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届高考第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科普文与报告

(2017-09-26 22:08:13)
标签:

试题

分类: 高三
专题集训 12 实用类文本阅读•科普文与报告
[共2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森林的枢纽
戎 可
红日待升,晨雾飘渺,远山如幻。林中某处,黑啄木凌厉的叫声一如既往,转眼间百鸟齐鸣,如歌如朝。百鸟来朝是人类的想象,天下万物实在无高下之分。但是确实,某些物种似乎更加重要,如同枢纽。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了啄木鸟,森林将会怎样?
《辞源》说,枢纽,“比喻事物互相联系的中心环节”。这个中心环节如枢如纽,本身并不起眼,然而一旦缺如,整个系统却会发生重大改变。1969年,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生态学家罗伯特•T•佩因提出了关键种的概念,它的英文是keystone species,其中keystone的本义是指石拱门上方中间的那块石头,它在所有组成拱门的石头中受力最小,但没有它,拱门就会倾倒,keystone的含义与汉语里的“枢纽”异曲同工。
关键种的概念并非凭空而来,佩因教授分析了一系列的例证,特别是他在1966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这项研究开始于1963年,他在离西雅图不远的马考海湾做了一个有趣的去除实验。马考海湾在太平洋东侧,满是石岸而无沙滩。佩因选择了一块海滩作为样地调查底栖生物。样地的中段——中潮间带,布满了贻贝、藤壶和一种称为茗荷儿的节肢动物,这些动物都固着在岩石上。有一种海星以这些动物为食,哪种动物增多,海星便优先取食哪种,所以没有谁能占据绝对优势。低潮间带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较短,生物种类急剧增多,甚至包括了四种大型海藻。除了刚提到的3种动物的幼体,另一种藤壶零散地附着在岩石上,夹杂着些海葵。两种石鳖和两种帽贝四下爬行,几只海兔(裸鳃类软体动物)在海绵上缓缓爬过,贪婪地摄取着它们的食物。
实验中精彩的部分来了,佩因取走了样地里的海星。3个月后,原本只分布在低潮间带的那种藤壶,竟然占据了样地60%~80%的空间。随后的9个月里,小个头儿的贻贝和茗荷儿迅速生长,到处都是它们。再往后,茗荷儿也消失了,遍地贻贝。它们侵占了几乎所有的岩石,其他生物无处附着,结果藻类只剩一种,海葵所剩无几,石鳖和帽贝爬向别处,海兔也随着海绵的消失而消失。这样演替的结果,虽然生物量大大提高,但物种数却从15种迅速降到了8种,甚至更少。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减少的问题在于,一旦环境变得不适于这区区几个物种的生存,整个生态系统将面临崩溃。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去除了几只能够控制固着生物生长的海星。
这个例子里的海星,便可称之为“关键种”。它们虽数量不多,却对生态系统起至关重要的影响。关键种这个概念的意义在于,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处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种,我们只要保护好这个物种,那么生态系统就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自我维持着它的结构和功能。而从理论上讲,保护一个关键种,所花费用应该不大,四两拨千斤,何乐而不为?
像海星这样,通过捕食稳定了生态系统结构的例子很多,比如地上的老虎、天上的雄鹰和海边的海獭,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特别强调保护这些动物的意义所在。但是关键种至少还有另外两种可能的形式,其中一种是基于互利共生关系的关键种。比如在澳大利亚西部,食蜜鸟给很多种植物传粉,也取食它们的花蜜,彼此互惠互利、互相依赖。但当橡子山龙眼开花的季节,它的花却是食蜜鸟的唯一蜜源。在这种情况下,橡子山龙眼就成了关键种,因为一旦它开不了花,食蜜鸟种群就会衰落,其他的植物也将跟随着无法繁殖。
与上面两类关键种不同,生态工程师为其他生物创造生态位,是另一种形式的关键种。比如水獭修筑的水坝,像工程师一样改变了局部环境,不仅促进了森林的更新,更为一系列物种的生存提供了资源。再比如啄木鸟,它在树上凿出的大大小小的洞,为真菌、昆虫的生存提供了便利,给各种小型兽类、鸟类的隐蔽和繁殖提供了空间。啄木鸟吃虫,它的数量不会太多,否则就意味着树干里的虫太多,森林也就不复存在。但如果没有啄木鸟,我们无法想见,那些依赖于它的洞穴的动物将何去何从,森林又将是一个怎样的面貌。
关键种是个美丽的保护生物学概念,但在真实的世界找到这样一个枢纽却难上加难,这是因为物种间的复杂关系,往往远超常人的想象。我们能做的,就是到森林里多走走,多观察、多体会、多分析,大自然会告诉我们答案。也许,这就是荒野精神。
(选自2016年07月08日《中国科学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3分)(  )
A.关键种在英文里的意思与枢纽的意义相近,它所起的作用也和枢纽一样,一旦缺失,整个系统就会发生重大改变。
B.佩因教授所做的“去除实验”,在去除样地生态环境后,导致生物量提高,而物种却迅速减少。
C.我们只要保护好一处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种,这个生态系统就能够自我维持着它的结构和功能,长久地生存下去。
D.因为物种之间有着复杂关系,因此在现实世界里找到一个关键种很难,保护一个关键种更难,由此可以说关键种只是保护生物学的一个概念。
1.A (B.佩因教授所做的“去除实验”只是去除了“关键种”海星,而不是完全改变生态环境。C.“长久地生存下去”说法过于绝对,应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自我维持着它的结构和功能”。D.“从理论上讲,保护一个关键种,所花费用应该不大……”说明保护关键种不一定比发现它更难。)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较为合理的两项是(4分)(  )(  )
A.文章开头,以“红日待升,晨雾飘渺,远山如幻”的描写,表现百鸟和鸣的美好景象,激起人们对美妙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B.在“关键种”概念提出时,文章先引用《辞源》中关于枢纽的解释,再用英文的构成,准确而形象地说明其作用,体现了科普文本的特点。
C.关于佩因教授的去除实验,文章采用叙述和描写的表达方式,详细地讲解了实验的样本特点和实验的过程,让读者能够清楚地理解其实验的意义。
D.本文在介绍“关键种”时,列举了两个最典型的关键种——啄木鸟和海星,这样由点到面,准确地分析了关键种的作用。
E.本文虽然是一篇科普的文章,但行文活泼、语言生动,生活气息浓郁,如“四两拨千斤”之类的词语,贴切,形象,使文章可读性强。
2.B E (A.“表现百鸟和鸣的美好景象,激起人们对美妙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理解错误,应该是形象生动地引出啄木鸟对森林的作用。C.文本主要采用的表达方式是叙述和说明,没有运用描写。D.文本最后一段说“关键种是个美丽的保护生物学概念,但在真实的世界找到这样一个枢纽却难上加难”,说明啄木鸟和海星只是用来举例子进行说明,它们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关键种。)
3.在生态环境中,关键种有哪些作用?这个概念的提出有什么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问:关键种在生态环境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①像海星一样的关键种,可以起到协调环境的作用。②有的关键种具有与其他物种互利共生的作用。③像水獭、啄木鸟之类的物种,有为其他生物创造生态环境的作用。(每点1分,共3分)第二问: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认识到其重要性,有利于维护整个生态系统。(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奥数热65.1%受访者希望家长不要盲目跟风
北京某高校硕士研究生钱欣欣,小时候曾学习奥数8年。她自称是“奥数的受益者”,“它打开了我的思路,让我对数学一直没有惧怕的心理。小学5年每次学校刚发新书,我一翻就知道自己都会,这样会非常自信,更爱学习。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以后我有了孩子,也会让我孩子学奥数。”
“但我也在想,如果我们当年学奥数是和升学直接挂钩的话,那我当时学奥数的心情,包括我妈让我学奥数的心态,都会变,再也不能享受这个过程。”她说,“我学奥数,是因为课本上的知识已经掌握好了,而不是像报道里说的,家长不切实际地让孩子盲目学习。”
奥数常常让很多人“爱恨交加”。学奥数到底会对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7.7%的受访者认为奥数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商和潜力。但同时也有37.2%的受访者担心是对孩子学习潜力的透支,影响长远发展。
“奥数”被认为是“数学思维的体操”。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开设了奥数教育,目的是发现具有数学潜质的天才少年,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和兴趣。在受访者看来,奥数有其积极的一面,包括开发孩子的智商和潜力(47.7%)、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35.1%)、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25.9%)、学习能力和考试成绩显著提高(23.6%)。
然而,在我国“全民奥数”的氛围下,奥数早已背离了作为“思维体操”的初衷,以应试为目标,采用题海战术、强化训练等方式。奥数被异化让很多人忧心忡忡——37.2%的受访者认为是对孩子学习潜力的透支,影响长远发展;35.1%的受访者担心低龄化、高强度的超前教学违背教育规律;24.3%的受访者认为容易让孩子产生挫败感和恐惧、厌烦心理;23.9%的受访者担心直接告诉学生解题捷径,导致思维固化;19.0%的受访者害怕毁掉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14.4%的受访者觉得会对学校课堂教学造成干扰。
“过度刷题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就是让他们从此远离数学。奥数只是升学的敲门砖,一旦完成了升学的任务,被伤害的孩子就会选择再也不碰奥数。”家住北京海淀区的家长张扬(化名)对奥数被异化的后果深有体会。她指出,孩子在刷题的过程中,用最少的时间完成题目,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为此记住解题套路和公式,是最有效的。如果在孩子并不理解基本概念的前提下过度刷题,那么,一旦进入更难的阶段,孩子终将掉队。
46岁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民刘国忠的侄子正在上小学五年级。学校老师经常建议孩子学奥数,说能开拓视野。但他觉得,盲目学奥数耽误时间,没什么意义。“像现在上初中学x、y(方程式),小学高年级的奥数就是把x、y换成圆圈、方框,还是让你解方程”。
刘国忠一直记得女儿四年级时的一件事。学校期末考试,数学试卷是120分制,100分从课堂教学内容中出题,20分是附加分,是两道奥数题,题目是同类型的,就是数一共有多少个图形。这个靠自己数是数不清的,只要会套公式就能得出答案。可这个公式学校根本不教,只有学了奥数才会。他女儿前面100分的试题,拿了99分,原本是第一,但两道附加题,因为没学过奥数,附加分就是0,成绩一下子只能排到中等。
“我当时就不明白了,学校为什么要用课外的奥数题来考学生?两道一样的题,用了孩子并不懂的公式,这也不能提高孩子的思考能力啊!这种完全靠记公式的应试奥数题,却被学校用来考学生,让我感到很憋屈,甚至会想,要是让孩子学学奥数就好了。”他发现,这种情况现在依然很普遍,感觉学校教育的导向不太对,逼着没必要学奥数的孩子也去学。“对于孩子来说,要想学习有后劲儿,兴趣和自学能力都非常重要,这些一旦被破坏,再想找回来几乎不可能。”
调查中,65.1%的受访者希望家长不要盲目跟风,根据孩子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6年11月29日第7版)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3分)(  )
A.在钱欣欣看来,小时候学习奥数,是在课本上的知识已经掌握好了之后,而且没有和升学直接挂钩,这说明享受奥数的过程远比数学得高分更重要。
B.人们对奥数的作用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奥数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商和潜力,也有人认为它会影响孩子们的长远发展。
C.有的家长对孩子们奥数学习的“刷题”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这是异化了奥数,会对孩子们造成伤害,让他们从此远离数学。
D.调查中,多数人对我国“全民奥数”的现象有异议,他们希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定下长远的学习目标,以便远离奥数。
4.B (A.“享受奥数的过程远比数学得高分更重要”理解有误,奥数学习应该享受过程,但数学学习也不能忽视。C.原文批评的是“过度刷题”,选项表述扩大了范围。D.“以便远离奥数”无中生有,人们否定的只是“全民奥数”。)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4分)(  )(  )
A.作为“奥数的受益者”的硕士研究生钱欣欣,以其现身说法来讲自己对奥数的认识,会比局外人来谈更有说服力。
B.谈到奥数对很多人的不好影响,文章用“学奥数到底会对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设问,启发人们思考,引出了后文的调查结果。
C.谈到奥数被异化的情况,本文用了六个数据来说明,准确表现了人们担忧的种种情形。人们最担心的是奥数让孩子产生挫败感和恐惧、厌烦心理。
D.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民刘国忠认为孩子学奥数会耽误时间,他认为学校教育的导向不太对,这样逼着没必要学奥数的孩子去学没什么意义。
E.这篇调查报告,从内容构成来看,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式。采访的人角度客观,所举数据详尽,充分体现了调查报告的文本特点。
5.A E (B.在设问前,是说奥数常常让很多人“爱恨交加”,而不仅仅是不好的影响——“恨”,见原文第3段第一句表述。C.人们最担心的应该是怕“孩子学习潜力透支,影响长远发展”。D.原文是说“盲目学奥数”的影响。)
6.奥数热是现在基础教育中的一个很特别的现象,你如何看待奥数热?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奥数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有一定的意义,但不可盲目追求。①奥数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发现有潜质的少年。②奥数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自信心和兴趣。③但是,低龄化、高强度的超前教育会给孩子在思维方式、学习兴趣等方面带来不好的影响。④没有必要让所有孩子都去学奥数,尤其不应将其作为常规教学的一部分。(每点1分,答对四点得5分。)
 
 

2018届高考第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科普文与报告2018届高考第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科普文与报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