伐。魏罐于此时升任龙图阁直学士兼知荆南府。他认为,“五溪地形险恶,官军在狭窄的山间乌道行进(行进在只有乌可以飞过的山道);将领们会因为贪功而滋生事端,这些对国家有什么好处?”于是列出了三种对敌策略上奏,以招降敌人为上策,以防御敌人为下策,以主动攻打敌人为失策。没有得到批复。后来朝廷最终所采取的计策,还是像魏罐所献之策那样。魏罐转任澶州、滑州。(魏瓘)又将转到邓州任职,没去就任(未能成行),上书请求告老还乡,以吏部侍郎之职(的身份)退休,直到去世。

三、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祖纳字士言,最有操行,能清言,文义可观。性至孝,少孤贫,常自炊爨以养母,平北将军王敦闻之,遗其二婢,辟为从事中郎。转尚书三公郎,累迁太子中庶子。历官多所驳正,有补于时。齐王冏建义,越王伦收冏弟北海王实及前前黄门郎弘农董祚弟艾,与冏俱起,皆将害之,纳上疏救焉,并见宥。后为中护军、太子詹事,封晋昌公。以洛下将乱,乃避地东南。元帝作相,引为军谘祭酒。纳好奕棋,王隐谓之曰:“禹惜寸阴,不闻数棋。”对曰:“我奕忘忧耳。”隐曰;“盖闻古人遭逢则以功达其道若其不遇则以言达其道当晋未有书而天下大乱,旧事荡灭君少长五都,游宦四方,华裔成败,皆当闻见,何不记述而有裁成?应仲远作《风俗通》,崔子真作《政论》,蔡伯喈作《劝学篇》,史游作《急就章》,犹皆行于世,便成没而不朽。仆虽无才,非志不立,故疾没世而无闻焉,所以自强不息也。况国史明乎得失之迹,此可兼济,何必围棋然后忘忧也!”纳喟然叹曰:“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耳。”乃言之于帝曰:“自古小国犹有史官,况于大府,安可不置。”因举隐,帝以问记室参军钟雅,雅曰:“纳所举虽有史才,而今未能立也。”事遂停。然史官之立,自纳始也。初,弟约与逖同母,偏相亲爱,纳与约异母,颇有不平,乃密以启帝,称:“约怀陵上之性,今显侍左右,假其权势,将为乱阶”。人谓纳与约异母,忌其宠贵,乃露其表以示约,约憎纳如仇,朝廷因此弃纳。纳既闲居,但清谈、披阅文史而已。及约为逆,朝野叹纳有鉴裁焉。温峤以纳及约为逆,朝野叹纳有鉴裁焉。温峤以纳州里父党,敬而拜之。峤既为时用,盛言纳有名理,除光禄大夫。卒于家。

10. 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盖闻古人遭逢/则以功达/其道若其不遇/则以言达/其道当晋/未有书/而天下大乱/旧事荡灭/

B. 盖闻古人/遭逢则以功达/其道若其不遇/则以言达/其道当晋/未有书/而天下大乱/旧事荡灭/

C. 盖闻古人遭逢/则以功达其道/若其不遇/则以言达其道/当晋未有书/而天下大乱/旧事荡灭/

D. 盖闻古人/遭逢则以功达其道/若其不遇/则以言/达其道/当晋未有书/而天下大乱/旧事荡灭/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疏,有“分条陈述”的意思,是大臣向皇帝提意见或建议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范畴。如《谏太宗十恩疏》。

B. 公,古代贵族封号,被封为“公”的贵族可以享受俸禄和管理封地,如晋昌公就可掌管晋吕郡的军政等事务。

C. 史官是我田古代朝廷中专门负责整理编纂前朝史料史书和搜集本朝史实的官职名,主要分为记录类和编纂类。

D. 清淡是指在魏晋时期.士大夫等承袭东汉清议的风气,就一些玄学问题进行析理问难、反复辩论的文化现象。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慨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顼是

A. 祖纳颇受赏识,能匡正时弊。祖纳曾任尚书三公郎、太子中庶子等职,被封晋昌公;在任职期间,他能对不好的政事进行驳斥或纠正。

B. 祖纳不顾个人安危,仗义执言。齐王司马冏等人竖起义旗,都将遭到杀害,祖纳此时不惧牵连,上疏解救,他们最后都得到了赦免。

C. 祖纳心有块垒,爱好下棋。祖纳心怀忧愁,他下棋以解脱,王隐对此有所不满,认为大丈夫应有所作为,祖纳以能力不足予以推辞。

D. 祖纳举贤荐能,推动职官设置。祖纳力陈史官设立的重要意义,并顺势举荐史才,他的建议虽然未被采纳,但史官之立却从此开始。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仆虽无才,非志不立,故疾没世而无闻焉,所以自强不息也。

(2)约怀陵上之性,今显侍左右,假其权势,将为乱阶。

【答案】10. C    11. B    12. B   

13. (1)我虽然没有才能,(但)不是正确的志向不确立,所以我担心自己(在)这个时代湮没而没有人知道,这是我自强不息的原因。

(2)祖约怀有凌驾国君的心思,现在在国君身边担任要职,给予他权势,(这)将成为祸乱的根源。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遭逢”作“古人”的谓语,不要断开;“其道”作前句的宾语,后面断开;“则以言达其道”与前文的“则以功达其道”结构的对称。故选C。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B项,“晋昌公就可掌管晋昌郡的军政等事务”错,本文中“公”是贵族封号。故选B。

【12题详解】

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B项,司马冏讨伐的是司马伦,司马伦抓捕了与司马冏共同起事的司马实和董艾,因此祖纳从司马伦手中解救的是司马实和董艾。故选B。

【13题详解】

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重点注意,仆:我;虽:虽然;故:所以;疾:担心;所以:表原因;陵上:凌驾国君;显侍左右:状语后置句;假:给予;阶:根源。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参考译文】祖纳,字士言,极有操行,善于清谈,文章的内容值得观赏。他性情非常孝顺,少年丧父生活贫困,他常自己做饭来赡养母亲。平北将军王敦听说了他的情况,送给他两个婢女,征召他任从事中郎。他后来转任尚书三公郎,多次升官任太子中庶子。他在官任上经常驳错纠正,很多都对时政有利。齐王司马冏树起义旗(讨伐赵王),赵王司马伦逮捕了司马冏的弟弟北海王司马实以及前黄门郎弘农董祚的弟弟董艾,(司马实和董艾)与司马冏共同起事,司马伦想要将他们都杀掉,祖纳上疏解救他們,(他们)都被赦免。祖纳后来担任中护军、太子詹事,被封晋昌公。他认为洛阳一带即将发生战乱,就到东南一带避难。元帝任丞相时,召他任军谘祭酒。祖纳喜欢下棋,王隐对他说:“禹珍惜每一寸光阴,未尝听说他下棋。”祖纳回答说:“我也是以此忘记忧愁。”王隐说:“我听说古人如果受到任用,就用功绩来实现他的志向,如果怀才不遇,就用言论来表达他的志向。晋还没有一部史书,如果天下大乱,旧事将消失湮灭。你年轻时在五都长大,在四方游历,华夏后裔的成败,你都应当有所见闻,为什么不把史实记述下来并且剪裁定稿?惠仲速写《风俗通》,崔子真写《政论》,蔡伯喈作《劝学篇》,史游作《急就章》,尚且都流行于世,成为身后的不朽之作。我虽然没有才能,不是正确的志向不确立,所以我痛心自己在这个时代湮没而没有人知道,这是我自强不息的原因。何况国家的历史表明政事得失的情况,这能够兼济天下,为什么一定要下棋然后忘忧呢!”祖纳感叹说:“我并非不欣赏你的主张,只是力量不足罢了。”于是对元帝说:“自古小国尚有史官,何况大朝,怎么能不设置史官呢。”于是举荐王隐。元帝拿这件事寻问记室参军钟雅,钟雅说:“祖纳举荐的人才虽然有历史方面的才能,但现在尚不能任用。”这件事就搁置下来。但是晋立史官一事,是从祖纳开始的。原先,祖纳的弟弟祖约与祖逖是同母所生,祖约与祖逖更加亲近,祖纳与祖约是异母兄弟,心中不满,就秘密报告元帝,说“祖约怀着凌驾国君的心思,现在在国君身边担任要职,给了他权势,将成为祸乱的根源”。旁人认为祖纳与祖约是异母兄弟,他忌恨祖约受到宠幸,就拿祖纳的奏表给祖约看,祖约像憎恨仇人一样憎恨祖纳,朝廷因此不再任用祖纳。祖纳闲居后,只是清谈、阅读文史典籍罢了。等到祖约叛逆,朝野人士都称赞祖纳有鉴别识人的眼光。温峤因为是祖纳州里父党,恭敬地任用他。温峤被当世重用后,盛赞祖纳能够分辨事理,任光禄大夫。祖納最终死于家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