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3年07月03日

(2023-07-03 10:32:39)
标签:

美丽沧州

群艺荟萃

狮城老翁

分类: 书香沧州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只有中国传承至今

                      吴占夫

 

 

2023年07月03日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示意图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很大贡献,与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在这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古中国文明传承至今。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简介:

    古埃及:位于非洲尼罗河流域,其文明源于约公元前5500年,朝代统一约公元前3100埃及第一王朝;文字是埃及象形文字,称圣书体,或称碑铭体、正规体,多见于棺材祀祭,金字塔铭文;古迹有吉萨大金字塔群、亚历山大灯塔、狮身人面像、亚历山大图书馆、卡纳克神殿、萨拉丁城堡;首都孟斐斯(白城)、底比斯、亚历山大城。

   古印度:位于南亚今印度境内恒河流域,文明源于约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征服当地土著,创立了婆罗门教,印(印度)巴(巴基斯坦)分治;印度河流域文字是印章文字,恒河流域文字是梵文,成英国殖民地后英语英文为印度国家文字,梵语梵文成为地方民间土语;古迹有秦姬陵、布道山洞、哈马尔大陵墓:首都摩亨佐·达罗城、哈拉帕城、洛塔城。

    古巴比伦:位于西亚,今伊朗、伊拉克境内,幼发拉底河、底格

里斯河流域;其文明始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源于约公元前6000年苏美尔文明;在公元前2250年左右,居住在这里的苏美尔人创造了先进的文明,不仅发明了文字即楔形文字,使两河流域进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还发明了适合书写的工具泥板书。公元前2006年,阿摩利人颠覆了乌尔第王朝,建立了巴比伦王国,在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安了家。古巴比伦文字是楔形文字;古迹有古巴比伦城、亚述巴尼拔图书馆、乌尔古城、空中花园等;首都是埃利都、巴比伦城、大马士革巴格达耶路撒冷

    古中国:位于黄河流域,文明源于约公元前3600年,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文字是形象体汉字,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历代字体都是汉字;古迹有故宫殷墟兵马俑长城等;首都曾在长安、洛阳、北京。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古代文明为什么只有中国传承至今?其原因是:

        一、统一的文字延续使用

    一个国家的文明靠文字显现出来。中国的文字“汉字”自古一直沿用至今。在埃及的太阳神庙上边写着一些文字,只有一小部分的考古学家能从中认出小部分字体。文字不断变化甚至灭亡后,人们就不知道在那个历史时期发生过什么。中国古文字从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龟甲兽骨文)开始不断演化,而每一次的演化都是汉字的进步,而每一段历史、每经历过一个朝代,我们都能从延传下来的文字中解读当时的时代发生过什么,这就是古文明的进化。

        二、从未有过边远战争爆发

    中国古代以农耕为主,人们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大多为群居生活,从没有远征,文化在自己的国土流传,保留了很大的实力。世界其他国家文明之所以不能有效的延续下去,其根本原因在于根基没有了,文明也就不复存在了!中国从秦汉时期就奠定了版图基础,无论国家兴起和衰弱,自己的版图基本上保持不变,在几千年中都没有丢失,牢牢掌控在以汉字汉族为核心的中华民族手中,这也就为孕育中华文明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环境。

        三、文化延传未断

    除中国外的其他三大古国,在战争发起的同时文化逐渐被对方取代,没有很好的传承下来。中国到了汉朝被灭亡时,入侵者反而学习汉族的文化,与汉字汉族文化融合,将前朝不好的东西摒弃,又在好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完善。

        四、逐渐完善的管理制度

    中国在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社会的管理。从秦朝秦始皇开始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汉代时又建立起完善的制度,即便是朝代更替也没有影响汉字文化的发展。而中国古代科举制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汉文化人才,整个社会文明都在逐渐进步,古文明生存延续至今。

    古中国文明是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东方文明,古中国最早的人类记录是元谋人,古中国文明经历了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文明发展与变迁,是人类文明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中仅存的一个文明古国。

 

附“元谋人”注释:

     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大约有170万年左右。元谋人早于“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猿人,是中国乃至亚洲最早的原始人类。

  元谋人,因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定名为“元谋直立人”,俗称“元谋人”。“元谋”一词,出自傣语,意思是“骏马”。

  元谋人的门齿特点有:齿冠基部肿厚,末端扩展,略呈三角形。舌面底结节凸起,有发达的铲形齿窝。齿冠舌面中部的凹面粗糙,中央的指状突很长,指状突集中排列在靠近外侧的半面。

  元谋人左侧门齿长11.4毫米,宽8.1毫米,高11.2毫米。右侧门齿长11.5毫米,宽8.6毫米,高11.1毫米。其切割缘在生前有磨耗。

    1965年“五一”节,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了元谋人。人们首先发现两枚牙齿,然后在同一地层又发现石器和炭屑,证明他们

那时是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的原始人类。

    1976年根据古地磁学方法测定,元谋人的生存年代为170±10

万年,意思为一百七十万年左右,差距不超过前后十万年。发现的元谋人的两颗牙齿,一为左上内侧门齿,一为右上内侧门齿,同属于一个成年个体,可能是一青年男性。

    “元谋人”作为中国人类历史的开篇,被写入中国历史教科书首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