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
(2018-04-02 07:20:41)
标签:
试题 |
分类: 高一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一家农场主,为了方便栓牛,在庄园一颗榆树的树干上箍了一个铁圈。随着榆树的长大,铁圈慢慢地长进了树身里,榆树的表皮留下一道深深的伤痕。
一年,当地发生了一种奇怪的榆树病,方圆几十里开外的榆树全部死亡,唯独那颗箍了铁圈、留下伤痕的榆树存活下来。为什么这棵榆树能幸存呢?植物学家对它产生了兴趣,于是组织人员对它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正是那个给它带来伤害的铁圈救了它,是它从锈蚀的铁圈里吸收了大量铁,所以才对真菌产生了免疫力。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他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一个农场里。这棵树至今仍郁郁葱葱地生长在美国密歇跟州比犹拉县附近的那个农场里,充满生机和活力。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长阳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 D。解析:D项偷换概念,原文(第三段)是“信德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选项为“根本原则”,程度在加重。
2. A。解析:A项张冠李戴,“把‘朋友有信’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五种基本道德规范之一”是孟子。
3. D。解析:曲解原文意思,说法过于肯定,原文只在说明“信“在治国中很重要。
4. C 。本题题干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鉴赏能力。本题C项,“体现出人物在本质上不同的立场和心情”不正确。从全文来看,他们的立场和心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5. ①宽宏大量:面对风言风语不为所动,尽心尽力为群众办事。②正直无私:关心群众困难,动员儿子出钱修桥,汛期后主动辞职。③深谋远虑:汛前关注古桥,汛期早作安排,修桥计划周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6. ①情节上,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情节集中紧凑。②人物上,面对断桥,众人不同的表现塑造了书记、主任和村民的不同形象。③效果上,新颖别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④主旨上,赋予断桥象征意义,深化主题:河上断桥易修,心中断桥难修。
7.C(“翻译成就的伟大他人难以比拟”,理解错误)
8.C、E(每项2分。A“令人窒息的文化封锁”只是背景,作为目的,依据不足。B“影响了翻译的质量”“白璧微瑕”评价不当。D水平超过任何莎剧译本,无依据)
9. ①满怀热情翻译莎剧,消耗了全部青春年华。
②译作两次毁于战乱,坚持重译,坚定执着。
③翻译前反复揣摩,翻译中反复吟诵,精益求精。
④在只有两本工具书的条件下,不惧困难,完成译作。
(每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10. B。解析略。
11. D。解析:“都具有真才实学且充满正义感”说法错误。
12. C。解析:C项” 做名义上的相国,没有实际权力”说法错误,廉颇是代理相国。
13.(1)赵括曾与父亲赵奢谈论用兵之事,赵奢也难不倒他,可是并不称赞他。(得分点:“尝”(曾经),“兵事” (名词作动词,用兵之事),“ 善”( 认为……好,称赞),每词各1分,句意2分)
(2)赵括代替廉颇之后,把原有的规章制度全都改变了,把原来的军吏也撤换了。(得分点:“既” (……以后),“悉”(全部),“易置”(更改设置、撤换),每词各1分,句意2分)
14.A C (A“中调”错,应为“小令”;C挼(ruó):揉搓。)
15.①漂泊天涯的愁苦之情。②感叹年华已逝(物是人非)的悲伤。③对国势衰颓的担忧。(每点2分,答对3点给满分)
16.(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3)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17.A(言不尽意: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言不及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辞不达意: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地表达出思想感情。含糊其辞:指话说得不清不楚。形容有顾虑,不敢把话照直说出来。言不由衷:由:从;衷:内心。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言人人殊:说的话个个不同。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
18.B(A项句式杂糅。改为:目的在于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或是为了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C项语序不当。应该改为“史上首位”。D项成分残缺。应该改为“学校积极推动图书馆阅读教育的活动”。)
19.A。“水上遨游”对应“岸边嬉戏”,所以③排在第一位。⑥有一个“藏”字,所以⑤才是“离开幽居”,因此⑥⑤排在一起,且⑥在前⑤在后。破折号后是“喜欢接近人”,所以破折号前是④,只有④有“人”。
20. 干旱则因成灾缓慢常常受到忽视
但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可小视 一旦这种自我修复能力被破坏
21.(1)用了拆字组合(把“食”拆成“人”“良”二字)的方法,点出了食品安全第一要提高商家“人品”,即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第二在于食材要用质量过关的“良品”。
(2)例:人品、食品,品品相照; 苍生、民生,生生相联。
22.〖解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所给材料的文字简明清晰,没太多干扰信息,写作时注意选择其中的一个角度进行写作。
立意提示:①“挫折”“磨难”是人生的财富。“铁圈慢慢地长进了树身里,榆树的表皮留下一道深深的伤痕。这棵树至今仍郁郁葱葱地生长在美国密歇根州比犹拉县附近的那个农场里,充满生机和活力。”成功更青睐受到挫折的心灵。
②要学会从挫折中反省,吸取教训。挫折有助于创造自己的价值。要能够把挫折化为成长的养分、失败的经验,从而积累智慧,获得下一次成功。
③挫折中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铁圈留下的伤痕提醒我们,生活中充满着苦难,我们面对它并非毫无作为,我们可以选择微笑,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④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透过现象抓本质。正是那个给树带来伤害的铁圈救了它,使它从锈蚀的铁圈里吸收了大量的铁,从而对真菌产生了免疫力。
【参考译文】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军事,以为天下没人能抵得过他。他曾与父亲赵奢谈论用兵之事,赵奢也难不倒他,可是并不说他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这是什么缘故,赵奢说:“用兵打仗是关乎生死的事,然而他却把这事说得那么容易。如果赵国不用赵括为将也就罢了,要是一定让他为将,使赵军失败的一定就是他呀”。等到赵括将要起程的时候,他母亲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可以让他做将军。”赵王说:“为什么?”回答说:“当初我侍奉他父亲,那时他是将军,由他亲自捧着饮食侍候吃喝的人数以十计,被他当做朋友看待的数以百计,大王和王族们赏赐的东西全都分给军吏和僚属,接受命令的那天起,就不再过问家事。现在赵括一下子做了将军,就面向东接受朝见,军吏没有一个敢抬头看他的,大王赏赐的金帛,都带回家收藏起来,还天天访查便宜合适的田地房产,可买的就买下来。大王认为他哪里像他父亲?父子二人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领兵。”赵王说:“您就把这事放下别管了,我已经决定了。”赵括的母亲接着说:“您一定要派他领兵,如果他有不称职的情况,我能不受株连吗?”赵王答应了。
赵括代替廉颇之后,把原有的规章制度全都改变了,把原来的军吏也撤换了。秦将白起听到了这些情况,便调遣奇兵,假装败逃,又去截断赵军运粮的道路,把赵军分割成两半,赵军士卒离心。过了四十多天,赵军饥饿,赵括出动精兵亲自与秦军搏斗,秦军射死赵括。赵括军队战败,几十万大军于是投降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赵国前后损失共四十五万人。第二年,秦军就包围了邯郸,有一年多,赵国几乎不能保全,全靠楚国、魏国军队来援救,才得以解除邯郸的包围。赵王也由于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终于没有株连她。
邯郸解围之后五年,燕国采纳栗腹的计谋,说是“赵国的壮丁全都死在长平了,他们的遗孤尚未成人”,燕王便发兵攻赵。赵王派廉颇领兵反击,在鄗城大败燕军,杀死栗腹,于是包围燕国都城。燕国割让五座城请求讲和,赵王才答应停战。赵王把尉文封给廉颇,封号是信平君,让他任代理相国。
廉颇在长平被免职回家,失掉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离开他了。等到又被任用为将军,门客又重新回来了。廉颇说:“先生们都请回吧!”门客们说:“唉!您的见解怎么这样落后?天下之人都是按市场交易的方法进行结交,您有权势,我们就跟随着您,您没有权势了,我们就离开,这本是很普通的道理,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又过了六年,赵国派廉颇进攻魏国的繁阳,把它攻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