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文言文小语段练习三
(2018-01-17 16:37:39)
标签:
试题 |
分类: 高三 |
高三上学期文言文小语段练习三
1、 其后复浚徐州至济宁河。虑漕舟胶浅,自淮至通州置舍五百六十八,舍置卒,导舟避浅。复缘河堤凿井树木, 以便行人。凡所规画,精密宏远,身理漕河者三十年,举无遗策.
宣宗八年十月卒于官,年六十有九。初,瑄以浚河有得于民,民立祠清河县,正统中,命有司春秋致祭。
节选自《明史
(1)对文中划线词语进行解释:
缘: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虑漕舟胶浅,自淮至通州置舍五百六十八,舍置卒,导舟避浅。
2、泰昌元年,辽事棘,始设山东副总兵,驻登州,以命有容。八月,毛文龙有镇江之捷。诏有容统水师万,
偕天津水师直抵镇江策应。有容叹曰“率一旅之师,当方张之敌,吾知其不克济也” 无何,镇江果失, 水师遂不进。明年,广宁覆,辽民走避诸岛,日望登师救援。朗先下令,敢渡一人者斩。有容争之,立命 数十艘往,获济者数万人。时金、复、盖三卫俱空无人,有欲据守金州者。有容言金州孤悬海外,登州、 皮岛俱远隔大洋,声援不及,不可守。迨文龙取金州,未几复失。四年,有容以年老乞骸骨,归,卒。
选自《明史•沈有容传》
(3)对文中划线词语进行解释:
棘:
(4)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进行判断:
A.“海外”与古代的“海内”相对,“海内”指国内,“海外”则古今同义,指国外。
(
B.“乞骸骨”意思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家。(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无何,镇江果失,水师遂不进。明年,广宁覆,辽民走避诸岛,日望登师救援。
子帅百官迎劳龙湾。三年封永嘉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亮祖勇悍善战而不知学所为多不法番遇知县道同以闻亮祖诬奏同同死帝寻悟明年九月召亮祖至与其子府军
卫指挥使暹俱鞭死。御制圹志,仍以侯礼葬。
(6)对文中划线词语进行解释:
定:
(7)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进行判断:
A.“洪武元年”,“洪武”是朱元璋的年号,“元年”即第一年。年号是最高统治者为纪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
年号起源于秦始皇。(
B.“圹志”,“圹”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四年伐蜀,帝以诸将久无功,命亮祖为征虏右副将军,济师至蜀,而明升已降 。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亮祖勇悍善战而不知学/所为多不法番遇知县道同/以闻亮祖/诬奏同/同死/帝寻悟/明年九月召亮祖至/
与其子府军卫指挥使暹俱鞭死
B.亮祖勇悍善战/而不知学/所为多不法番遇知县道同/以闻/亮祖诬奏同/同死/帝寻悟/明年九月召亮祖至
/与其子府军卫指挥使暹俱鞭死
C.亮祖勇悍善战/而不知学/所为多不法/番遇知县道同以闻/亮祖诬奏同/同死/帝寻悟/明年九月召亮祖至
/与其子府军卫指挥使暹俱鞭死 D.亮祖勇悍善战而不知学/所为多不法/番遇知县道同以闻亮祖/诬奏同/同死/帝寻悟/明年九月召亮祖至/ 与其子府军卫指挥使暹俱鞭死
梦阳主摹仿,景明则主创造,各树坚垒不相下,两人交游亦遂分左右袒。说者谓景明之才本逊梦阳,而其 诗秀逸稳称,视梦阳反为过之。然天下语诗文必并称何、李,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
选自《明史•何景明传》
(8)对文中划线词语进行解释:
主: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梦阳主摹仿,景明则主创造,各树坚垒不相下,两人交游亦遂分左右袒 。
5、大元丞相伯颜入建康,或恶立信于伯颜,以其二策及其死告,且请戮其孥。伯颜叹息久之,曰:“宋有
是人,有是言哉!使果用,我安得至此。”命求其家厚恤之,曰:“忠臣之家也。”
节选自《宋史•汪立信传》
(10)对文中划线词语进行解释:
或: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宋有是人,有是言哉!使果用,我安得至此 。
6、初,赴举,贫不能上,亲族裒钱三万遗之。道出滑台,过父友吕翁家。翁丧,贫窭无以葬,其母兄将鬻
女以襄事。道倾褚中钱与之,且为其女择婿,别加资遣。又故人卒,贫甚,质女婢于人。道为赎之,嫁士
族。搢绅服其履行。好学,嗜弈棋。平居多茹蔬,或止一食,默坐终日,服玩极于卑俭。享年六十
四。
(12)对文中划线词语进行解释:
裒:
(13)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进行判断搢绅也做缙绅,意为插笏于带,本为旧时官宦的装束,后转用为官宦的代称。(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平居多茹蔬,或止一食,默坐终日,服玩极于卑俭。
7、其在从班日,韩侂胄旧与周旋无间,方居叶中用事,而颖谢绝之。常言:“士以不辱身为重。”其为少宗
正,而丞相赵汝愚适归,相遇于废寺,泥雨不能伸足,但僧床立语曰:“寄谢余参政,某虽去而人才犹在朝
廷,幸善待之。”颖曰:“相公人才即参政人才也,使果贤,参政之责,非宰相之忧也。”余参政,端礼也。余继相,卒于善类多所全佑,颖之助云。
(1)对文中划线词语进行解释:
间: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寄谢余参政,某虽去而人才犹在朝廷,幸善待之。
8、为户部侍郎,升尚书。朝论将用兵,大性条陈利害,主不宜轻举之说,忤韩侂胄意,出知平江,充荆湖
制置使。 江陵当用兵后,残毁饥馑,继以疾疫,大性首议振贷,凡三十八万缗有奇。前官虚羡①,凡十有 四万五千缗,率蠲放不督,民流移新复业者,皆奏免征榷。边郡武爵,本以励士,冒滥滋众,大性劾两路 戎司冒受逃亡付身,凡三千四百九十有七道,率缴上毁抹。江陵旧使铜镪,钱重楮轻②,民持赀入市,有 终日不得一钱者。大性奏乞依襄、郢例通用铁钱,于是泉货流通,民始复业。除刑部尚书兼详定敕令。卒 于家,年七十七,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文惠。
【注】①羡:盈余。②钱重楮轻:指纸币不能兑换成铜钱,贬值。楮:纸币。
(1)对文中划线词语进行解释:
选自《宋史•李大性传》
条: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江陵当用兵后,残毁饥馑,继以疾疫,大性首议振贷,凡三十八万缗有奇。
9、信孺自春至秋,使金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议用弗就。信孺使北时,年财三十。既龃龉归,营居室岩
窦,自放于诗酒。后赀用竭,宾客益落,信孺寻亦死。
(1)对文中划线词语进行解释:
龃龉: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信孺自春至秋,使金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议用弗就。
10、帝欲访后族人官之,后谢曰:“爵禄外家,非法。”力辞而止。然言及父母早卒,辄悲哀流涕。洪武
十五年八月寝疾。群臣请祷祀,求良医。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
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疾亟,帝问所欲言。曰:“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
得所而已。”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帝恸哭,遂不复立后。
(14)对文中划线词语进行解释:
官: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
高三上学期文言文小语段练习三答案
1、(1)缘:沿着,顺着
(2)①虑:考虑;胶:搁置;导:引导. 句子翻译为:考虑到漕船容易搁浅,从淮安到通州修建五百六十八处房舍,每处派驻士兵,引导船只避免 搁浅.
参考译文: 后来又疏浚徐州到济宁的河道.他又担心漕船搁浅,便从淮安到通州沿途设置了五百六十八个居住点,配 给士卒,引导船只避开浅滩.又沿河堤凿井种树,以方便行人.他的规划,都精密而有远见.他身任漕河事务三十年,殚精竭虑提出了许多建议. 八年(1433)十月他在任上去世,终年六十九岁.当初,陈瑄因疏浚河道有德于民,百姓在清河县为他立祠.正统年间,朝廷命有关官员春秋时致祭.
2、(1)棘:急迫,棘手
(2)A 错
(3)“无何”:没有多久;“明年”:第二年;“走避”:逃走躲避;“日”:名词用作状语,每天. 译文为:没有多久,镇江果然丢失了,水师就不再前进.第二年,广宁失守,辽民逃往各岛避难,每日盼望登州的部队救援.
参考译文: 泰昌元年,辽东事务棘手,朝廷开始设立山东副总兵,驻守登州,就任命有容担任这个职务.八月,毛文 龙在镇江打了胜仗.诏令有容统帅水师万人,偕同天津的水师直达镇江策应.有容叹息说:“率领一支部 队,去抵抗正嚣张的敌人,我知道那是不可能成功的.”没有多久,镇江果然丢失了,水师就不再前进.次 年,广宁失守,辽民逃往各岛避难,每日盼望登州的部队救援.朗先下令,敢摆渡一个人过来的斩首.有 容反对,立即命令几十艘船开往各岛,几万人获得了救援.当时金、复、盖三卫都空虚没有人,有人要据 守金州.有容说金州孤立地远处海外,登州、皮岛都与它远隔大海,声援不到,不可据守.等到文龙取得 金州,没有多久又丢失了.四年,有容因为年老请求退休,回到家中,去世.
3、(1)
(2)B 错
(3)①四年讨伐蜀地,太祖认为诸将久无战功,任命朱亮祖为征虏右副将军,率领军队开赴蜀地,明升已 经投降.
(4)C “而”为连词,表转折,连接的是两个句子,因此,“而”前断句,排除 A、D;“番遇知县道同” 为人名,作主语,其前断句,排除 B. 句子翻译为:朱亮祖虽勇悍善战,但不爱好学习,他的所作所为多不符合规范,番禺知县道同知道了这些 情况.朱亮祖诬陷道同,道同被杀,太祖不久后醒悟了,第二年九月召朱亮祖,和他的儿子府军卫指挥使 朱暹一同鞭打而死.
参考译文:
洪武元年,协助征南将军廖永忠从海道攻取广东.何真投降,同廖永忠攻克南宁、象州,平定广西.班师 回朝,太子率百官在龙湾迎接慰劳.三年,封为永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给予世袭的凭证. 四年讨伐蜀地,太祖认为诸将久无战功,任命朱亮祖为征虏右副将军,率领军队开赴蜀地,明升已经投降.攻下未归附州县.班师回朝,因擅杀军校而不予奖赏. 朱亮祖虽勇悍善战,但不爱好学习,他的所作所为多不符合规范,番禺知县道同知道了这些情况.朱亮祖 诬陷道同,道同被杀,太祖不久后醒悟了,第二年九月召朱亮祖,和他的儿子府军卫指挥使朱暹一同鞭打 而死.御制墓志铭,仍以侯的礼节埋葬.
4、(1)主:以……为主,着重于,主张
(2)梦阳主张摹仿,景明则主张创造,各树旗帜,互不相让.两人交游也分手了.
参考译文: 景明为人正直,重节义,鄙视荣利,与梦阳并有国士之风度,两人学诗做文,开始一唱一和,成名之后却 相互诋毁.梦阳主张摹仿,景明则主张创造,各树旗帜,互不相让.两人交游也分手了.有人说景明之才 本不及梦阳,但其诗则比梦阳的诗好.然而,天下人在谈论诗时,则必何、李并称,与边贡、徐贞卿合称 为“四杰”.
5、(1)或:有人
(2)宋朝竟有这个人,有这些计!如果用了,我哪里能到达这里.
参考译文: 大元丞相伯颜进入建康,有人在伯颜处说立信坏话,把立信曾向朝廷献上对付元兵的两条计策和死状告诉 伯颜,并且请求杀了立信的妻子儿女.伯颜长久地叹息道:“宋朝竟有这个人,有这些计!如果用了,我 哪里能到达这里.”命令找到立信的家人好好救济他们,说:“这是忠臣的家啊.”
6、(1)裒:聚集
(2)对
(3)平常生活喜好吃蔬菜素食,有时一天只吃一餐,默坐静养整天.衣服用具十分低下节俭.
参考译文: 当初,查道科考,因贫穷没有盘缠进京,亲戚族人集资三万钱馈赠他.后来,查道路过滑台,前去拜
见父亲的朋友吕翁,不巧吕翁已死,家中贫困无法埋葬,吕翁的哥哥将要卖掉自己的女儿来帮助埋葬.查 道拿出包袱中所有的钱财给予吕翁哥哥赎女,并为他的女儿选择女婿,另外出资作为嫁妆.有一位故人死 了,因家中很是贫穷,打算将自己女儿抵押给人作丫鬟.查道替他赎回了女儿,嫁给士族人家为妻.同朝
官员们都佩服他的操行.查道好学,嗜好与人下棋.平常生活喜好吃蔬菜素食,有时一天只吃一餐,默坐 静养整天.衣服用具十分低下节俭.享寿 64 岁.
7、(1)间:隔阂
(2)代我感谢余参政,我虽然走了,但人才还在朝廷中,希望好好地对待他们
参考译文: 他在列于朝班的时候,韩侂胄从前与他交往没有隔阂,等到韩侂胄掌握了大权,刘颖却谢绝与他来往.常
常说:“士人要把不辱及自身作为重要原则.”他任少宗正时,丞相赵汝愚恰好被贬归乡,(两人)在破 寺院里相遇,下雨有泥水连脚都没法伸,就在僧人的床上站着说话,赵汝愚说:“代我感谢余参政,我虽 然走了,但人才还在朝廷中,希望好好地对待他们.”刘颖说:“相公的人才也就是参政的人才,假如他 们真的贤能,是(余)参政的职责,不用宰相担忧”余端礼继任宰相,最终对于好人多有保护,是因为刘 颖的帮助.
8、(1)条:逐条,分列条目
(2)江陵正是战争之后,残破毁坏闹饥荒,接着又流行瘟疫,李大性首先倡议救济,一共三十八万缗多.
参考译文: 担任户部侍郎,升任尚书.朝廷讨论将要出兵,李大性逐条陈述利害关系,主张不应该轻举妄动,违
背韩侂胄的意思,出朝廷担任平江知府,充任荆湖制置使.江陵正是战争之后,残破毁坏闹饥荒,接着又 流行瘟疫,李大性首先倡议救济,一共三十八万缗多.前任官员虚报赋税的盈余,一共十四万五千缗,李 大性全都予以免除不再催促,流亡迁徙重新恢复生产的民众,都上奏免去征收赋税.边郡的武功爵位,本 来是用来鼓励将士的,冒名滥施的很多,李大性弹劾两路戎司违规接受已逃亡的士兵的身份凭证,一共三 千四百九十七件,全都上缴涂毁.江陵以前通行铜钱,铜钱价值高,纸币贬值,百姓拿货物到市场交易, 有一整天得不到一个铜钱的.李大性上奏请求按照襄、郢成例通用铁钱,于是钱货流通,百姓才恢复生产事业.授官刑部尚书兼任详定敕令.在家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文惠.
9、(1)龃龉:不合,相抵触
(2)“口舌”,口才;“折”,挫败;“就”,成功. 译为:方信孺从春季到秋季,出使金国往返三次,用口才挫败强大的敌人,和议因此没有成功.
参考译文: 方信孺从春季到秋季,出使金国往返三次,用口才挫败强大的敌人,和议因此没有成功.方信孺出使金国 时,年龄才三十岁.后来由于抵触不合时而回乡,在岩洞营建居室,赋诗饮酒,放纵自己.后来家产用尽,宾客日益稀少,方信孺不久也死了.
10、(1)官:分封官爵
(2)希望陛下能够寻访贤能的人,听取别人的意见,自始至终,认真对待,子孙都能够贤能,大臣百姓都能够有所依靠罢了.
参考译文 皇帝想寻找皇后的族人分封官爵,皇后拒绝说:“分封爵禄偏爱外戚之家,不合乎法度.”皇后坚决拒绝 才停止了这件事.然而有时谈到父母早亡,皇后常常痛哭流涕.洪武十五年八月马皇后卧病在床.群臣请 求祈祷祭祀,访求良医.马皇后对皇帝说:“死生,是命运的安排,祈祷祭祀有什么用处呢!况且医生又 怎能使人活命!如果吃药不能见效,恐怕会因为我的缘故而降罪各位医生吧?”病情加重时,皇帝问他想 说什么.马皇后说:“希望陛下能够寻访贤能的人,听取别人的意见,自始至终,认真对待,子孙都能够 贤能,大臣百姓都能够有所依靠罢了.”当月丙戌日去世,享年五十一岁.皇帝非常伤心,于是从此不再 册立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