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高三 |
2018新课标1卷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任务。
A.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调查
B.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
C.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航次大陆架勘查任务
D.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
答案及解析
B
【解析】原句语病在于“经历……任务”搭配不当,应该为“执行……任务”,所以选B。A项问题在于“经历……航次/调查”搭配不当;C项问题在于“经历……航次”搭配不当;D项问题在于“执行……航次”搭配不当。
2018新课标2卷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A.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B.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C.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D.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我们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答案及解析
B
【解析】C选项“探索……之路来”缺少主语,应该加上“这样”。A和D项中,“眼花缭乱”不能直接修饰创新,缺少成分,应改为“令/使/让人眼花缭乱”。另外,偏正短语都可转换为一个句意完整的句子。试着转换一下便可知,如“热爱语文的学生”可转换为“学生热爱语文”。“眼花缭乱的创新”则转换成了“创新眼花缭乱”,显然,应该是“创新让人眼花缭乱”。
2018新课标3卷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获得方向。
A.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明方向。
B.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别方向。
C.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析方向。
D.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识方向
答案及解析
B
【解析】“通过……为参照”句式杂糅,排除A和D,是“辨别方向”而非“辨析方向”,因此答案选B。
2018浙江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出版社除了将本身的品牌作为吸引受众的内容进行推广,利用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传播外,图书营销还有在社交平台做线上活动这个必选项。
B.运用互联网思维有助于优化治理,比如“最多跑一次”改革,办事程序能删繁就简的原因,依赖的就是政务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办事流程的全面再造。
C.观众跟随着这档浸润理想情怀的节目,回顾科学技术的研发过程,感知科学家的创造力,把握时代的脉搏,激发前进的动力,受到各界一致好评。
D.该研究团队揭示了用化学方法制备干细胞的科学原理,开发了简单、高效制备干细胞的新技术,为优化制备途径提供了新的科学视角和解决方案。
答案及解析
D
【解析】A项:中途易辙,“出版社除了......外”这句话的主语为出版社,后面一句话主语也应该为“出版社”,主语换成了“图书营销”。B项:"......的原因,依赖的....."句式杂糅。C项:暗换主语。“受到一致好评”的应该是“节目”而不是“观众”。
01
命题分析
纵观历年各地高考病句命题,有两次命题变化值得一提:
1、病句练了千千万,辨析病句从来都是“找无语病选项”,2011年湖南卷突然把题干要求改为“找有语病选项”,当年无数考生因审题不细而痛失病句3分。
2、2018年全国新课标三套卷,一改往年刻板的命题模式,高考病句不仅在文段中来考查,而且将之前的“辨析病句”换成了“找出病句修改最恰当的选项”,摆脱了之前命题形式的刻板套路。虽然前些年的独立命题省份(安徽、福建、重庆),不少考修改病句的,但全国命题的主流形式还是辨析病句。所以这一次改变,也给我们备考带来了新的思考。原题原句,是在一个文段,一定程度上讲,2018全国新课标三套卷病句题的考查又是脱离文段的,这种题目的设置只是借了一个新命题形式的壳,装的还是旧物件,所以,不必怕。而且相比,修改病句来讲,这种命题形式难度要略低。但对于改错能力不强的同学来讲,也未必。新题型出来之后,我们做了一个测试,我们身边有很多同学,你拿一句有病的句子,他们有时一眼就能看出病在何处?但是,若是告诉他们哪里错了,再给他们几种改法,问哪个改的对,他们就犹豫不决了。
总结
总结一下,如果说,第一个变化是考查做题的态度,那么,第二个变化侧是考查做题的基础能力——修改病句。翻阅历年考纲便可知,无论哪年考纲上对于病句的考查,从来都如是表述——“辨析并修改病句”。
接下来,谢明波语文微课堂也将不定期分享一些关于病句修改的讲解,从“哪里错”到“为何错”再到“怎么改”,分门别类,一一说透。当然,更多精彩讲解,欢迎你来谢明波语文网课,听更走心的讲解,更细致的分析,更高效的方法。今天,我们就先来说说2018全国高考新课标三套卷的病句题,到底哪里错了?又为什么错?怎么改?如何举一返三地去总结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备考。
真题回顾
2018新课标I卷
(点击可放大看大图)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原句语病在于“经历……任务”搭配不当,应该为“执行……任务”,所以选B。A项问题在于语序不当,应为“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C项问题在于语序不当,应为“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D项问题在于“执行……航次”搭配不当。
【解读】
我们首先来使用我们最高频的方法“找动词,定主宾”,分析如下:
「原题原句」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任务。
「找动词,定主宾」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任务。
「简化与拆分」
1、主干成分问题:这艘船经历了任务。
“经历任务”动宾搭配不当。可修改为“执行任务”。
2、修饰成分问题: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
同为宾语中心语“任务”的修饰成分,应遵偱结构一致和多重定语顺序的原则,可修改为“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
2018新课标II卷
(点击可放大看大图)
答案及解析
【答案】答案 B
【解析】C选项“探索……之路来”缺少主语或者暗换主语,应该加上“这样”,以让前句所述的创新方式成为主语。A和D项中,“眼花缭乱”不能直接修饰创新,缺少成分,应改为“令/使/让人眼花缭乱”。
【解读】
我们首先来使用我们最高频的方法“找动词,定主宾”,分析如下:
「原题原句」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找动词,定主宾」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简化与拆分」
1、主干成分问题:(戏曲的创新)才能探索出创新之路来。
明显背离原文语境和语意,原文强调是的科学的创新方式才能探索出创新之路来。
2、修饰成分问题:(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
“眼花缭乱”不能直接修饰创新,缺少成分,应改为“令/使/让人眼花缭乱”。偏正短语都可转换为一个句意完整的句子。试着转换一下便可知,如“热爱语文的学生”可转换为“学生热爱语文”。“眼花缭乱的创新”则转换成了“创新眼花缭乱”,显然,应该是“创新让人眼花缭乱”。
2018新课标III卷
(点击可放大看大图)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通过……为参照”句式杂糅,排除A和D,是“辨别方向”而非“辨析方向”,因此答案选B。
「原题原句」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获得方向
「找动词,定主宾」
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获得方向。
1、主干成分问题:“获得方向”动宾搭配不当,应为“辨别方向”或“识别方向”。
2、修饰成分问题:
“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属于典型的句式杂糅,也是高考最设题的病句类型,应修改为“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或“通过海岸线等作的参照”。这一成份在句中属于方式状语,修饰后面动词“辨别或识别”,即,强调说明“辨别或识别方向”的方式。
另外,此一类句式杂糅可以同类列举,以达到举一返三的学习效果。如:
“本着……为原则”应改为“本着……的原则”或“以……为原则”
“围绕……为中心”应改为“围绕……的中心”或“以……为中心”
“原因是……造成的”应改为“原因是……”或“是……造成
“关键在于…决定性作用”应改为“关键在于……”或“决定性作用”
“经过……下”应改为“经过……”或“在……下”
02
新题型命题特点总结
1、在文段中考查病句,实际与文段的关联度并不高
2、考查形式虽有变化,考查能力未变(考纲要求“辨析并修改病句”)
2、既要能辨析,又要能准确修改病句,较之过去考查形式,难度明显提升
3、设题病句,往往有两处错误,多为主干成分和修饰成分语病各一处错误。
03
新题型备考策略与建议
1、重视修改病句的精练与精讲
2、常考病句类型要常练习、勤总结
3、十大高频病句结构仍是病句解题的基础
4、“找动词、定主宾”是病句解题基础之基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