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适应《国旗、国歌》教学设计
(2019-07-04 20:24:37)分类: 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
1、
认识国旗
2、会唱国歌
3、知道升国旗的时候该怎么去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认识国旗、会唱国歌
2、初步掌握在升国旗的时候自己该如何去做
3、培养学生认知社会一些常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本节教学目标达成的过程是:设疑导入→共同探讨→分析归纳→学以致用→走进生活。教学时力求组织完成“激趣——探知——训练——归纳——扩展”的五步操作程序。在本节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设疑、引导等方法进行组织教学,学生采取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的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整个学习过程通过巧设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爱国主义的意识,养成尊敬、爱护国旗的行为习惯;正确国旗和国歌,争取在社会生活中做一个爱国守法的人
分层次教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
设计并制作幻灯片
2、
查找与本节内容有关的录像带。
3、
查阅有关升国旗方面的书籍、资料。
4、
浏览与升国旗有关的网页。
学生准备:
1、
预习本节内容,能认识“国旗、国歌”等词语
2、
准备红色和黄色的水才笔
【板书设计】
国旗、国歌
红色,黄色
长方形,五颗星:一颗大,四颗小
【教学步骤】
教学流程设计:
设情境,设疑导入
共同探讨,充分感悟
分析案例,归纳总结
应用举例,学以致用
活学活用,走进生活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幻灯)
问题1:
同学们,大家喜欢唱歌吗?
(喜欢)
问题2这首歌曲大家会唱吗?
(会,因为大家在音乐课上学过)
请大家一起把这首歌曲唱一遍,(展示幻灯片,大家随着音乐一起唱国歌)
(升国旗的时候)
大家知道国旗是什么样的吗?先跟我学儿歌。展示儿歌(国旗国旗红又红,国旗上面五颗星。一颗大、四颗小,闪闪发光亮晶晶。国旗国旗我爱您,我们向您敬个礼。)
先跟老师读,后自己再读,充分感悟儿歌的含义
二、共同探讨,充分感悟
展示一面国旗,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国旗说出它的主要特点:形状是巨型,旗面是红色,有五颗星,一颗大,四颗小,而且是黄色。
通过形象的旗面加深对国旗的认识。
三、分析案例,归纳总结
1、用幻灯片展示几面国旗,让同学们来辨别哪面是中国的国旗,告诉学生中国国旗也叫五星红旗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能辨别出中国的国旗
2、展示一些颜色是红色的各种旗帜,如红领巾,三角旗等,让同学们知道是红颜色的旗帜不一定都是中国国旗,国旗要符合前面介绍的几个主要的特点。
四、活学活用,走进生活
1、放一段天安门升国旗的录象给学生观看,顺便提出问题
(1)升国旗、唱国歌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
(2)国旗掉在地上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
先可以畅所欲言,再回答问题,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升国旗、唱国歌的时候要立正、仰慕注视、敬礼;国旗掉在地上的时候要及时拾起来,交给有关部门
2、展示活动天地的幻灯片,再分给同学们一张画有国旗的纸,让同学们自己为国旗图上正确的颜色。
积极动手绘制国旗,来加深对国旗的认识。
五、测评反馈,收获平台
学习完本课以后,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用简炼的语言表达出来。
认识了国旗,知道国旗的特点是:形状是巨型,旗面是红色,有五颗星,一颗大,四颗小,而且是黄色。还知道了升国旗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去做。我们要爱我们的祖国,要尊敬和爱护我们的国旗。
最后让我们在儿歌中结束我们这节课。
课后反思:
本教案力求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教学过程,采用“动”的方法,贯彻“乐”的原则,达到“爱”的目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以达到这节课的教育目标。这节课主要有如下的特点
一是通过适当的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老师精心准备的教学活动,来获取知识。教学过程中,穿插歌曲、儿歌、动画、录像、小活动等,学生在学习中,乐此不疲,积极主动地思考、动手,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二是教师在知识领域的培养中,对具体的问题没有具体去解释,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参与,获得感性认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成就感。
三在教学方法上,能根据学生的认知的特点来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事实证明本节课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后一篇:特殊教育中美术教学的作用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