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5/mw690/001Hkxvvgy6TljwT3AO9e&690
茅溪堰月桥
三年前,我曾去过茅溪堰月桥,昨天趁天气不错,我一大早就出门前往茅溪了。这次我打算由江边的小路过去,我还没有走过溉澜溪河边到茅溪堰月桥的路,心想就此机会看看江边的景色。
如今,溉澜溪一带正在紧张施工,各个工地的高楼大厦相继矗立起来了。昔日繁华的溉澜溪老街如今仅仅剩下利华橡胶厂的几栋宿舍楼,再也找不到过去喧闹的踪影了。
我从塔子山下滨江路的末端,这里有一座海事航道的导航雷达。突然不知从何处飞来一只小鸟停留在路旁的小树上,我立即拿起相机拍摄起来。我边拍边往前靠近小鸟,它或许飞累了不愿动弹,我已离它只有两三公尺了,却不见它飞走。我不断地变换角度拍摄了十几张照片,只是心中暗暗遗憾没带200cm的长焦镜头。
我看着那只漂亮的小鸟,心里想起了一件事情来。在前不久的一次同学聚会上,一位校友拿出一个十分精致的不锈钢弹弓来炫耀,那是他外出打鸟的工具。他又拿出一个小瓶子来,瓶子里装满了6cm大小的钢珠。据他说,有一次他曾经将一只斑鸠打得血肉四溅。当时,他说得唾沫四溅、眉飞色舞,我盯住他那得意的神态,心里感到十分惊诧。国家早已禁止打鸟了,居然还有人公开炫耀打鸟的感受。再说我们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怎么还像不省人事的小孩子一样玩弹弓?那玩意儿万一打着人了,是可以将人打成重伤害的。
这些年来,我们可以随处看见许多小鸟,这完全是得益于国家多年来的保护措施。我们喜爱摄影的人也爱“打鸟”,然而我们所说的打鸟是指用相机和长焦镜头拍摄鸟儿,特别是能够得到一张十分清晰的小鸟照片,就感到十分惊喜。在重庆的摄友中,还有人因此发现了一种珍稀鸟类,这就是我们的乐趣,但我们从来没有人会去伤害它们。虽然现在使用弹弓打鸟的人只是极少数的人,但确实让人感到有些缺德,而更可恶的是还有人生产那些弹弓和钢珠,虽然说这些东西的危害程度不如枪支之类的东西,但毕竟是危险的物品。
我从导航雷达塔走过去,顺着山坡的小路下到江边,就朝下游走去。一路上总能看见几个钓鱼人在钓鱼,我敬佩钓鱼人那种静静守候的精神,他们不在乎能钓多少鱼,在注重钓鱼的过程和钓起鱼来的惊喜。这都是个人爱好所致,犹如我们爱好摄影的人一样,为了得到一个好的照片,不在乎走多少路,也不在乎守候多少时间。
在江边,我一如既往地拍摄长江两岸的景色,顺便将江岸边的钓鱼人纳入景色之中,有时也会将他们作为主角,拍摄几张人物特写。虽然太阳越来越大,我却浑然不觉。我心里考虑的是取景和拍摄,凡是路上的一切都有可能引起我的兴趣,都有可能成为我的拍摄对象。
我很快地就来到了大佛寺大桥下面,然后我从江边给堰月桥拍摄了几张照片,再沿着江边老码头的条石大路向堰月桥走去。这是一条呈三十度的上坡路,当我来到坡顶的堰月桥边时,我已是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了。这时,我真的感觉很累很累了。
我在桥头的一间破旧小屋门前找了一个小凳子坐了下来,我真想就地躺下不再动弹了。我看着火辣辣的太阳,边吸烟边想恐怕我无法再从原路走回去了。我想到海尔路坐车,可是原来由河边通往茅溪老街方向的老路已经被高高的泥土填满了,我晓得这一带全部成了北车集团的建筑工地,大约是修建一个大型的轨道交通基地。看来此路不通,而原路返回却让人望而生畏。怎么办呢?我心中感到有些懊悔,这真叫做不自量力。看来,我们这年纪的人出门应该先打算好回来的路程,切莫等到走不动了时再回头。此时,我心里冒出一句话来:“切莫干眼高手低衣袖短的事。”此时,我就是如此。心里只想到来堰月桥,却没有想到沿途小路崎岖漫长。
我正在胡思乱想、一筹莫展的时候,从小屋里面走出来一位中年汉子,于是我便上前搭讪。我先递上一只香烟,再向他询问通往海尔路的小路。他很爽快地指了指旁边山崖上的一条小路,他说:“这条小路可以通向大佛寺大桥,上去不远就是海尔路了。”他又善意地说:“这时的太阳太辣,不要在太阳下多晒。这条小路全是树林,晒不着太阳。”
我真是遇到善良的人了。从他的衣着来看,他是住在这座江边废弃的小屋里的,也许这附近荒地上的蔬菜、向日葵等农作物都是他栽种的。我们这一代自古以来就是人多地少的地区,人们绝不会让任何一块土地荒废,哪怕是狭窄的田坎上,都会栽上胡豆之类的东西。
我向他道了谢,转身上桥拍摄。桥面上堆满了泥土,也种满了蔬菜,仅剩一条小路通向桥对面。
茅溪堰月桥、黑石子明月桥和寸滩至善桥是目前江北区残存的三座古桥,虽然称为古桥,其实它们的历史并不太长。其中规模最大、历史最长的要算茅溪堰月桥。堰月桥建于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距今有一百七十多年了。该桥全长一百七十二余米,宽八米,高约二十米,单孔跨径十二米,每孔由六十道横石组成券拱,中孔刻“大清道光十八年戊申仲夏日吉旦,存心堂捐建”字样。这三座桥却是古时候沿长江通往江北老城和重庆城的主要大道,我们从八米多宽的桥面可以想象出当年曾经的繁荣景象。
我在桥边休息了好大一会儿,算是换过起来了。于是,我按照那位中年人的指引,沿着山崖上的小路攀登上山。这条小路虽然陡峭,却是树荫蔽日。我虽然气喘吁吁地直拉风箱,却也并不感到炎热。不大一会儿,我就由江边登上了山顶的桥头。桥头的大道可以直通虾子蝙立交,从那里我就可以坐车返回了。
当坐上凉爽的空调车时,我心里再一次有了“出门必有收获”的感觉,哪怕是这次差点走不回来。
http://s12/mw690/5cc4f115ge0856211bcdb&690
http://s15/mw690/001Hkxvvgy6TljLeJvU4e&690
茅溪堰月桥
http://s13/mw690/001Hkxvvgy6TljEu3jScc&690
寸滩至善桥
http://s15/mw690/001Hkxvvgy6TljFkRps4e&690
黑石子明月桥
http://s2/mw690/001Hkxvvgy6TljNEHlf01&690
不知名的小鸟
http://s3/mw690/001Hkxvvgy6TljO8p3k72&690
打鸟用的弹弓
http://s3/mw690/001Hkxvvgy6TljOzWZI42&690
6cm的钢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