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次遭遇“碰瓷”

(2010-07-26 08:20:46)
标签:

原创

刘兴辉

“碰瓷”者

歹人

酒友

粗声

杂谈

分类: 快嘴说事

第一次遭遇“碰瓷”

前不几日,有一晚几位相好相约喝酒消暑,晚11时许尽欢将散,不料庄里有友相邀,酒精中烧之下不假思索一行三人直驱庄里,直至凌晨1时左右方兴尽待归,无奈街巷冷清,哪有出租可觅,不由得苦笑:难道要露宿街头不成。

 

三人皆已九成以上,我自告奋勇命其原地待命,遂一人踉跄至南环路十字路口拦车,苦等三刻有余,皆见重卡不时闪过,无有出租踪影。心灰意冷之际,因势背靠一电线杆小憩。

 

不知过得几时,一声喇叭将吾唤醒,寻声望去,欣喜万分,正应了那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随即脱衣摇衫挥舞,以期引起出租注意。出租行至身旁戛然而止,吾兴奋之余上前拉开车门正待与司机套近乎,只听得哗啦一声一物打碎于地面。

 

吾当时哪有反应,粗声费力说道:“东西掉了啊,看看是啥,给我往后三百米,再接两个伙计,”这阵势,估计司机见的多了,司机连声应道:“对不住,对不住,后排有人,坐不下,坐不下了。”我方欲定睛观其后座,司机一关车门一溜烟跑了。

 

诸位可能关心我是怎么回来的,被人接回家的,至家中已是3时有余,这是后话。回家后整晚浑浑沉沉,头痛欲裂。第二天一觉醒来乃悟出租司机“假摔”,险遭其黑讹。

 

提醒广大酒友也好,抑或是夜归者也好,最好多人结伴而行,歹人们便也无可乘之机。

 

附:碰瓷百科:

碰瓷,北京方言,源于解放前有人在车站码头拿着瓷瓶,故意叫人因撞倒而碰碎,进行敲诈勒索,叫碰瓷。实际上,“碰瓷”是古玩业行话,指个别人在摊位上摆卖古董,别有用心把易碎裂的瓷器往路中央摆放,专等路人不小心碰坏,借机讹诈,被“碰瓷”者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现泛指一些投机取巧敲诈勒索的行为。例如,故意和机动车辆相撞,骗取赔偿等等。呈现团伙作案的趋势,在一些大城市并出现了以此谋生的人,叫“职业碰瓷党”。
 

 http://s8/middle/5ccc0969x8c3fdbda9d47&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