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评类作文写作指导》教案

(2016-09-30 11:36:59)
标签:

情感

分类: 教案
《时评类作文写作指导》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时评文的概念和特征。
2、通过教师引导剖析范文总结时评类作文的结构模式。
3、学生通过修改学生考场作文巩固方法达到掌握目的。
学习重难点:
剖析范文的写作结构来总结时评类作文的结构模式。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交流讨论法、练习巩固法
教学工具:黑板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二模关于“抢红包”等时评作文材料不断刺激着我们的神经,挑战着我们的极限。
二、自主学习 走近时评
1、 解题:顾名思义,时评即时事评论,时评文是指对新近发生的一件事发表自己看法的文章。
   时评通常以时事为评论对象,针对着一件具体的事来评说。所谓“时事”,可以把它理解为有新闻价值的事、公众关注的事,并且是有实 效性的事。归根结底,时评是新闻的一种,它和消息、通讯、特写、访谈、图片报道等一样,是“新闻”大家庭中的一员。
2、时评类作文的特征:           
时评类作文本质上属于材料性议论文,但和一般的材料性议论文又有显著的不同:
 (1)、时评类作文是以时事新闻事件作为阅读材料; 
 (2)、时评类作文要求直接对材料中提供的时事新闻事件进行评论,表明看法并展开分析。这就决定了时评类作文的两大特点:1,旗帜鲜明(必须表态);2,就事论事(不要扯远了)。 
 (3)、时评大多都是一事一议,也可多事一议。可以多个角度,但必须一文一主题。 
 (4)、时评要讲究“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尤其要注意准确性和说理性。
简言之:
时评类作文      一般议论文
                 
就事论事         缘事发挥
就事选例          谈古论今
就事说理         并列对照
二、时评类作文怎么写(写作思路)
(一)范文剖析(材料如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 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
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就焦老师、学生或家长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1、讨论并思考:此文开头在结构上由哪几部分组成?
“红包奖励”折射教育低俗化 
学生出满勤,成绩进步,过节……都能赢得焦老师的红包奖励,当如此娱乐化的红包被江苏某高校的焦老师用作点名神器时,我既佩服其善于捕捉职业高校学生的好奇逐利的心理,同时也为今天的师道竟已沦落到先取悦学生,在换取教学秩序的稳定,而深感悲哀,因为“红包奖励”更多的折射出教育低俗化。 
2、讨论并思考:此段围绕观点是从哪两方面进行议论分析的?
“红包”本是“礼轻情意重”,在生活中我们用 它来表达祝福,焦世奇老师与时俱进“诱惑”学生,其用心良苦值得肯定,但用红包物欲刺激,逗引学生,从另一角度看却是引诱学生的金钱欲望。学生到课堂听课,学好学业,本是分内之事,而如今却与红包这浓厚的金钱色彩相挂钩,于那些真心读好书的学生也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原本单纯的求知,如今却因老师的这一做法也沾上了利欲色彩。
3、讨论并思考:此段围绕观点是从哪两方 面进行议论分析的?
但事实上,我相信焦世奇老师发微信红包实属无奈之举。“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很多高校的学生翘课已是家常便饭,学风堕落更是见怪不怪。本该是人生最佳探究与思考年龄却厌学,沉迷于电子产品的现象并非个例。由此担负“欲人之无惑”之重担的教师更是举步维艰,发红包以“讨好学生”,成为“美女老师”“女神老师”来吸引学生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这又确实是教育手段低俗化的表现。由此学生与老师间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终的结果就是教育的衰败。
4、讨论并思考:此段围绕观点是从哪个方面进行议论分析的?
“微信签到”、“刷脸神器”、“拍合影照”等点名神器层出不穷,在网友调侃逗乐的同时,也引发我们的深思:当下学生的求知欲只能由金钱来刺激?而师道尊严又该何去何从?这些看似创新的举措,冲 击了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的思想,也不自觉地自我贬低,师道尊严已在红包发出时消失殆尽了。
5、讨论并思考:此段围绕观点是从哪个方面 进行议论分析的? 
欲改变现状,纠正歪风邪气,从根源来说,教育者应努力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注重实 践,使学生真心爱上学习,真切地感受到获取知识的充实感与愉悦感。而求学者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师长,尊重知识。

6、讨论并思考:如何结尾?
红包包不住沉甸甸的知识,知识亦不需要红包的外包装。“红包奖励”更多的折射出教育低俗化。红包作为习俗符号,该被珍惜使用;而知识作为个人灵魂的填充,更应该被崇敬与尊重。新时代下 的师道尊严该由师生共同维护。
(二)归纳总结时评类作文常用结构模式:
1、引 :引材料、提观点              提出问题
2、议:析原因、论意义(危害)
分析问题
3、联:举类似、例后议                   
4、结:寻对策、扣题呼(劝勉)        解决问题
三、练习巩固
根据时评类作文常用结构模式修改某位学生二模关于“抢红包”作文。(如下)
《别让抢红包远离了亲情》
春节期间,最大的红包应当是亲人团聚,亲情是 最要紧的。如果年轻人为了抢红包而当低头族,那无疑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正 如前几年网络上流行的段子所说的: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面前,而你在低头看手机”。怎样避免科技进步带来的“情感疏离现象”,看来应当引起社会重视。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习惯正在我们身边悄悄形成。还成就了许多“低头族”等新兴名词,在羊年里新出现的抢红包活动风靡全国。但是笔者还是想说,“抢红包”虽然好玩,但是不要忽视了身边的亲人。  
曾经看到过一篇报道,因为家里聚餐的时候,子子孙孙们都在低头玩手机,惹得大寿的老太太怒摔手机。其实老太太怒摔手机的背后,不就是一种对于现在互联网高速发展后所带来变化的抵抗吗?的确,互联网拉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人们更容易交流了。但是,不应该让互联网发展下的那些变化堂而皇之的取代了新年传统。毕竟,老人们等不及与我们唠叨了,亲情也等不及了。
最近网络上不断爆出与“抢红包”有关的新闻,如为了抢红包将手机摔坏,抢了半天也就抢到一点点钱的吐槽等等。虽然,红包里面的钱不多,却依然阻挡不了全民“抢红包”的热情。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互联网产品,带给人很多别样的感觉。对于“抢红包”的风靡,笔者只希望大家能够适当减少一点“抢红包”的时间,来多陪陪身边的亲人们,别让亲情也被红包给“抢占”了。或许有人会说,全家坐在一起抢红包是一 切很热闹的事情,会加深家庭之间的交流。但是,作为家里的老人们,别说智能机,或许连一些普通的老人机都不怎么会用,又怎么会抢红包呢? 
其实,很多人成家之后都远离了父母。甚至有些人因为工作关系,都去到外省参加工作了。和父母见面的机会少之又少,或许一年也就那么几次。虽然父母的头发日渐斑白,但是不改的依然是希望亲人们欢聚一堂聊天。而当大年夜变成了抢红包之后,势必减少的只是大家之间的交流,这样最寒心的不是自己的父母长辈们吗?当我们都低下头,热衷与抢红包的时候,却忽视了那些翘首以待我们的亲人们。难道他们期盼回到家里的亲人,只要吃完饭后就开始低头不语的抢红包,而不愿 与他们多唠叨几句了。长辈们或许老了,他们或许变得爱唠叨了,但是不变得依然是他们对晚辈们的爱,难道就不能从“抢红包”里多分一点时间给他们,多陪陪他们唠叨吗?  
别让“抢红包”抢占了我们的亲情 市场,因为长辈们期盼的绝对不是那个附件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