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湖南省安仁县第一中学70周年校庆留念(2011.10.3)

标签:
旅游校园 |
分类: 旅游 |















安仁县第一中学
七十周年校庆策划实施方案
(安仁一中第十三届二次职代会原则通过)
2011年,湖南省安仁县第一中学即将迎来七十华诞!根据安办字【2010】138号文件《关于举行安仁一中70周年校庆通知》精神,为使校庆活动顺利进行,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二、校庆原则
热烈、简朴、祥和、人文
三、校庆时间
2011年10月4日
四、活动主题
总结办学经验
五、校庆筹备工作组织机构
成立安仁一中7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委员会,下设校庆筹委会办公室,办公室下设校庆秘书处及9个工作小组:校庆宣传组、会务演出组、校史编纂组、校庆联络组、后勤保障组、安全保卫组、礼仪接待组、捐款受理组、资金筹集组。
(一)校庆筹备委员会:(县两办文件通知)
主
副主任:
成
筹委会办公室设在安仁一中,由周济龙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二)安仁一中70周年校庆筹委会办公室
顾
主
副主任: 何福汉
校庆协调督查组:何福汉、阳平林
校庆秘书处: 张金奎、李红林
校庆宣传组: 侯冬发、侯清福、李
校史编纂组:
李成月、张家坤、周清娟、贺新钢、贺庆媛、黄
校庆联络组:
阳平林、周清娟、贺庆媛、黄
后勤保障组: 李街平、段世安、刘忠林
会务演出组: 张兴德、谢万生、许建德、李成龙
安全保卫组: 李成月、陈外生、凡森林、王春生、阳承武、张家即
礼仪接待组: 陈石林、何湘华
捐款受理组: 贺立冬、周济玉
资金筹集组: 李街平、阳平林、刘仁华
六、活动安排
(一)庆典系列
1、庆典大会(含文艺演出)
2、校友联谊活动
3、校友“心系母校、发展家乡”座谈会
(二)文化系列
1、校庆徽标方案征集和制作,校歌mtv制作。系列主题班会活动。
2、校庆征文、演讲比赛,摄影、书法、绘画、作品展览。学生文体系列活动。
3、宣传系列活动:开辟校园网“校庆专栏”,把重要的校庆信息、活动安排、贺词贺信等在网上发布;收集校友资料,丰富、充实校友内容;在校园网页上,在相关报纸、电视、等媒体上刊登校庆公告。教工文体系列活动。
(三)学术系列
1、教科研成果展览
2、教育教学论坛(校内教职工、校友)
(四)出版系列
1、校友通讯录
2、校庆纪念光盘:全面展示学校面貌和教学、科研成果等,以及部分著名校友事迹。光盘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呈现丰富的内容和优美的视听效果。
3、校庆纪念画册: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一中历史沿革、学校概况、办学成就、发展规划等,同时附以领导题词、珍贵照片等。
4、校庆专题文章。
5、一中形象宣传画。
(五)校友系列
1、收集校友信息。
2、《母校忆事》等系列征文
3、邀请领导及社会知名人士、校友为校庆题词,并出席校庆大会。
(六)筹建系列1)总体领导、策划、组织、协调校庆活动。
1、建立校史陈列馆:以多媒体和展板、实物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反映学校70年发展历程,以此作为师生开展爱国爱校教育的课堂和宣传展示一中的窗口。
2、征集见证安仁一中办学历程的珍贵资料与实物。
3、校园文化建设的设计与施工。
七、各部门工作内容及职责
1、安仁一中70周年校庆筹备委员会
(
(2)直接管理校庆筹备工作办公室。
(3)处理筹备工作中产生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与指引。
(4)协调与校庆有关的其他工作。
2、安仁一中70周年 校庆筹备办公室:
①认真执行校庆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布置的各项工作,监督、检查、指导、协调各工作小组的工作,及时向校庆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反映专项小组工作的进展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和矛盾适时请示解决。
②起草宣传资料等有关文件、编辑校庆活动程序册、制定庆典大会方案并组织实施。
③搜集、整理历届领导、曾在一中工作过的教师、校友的相关文字和图片信息。
④确定参加校庆庆典的人员,联系与会领导、友好单位代表、友好人士、嘉宾、校友、老教师代表、曾在一中工作过的教师代表,发放邀请信函。
⑤邀请有关领导、部分校友为学校题词;完成重点校友的调查、联系和邀请工作。
⑥建立校友联谊会,落实校友联谊会带头人,负责校友联络,掌握校友基本情况,保持经常性的联系
⑦完成历届校友有关信息的搜集、整理、录入、校对工作,印制校友通信录。
⑧校庆日与会领导、友好单位代表、友好人士、嘉宾及重要校友的接待,接待场地和所需物品的准备。
⑨校庆纪念画册、纪念品、邀请信函及礼品袋等的设计、制作、准备。
⑩贺信、贺电收集、邀请信函,校庆材料收集整理、工作总结并归档。
3、工作小组:
(1)校庆协调督查组:协调督查各组校庆工作及工作进度,并于本季最末一个月的20日交秘书处按季度公示。
(2)校庆秘书处:
① 完成校庆办交办的临时任务。
② 配合协调督查组、协调各工作组工作。
③ 本季出版一期校庆工作简报,通报校庆工作情况及各组任务完成情况。
(3)校庆宣传组
①通过报刊、网站等媒体,公告校庆信息。
②在教师、学生中开展迎校庆的征文、书画等有意义的系列活动。
③制做校庆专题片、校歌MTV制作等出版系列内容。。
④校庆日,各班教室的布置及校园橱窗和文化环境布置。
⑤负责标语、充气拱门、气球竖幅、彩旗、广播室等工作。
⑦录像、照相、新闻记者的邀请、接待等工作。
⑧校庆徽标方案征集和制作。
(4)会务演出组
①会场的布置。
②各种设备安装调试,烟花等庆典物品的准备。
③制作座签、摆放座位、张贴指引牌等。
④历届艺术生的联络、落实能参加庆典演出人员名单并报校庆办公室。
⑤节目准备、排练,联系校友节目,外聘策划、艺术指导人员。
⑥庆典大会。
⑦演出组织安排。场地卫生。
(5) 校史编纂组
① 校史馆的建设方案、校史及资料搜集、校史馆讲解员的培训。
②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对本校的70年发展历程与教学硕果的相关资料进行搜集与整理。
③搜集编撰校史所需的照片、图片、资料,编撰安仁一中70年校史和大事记。
④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制作和实施。
(6) 校庆联络组
②收集校友相关资料,整理校友名录,并确定对知名校友的联系;负责校友联络信函的收发工作。
③完成“校友系列”内容。
(7)后勤保障组
①茶水、器具供应。
②水、电的保障与供给。
③校庆配套设施保障。
④招待酒会等事宜的落实。
⑤校庆财务预算、经费保障。
⑥校庆有关物品的采购(含纪念品)
(8)安全保卫组
①活动安全预案的制定与实施。
②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整改。
③消防、交通、周边环境安全的教育与整治。
④车辆停放安排管理。
⑤校内外安全巡视。
⑥与公安、交警、消防等部门的联络、接待等工作。
⑦医护管理与保障。
(9)礼仪接待组
①礼仪接待、导服队培训。
②校庆日礼仪接待、导服、联系。
③学生礼仪队、乐队、花环队的组织及训练。
④负责校庆日来宾、校友的迎送,吃住安排和接待工作 (报到地点安排、相关标志制作、签到簿、材料袋及纪念画册、通讯录、纪念品、胸花的发放等)。
(10)捐款受理组
①接受捐赠等事宜(登记造册、开具收据等)。
②公布捐款受理银行帐号。
③校庆捐赠方案的策划.
④校庆当日接受捐款登记安排事宜。
(11)资金筹集组
沧桑砥砺,七十春秋。今年金秋时节,湖南省安仁县第一中学将迎来建校七十周年华诞。为了回顾学校七十年风雨历程,展示辉煌成就,弘扬优良传统,增进校友情谊,推动学校进一步发展,我校决定于2011年10月4日(农历九月初八日)举行建校七十周年庆典。在此,我们谨向关心支持安仁一中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历届教职员工、海内外校友、各界朋友,致以亲切的问候、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真诚地邀请海内外历届校友、各级领导和社会贤达,届时拨冗莅校,共享盛典!
斗转星移,春华秋实。安仁一中始创于1941年,由当时的县长彭津龙担任校长。其前身为宜溪书院(1783年由知县谭崇易与本县士民捐建),1952年更名为“安仁县第一初级中学”,先后更名为“安仁县第一中学”(1958年)、“安仁县完全中学”(1968年),1978年恢复为“安仁县第一中学”。1979年定为郴州地区重点中学,1998年晋升为“湖南省重点中学”,1999年被定为湖南省首批“自行组织高中毕业考试”的重点中学之一,2003、2009年分别获得湖南省教育厅督导评估十所奖励学校,2005年成为“湖南省示范性高中”、省“双语教学实验项目学校”,是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和湖南农大等多所知名高校挂牌的优秀生源基地。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题写校名。
学校教育教学成绩卓著,教研教改硕果累累。恢复高考以来,升入高等院校已逾5000人。继1988年李小赣荣获省高考文科状元后,最近十年又产生5名市理科状元,2名市文科状元,共有17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2010年高考再获重大突破,本科上线人数850人,其中本科一批上线120人,本科批次上线率达76%,总上线率100%,再是理科考生张羊晶同学以高考实际考分675分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2011年高考再创辉煌,段祎纯同学以696的档案分荣膺郴州市高考理科状元,录取到北大;一本、二本(卷面分)上线人数稳居全市县域省示范性高中第一,全上线率100%!
弦歌嘹亮,桃李芬芳。各位领导、海内外校友、社会各界朋友,愿我们聚首一中,叙师生桃李深情,忆好友同窗往事,睹学校新容,绘宏伟蓝图。关山重重隔不断一往情深,岁月悠悠忘不了昔日峥嵘。母校深情的呼唤你,不论你身在何处,担任何职,都能“回家”看看。希望收到此函后,转告其他校友,共襄盛举,共谋发展。
请您接函后,在校友中广为宣传,相互转告,从现在起至9月末止,与我们取得联系。学校已经设立了专门的校庆办公室负责校庆咨询联络和登记,欢迎通过电话、来函等方式与学校联系,将您的姓名、毕业时间、班级、班主任、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能否赴会等情况反馈给我们。同时学校面向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广泛征集值得记忆的照片及图文资料(于8月20日前发给学校),希望得到各位的积极支持。
鉴于校友众多,且住址变动很大,难以向每一位校友寄发《邀请函》,如果您知道还有校友尚未收到邀请函,烦请您代学校转告,并代学校传达我们的致歉。
我们热切地期待着您的到来!
祝身体健康!合家幸福!事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