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下语文期末复习试卷
标签:
教育试题 |
分类: 高一 |
浙江省金华市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下语文期末复习试卷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3分,默写每一格1分,共30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径流(jīng)
B.颓垣(huán)
C.菁华(jīng)
D.烙印(lào)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即使有时这个民族的某个或某些成员会酝酿出某些独特的心理,也往往由于禁忌、孤立等社会力量的威慑,不是迅速消声匿迹,便是陷于孤芳自赏,而很难挤进民族的共同圈子里去。
B.秋天,到处是金红的果子,翠锦斑澜的黄叶,露出树木些微的倦意。
C.他们不仅可以攀登绝壁、潜入海底,可以进行别出新裁的悬崖跳水和危险异常的汽车大赛,而且可以进行并不美妙的“健美比赛”和有害无益的“赛吃运动”。
D.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轰隆的巨响,振聋发聩,游人打着手势在夸张地交谈,却好像失去了声音。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中,美方并没有将中国股市开放作为其施压重点。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美国的兴奋点是中国保险市场的开放。
C.置身西湖苏堤,脑子里充斥着许多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白娘子许仙、梁祝和苏小小的故事历历在目。
D.有一次(也只有这一次),我穿着那双因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买的靴子,漠不关心地走进他的店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国家发改委21日表示,各地需采取提高低保标准、增加补贴或设定减免优惠气量等,帮扶低收入家庭。
B.晨鸣纸业(01812)公布,拟发行总额不超过15亿元人民币左右的债券,期限不超过5年,发行对象为香港机构投资者或零售投资者。
C.被美国大众视为价廉的麦当劳餐食,对收入不高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只是偶尔可以光顾的地方。
D.出访中国前,米歇尔接受了财新记者的书面专访,她讲述了自己将带来的美国价值观以及对于教育的愿景。
5.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寂寞,使它的石质生命永恒
C.寂寞,使它的生命无穷无尽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5分)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_____________;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②顾吾念之,
③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
④朝搴阰之木兰兮,
⑤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
⑥四美具,二难并。
⑦酌贪泉而觉爽,
⑧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⑨执手相看泪眼,
⑩
二、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7——11题:(18分)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宋史.文天祥传》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死有余僇
B.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C.国亡吾分一死矣
D.积翁欲合宋官谢昌元等十人请释天祥为道士
8.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A.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B.死犹为厉鬼以击贼
C.所求乎为臣
D.予之生也幸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C.使旦夕得正丘首
10.翻译划线句子。(6分)
(1)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译文:
(2)上知天祥终不屈也,与宰相议释之,有以天祥起兵江西事为言者,不果释。
译文:
11.请用斜线(/ )给文中未加点的句子断句。(3分)
时世祖皇帝多求才南官王积翁言南人无如天祥者遂遣积翁谕旨天祥曰国亡吾分一死矣。
(二)阅读下列课文选段,完成12-16题。(共15分)
12.下列句子中与例句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草拂之而色变
A.悚然而听之
C.物过盛而当杀
13.下列词语中,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其色惨淡,烟霏云敛
C.黟然黑者为星星
14.与例句的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例:万事劳其形
A.何必劳神苦思间
15.下列选项对文段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在文体上属文赋,既有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又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倾向。
B.文章既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又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创新。
C.文章对秋状的描绘,是为了烘托秋声“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D.作者采用了排比、对偶、对比、双关等多种修辞手法,极力渲染秋气对自然界万物的摧残。
1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7—21题:(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6分,共18分)
《秦晋崤之战》练习(有删节)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17.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B.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C.秦师遂东
D.彼实构吾二君
1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劳师以袭远
C.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秦军东征即将开拔之时,蹇叔哭师,表明了这位老大臣,对秦伯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做法的苦谏和痛心。
B.郑国的爱国商人弦高智勇兼备,在强大的秦军面前挺身而出,假托郑君名义,以“犒师”之举,机智地稳住了秦军;又马上派人向郑君报信,抢占了先机。
C.晋国内部主战派以原轸为代表,主和派以栾枝为代表。原轸委婉陈词,说服了栾枝,赢得了晋君的支持。
D.秦军战败之后,面对三位败军之将,秦伯没有责怪他们,而是主动批评自己,表现了秦伯过而能改,勇于担当的一面。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译文:
②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译文: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7—21题:(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6分,共18分)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22.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23.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庄公寤生,惊姜氏
C.既而悔之
24.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亟请于武公
C.请以遗之
25.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谓之京城大叔 谓:对……说
C.先王之制 制:制度,规定
D.君将不堪
26.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焉
姜氏欲之,焉辟害
爱共叔段,欲立之。
C、爱
不爱土地,重宝以致天下
27.选出下列各句句式与其它项不同的一项是(
A.姜氏何厌之有?
28.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恰当的一项是(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A.总体上不超过参国都城的三分之一,中都不超过五分之一,小都不超过九分之一
B.总体上不超过诸侯国都城的三分之一,中都不超过五分之一,小都不超过九分之一
C.大的都城不超过参国都城的三分之一,中都不超过五分之一,小都不超过九分之一
D.大的都城不超过诸侯国都城的三分之一,中都不超过五分之一,小都不超过九分之一
29.下列各项叙述,不符合文意的几项是(
A.姜氏厌恶庄公,宠爱叔段,并为叔段争取到了京这个地方作为封邑。
B.祭仲反对姜氏和叔段的所作所为,庄公表面容忍,内心早已有了准备。
C.叔段不断地扩大势力范围,庄公由于仁慈,一再让着自己的弟弟,听之任之。
D.庄公与母亲关系破裂后,在颍考叔的启发下后悔了并动了孝心,最后与母亲和好了。
E.文中用较大篇幅写了庄公和姜氏之间由分裂到和好的过程,反映了古代重视孝道的人伦观。
四、古诗鉴赏
30.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22两题。(5分)
【双调】清江引·秋怀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1)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点染出怎样的画面?(2分)
(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3分)
文言文专题参考答案
1.C
8.B(B都是“做”的意思。A介词,用;连词,表目的。C所字结构;地方。D主谓之间;结构助词,的)(2分)
12.解析:选C。C项与例句均为连词,表顺承。A项连词,表修饰;B项连词,表并列;D项连词,表转折。
13.解析:选C。“星星”古义为点点白发,今义为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A项,“惨淡”古今义均为默然无光;B项,“寂寥”古今义均为寂静、空旷;D项,“愤发”古今义均为激昂。
14.A(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5.解析:选D。文中没有使用双关的修辞手法。“商,伤也”不属双关,这里是由字的声音来进行引申解释。
16.答案:(1)那使花草树木摧败零落的本领,不过是秋气所具有的一点点余威罢了。
(2)必然会使那些红润青春的面容变成干枯的木头一般,乌黑的头发化为点点白发。
22、C23、D(献,本来是动词,指献上,这里是用为名词,指献上的东西。)24、C(遗:赠送)
25、A (称……为)
26、D土地广大(A兼词,相当于“于之”,在那里,本课还有象“公伐诸鄢”的“诸”也是“于之”/哪里,怎么,疑问词;B安排,动词/请求,动词;C偏爱,疼爱/吝啬)
27、B省略句,省略主语“武姜”,其他为宾语前置(A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前置。"何厌之有"就是"有何厌"的意思,C、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问"字的宾语是"何谓",何谓,所说的是指什么?D、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是”代词,“之”复指宾语“是”“其谓是乎”)
28.D
30.(1)答案:用“西风”“红叶”“芭蕉”“雨声”(至少写出4个)(1分)点染出一幅萧瑟的秋景图。(1分)解析:“西风”“红叶”“芭蕉”“雨声”这些都富有季节特征的常见意象,秋意尽显,颜色鲜明,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衬托出自己浓浓的思乡情。(2)答案:①“问归期”却以景作答,融情于景将主观感受融入客观景物;(1分)②借北雁飞翔于如醉的霜林和在长空地哀啼;诗人在黄花满地的疏篱边醉饮;秋雨打蕉叶惊醒思乡梦的形象画面,写出了作者因不能回乡,力求排解郁结心中的的思乡怀远之情而不得的苦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